海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来源: 海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发布时间:2024-08-12 09:14 累计次数: 字体:[ ]

今年上半年,市住建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重点工程建设、城市有机更新、城乡污水治理等工作,团结协作、奋勇拼搏,全面推进各项工作高效务实开展。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重点职能工作完成情况

(一)稳步推进城市更新。

有序推进更新项目,扎实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加强对征收服务公司的培训考核,准入备案征收服务公司13家272人,评估公司22家214人;依法办理信息公开申请25件、行政诉讼案件12件;完成老广电中心区域、闸东路B区域、高新区化肥厂宿舍区、新广电中心区域、文汇公馆周边区域产权注销手续;配合以旧换新、弃宅进城推进,开发升级房票系统,做好房票兑付服务,已完成房票兑付52户72张,兑付金额约1.26亿元。三是深化城市更新课题研究。梳理2024年度城市更新重点项目,上半年已完成报送省、市城市更新试点项目总结材料和前期准备工作;高效推进完整社区试点建设工作,跟踪推进海陵社区、复兴社区、旺池社区、七星湖社区等第一批试点社区的项目建设进度,预计下半年验收迎查,指导嘉麟社区围绕新建设标准开展第二批试点工作;规范城镇地下空间资源管理,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出台《海安市城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四是组织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完成保障性租赁住房新开工1947套,审核并发放15户公租房租赁户补贴,完成城市危旧房改造项目2个。积极做好新增公租房管理信息系统录入工作,扎实开展全市直管公房清查工作,全面摸清我市直管公房及政策性保障房底数。

(二)扎实推进重点工程

一是有序推进城建工程建设。海陵中学南侧道路、红光河生态综合整治工程已完成清单编制,正在申报财政评审;博雅园东侧道路已完成施工招标,即将进场施工;积极推进城区交通堵点改造,曙光西路已完成沥青摊铺;海陵中学体艺馆、海警工作站、角斜红旗民兵团训练基地已竣工交付;海中教学楼拆除重建竣工验收,曲中体艺馆完工验收,待消防验收通过后进行竣工验收;曲塘消防站等5个项目进入装修施工阶段;出台《海安市政府投资工程集中建设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监督和实施机制,推动集中建设工作规范开展。二是深入开展城乡水环境治理。以城区河道27处考核断面为抓手,推进城区河道处置工作常态化开展,确保每月水质检测达标。扎实开展立新河沿河管网疏通排查检测整治,紧盯21个溢流口,坚持污水不下河、晴天不淌水,立新河水质得到改善。以厂站网一体化运行为目标推进城北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恒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恒泽—城北(惠泽)污水管网连通、城南(恒发)—鹰泰管网联通等工程建设。三是全面开展城市生命线建设。结合日常工作推进城市地下管网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工作,保障管线安全做细做实,排查发现小焦港河污水管网破损并及时完成维修。全面开展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围绕数据汇聚共享、系统互联互通的目标抓好推进,完成技术服务团队的招采,正在开展前期调研工作。

(三)统筹推进镇村建设

一是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制定2024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计划,上半年已完成23个行政村、5694户治理任务。落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持续开展农村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回头看”排查整治,通过整改交办、督查通报等措施,推进农村小型污水处理设施38项交办问题基本整改到位。落实农村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整县制专业运维,通过召开专题协调会、形成会议纪要方式推进设施统一委托市城建集团运行维护管理。落实设施自行监测,委托水质检测机构按规定开展设施进出水水质检测,对排放不达标的设施及时跟踪整改,确保设施稳定达标运行。二是持续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围绕全年省特色田园乡村“保二争三”创建目标,上半年指导开发区壮志村开展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并通过省级现场验收。指导滨海新区五虎村、雅周镇许家庄村、高新区周吴村等一批培育村庄持续发力,加快推进规划设计、工程项目落地,优化循环线路打造,全力做好下半年省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工作。实施“三师”下乡行动,启动第一批50名“三师”下乡驻村服务,助推我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三是强化农村建房管理。指导各区镇规范农村建房审批,加强全过程监管。结合农村住房条件改善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工作,全年计划完成53户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截至6月底已完成52户。启动农民建房图集更新工作,引导全市农房建设,改善农房功能,突出风貌特色,更大程度地满足农民建房需求,确保农房与乡村环境相适应。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指导各区镇依据镇村布局规划,合理确定集中居住点的规划范围、建设规模、功能设置及基础设施配套程度,全市10个区镇集中居住区规划建设工作均有序推进。

(四)持续强化行业监管

一是强化房地产销售监管。严格实行监管账户、监管资金的动态管理,压实银行责任、严格拨付标准,确保预售资金流向清晰、监管到位。截至今年6月底,监管银行13个,监管项目109个,支付监管资金达11.63亿元。二是扎实开展工程质量巡查。组织对全市在建商品房开展房屋质量监督检查,督促开发商落实整改责任,从源头强化房屋质量,上半年组织日常监督抽查370次,工程质量巡查14次,监督竣工验收31次,切实加强房屋质量监管。三是全力促进“保交楼、稳民生”。实行负责人挂钩联系房产项目制度,进一步明确关键节点,全过程跟踪服务,多次召开项目开发企业、施工单位、业主代表联席会议协调信访矛盾,成功化解璟峰花园、融悦府等项目群访事件,上半年共推动8个项目验收交付。四是出台“以旧换新”“弃宅进城”政策。结合海安实际,在全省率先出台“以旧换新”政策,得到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央广网等媒体关注,贵州、重庆、南京多地相继来我市调研交流。举行了首批商品房“以旧换新”房票集中发放仪式和乡镇“弃宅进城”政策对接会,赴李堡镇、滨海新区等开展政策宣传,上半年全市“以旧换新”报名累计超过500户,已成交31套。

(五)全面夯实安全防线

开展瓶装液化气企业千分制考核工作,实施新一轮管道燃气特许经营中期评估。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已完成小区7个(南海房产、锦绣花园、开发新村5组团、开发新村-立发花苑、弘润铭苑、中行宿舍、长江西路16号)、167根立管、894户入户管改造。全面落实入户安检制度,完成66100户瓶装气用户入户安检工作,18.3万户管道气居民用户持续执行“一年一检”制度。深入开展高层建筑、车库、地下半地下等不符合安全用气条件场所违法违规用气和私拉乱接燃气管道情况清理整治,排查整改U派、晶茂国际、底层车库等区域用气安全隐患89处。联合属地政府通过入户勘查、快速报价签约等方式,全面完成建成区范围内餐饮场所“瓶改管”“瓶改电”工作。推进既有建筑、自建房存量隐患整治,既有建筑隐患年度整治计划4处,已完成隐患整治3处,自建房隐患年度整治计划7处已全部完成。

二、存在问题

一是工程建设还存在“肠梗阻”。博雅园东侧道路用地问题与明道幼儿园交叉施工的问题目前尚未解决,合理施工周期与预计学校开学时间之间的冲突点未能消除。城北污水处理厂扩建和二层池刮泥机改造项目进度严重滞后,部分设备仍未进场,工程推进严重滞后。受土地、资金等因素制约,部分代建工程项目推进缓慢。

二是水环境治理还存在“侥幸心”。部分单位、人员对水环境治理工作认识片面,对该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导致工作推进缓慢、质量不高。区镇、集团还存在观望的情绪,没有实质性工作进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重建设,轻维护”现象一定程度存在,存在部分设施停止运行、伪运行或者出水水质不达标问题。

三是住房供给还存在“结构性矛盾”。当前我市新建商品房呈现精品化、奢侈化的特点,中高级住房供给量大,适合刚需家庭的低房价房源严重不足。我市大部分家庭受制于总房价过高的市场现状,大量青年人、中低收入家庭陷入无法通过自身努力改善住房条件的困境,进而被排斥出商品住房市场,不利于房地产市场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下半年计划

下半年,市住建局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各项部署安排,主动担当、勇于作为,着力补短板、提效能、促发展,推动城市功能、城乡面貌、人居环境整体提升。

一是在城市更新上稳扎稳打。根据房地产形势,积极探索城市更新模式,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城市更新实施方案、补偿安置政策,做好更新资金平衡测算,科学制定详细合理规划方案,稳步推进实小北侧区域、西大街区域城市更新。明确牵头单位部门、责任分工,依法推进扫尾遗留项目,协助海安街道完成化工厂宿舍区的解危搬迁以及中储粮搬迁工作。充分发挥行政调解的作用,加强行政争议诉源治理,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二是在治水攻坚上真抓实干。常态化开展城乡污水一体化攻坚年指挥部工作,做好城北污水处理厂扩建、恒泽污水处理厂应急能力提升、排水许可证办理等重点工作的跟踪督办,确保治水攻坚各项任务序时推进。通过消除排口“晴流水”、溯源查清排污源头、整改沿河两侧污水管网以及适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等,推动立新河问题整改取得明显成效,保障栟茶河断面水质考核。加快构建“户—网—站—厂—河”一体化排水数据体系,实现水环境精准监测与动态管理。

三是在工程推进上循序渐进。加强与相关区镇部门的沟通协调,消除土地、清障等问题对工程推进的影响,按序时推进重点工程、政府投资代建工程。制定出台监管层面及实施层面集中建设相关操作细则,以实验中学外迁、留置分中心等项目为依托,推动代建制向集中建设转变,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结合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城市地下空洞探测、城市桥梁定期检测、双月督导等工作,切实做好安全管理。

四是在村镇建设上久久为功。围绕滨海新区五虎村、雅周镇许家庄村、高新区周吴村等一批培育村庄加快推进规划设计、工程项目落地,优化循环线路打造,全力做好下半年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工作。紧盯重点流域考核断面、生态环境敏感区域等,分类推进行政村分散农户污水治理工作。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回头看”整治,强化小型污水处理设施问题整改和运维管理,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和稳定达标排放。认真组织开展农村住房条件改善行动,加大危房排查和整治力度,加强规范建房管理和风貌管控,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五是在行业监管上善作善成。针对商品房防渗漏、外墙保温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组织专项检查,加大执法力度,提高监管效能。紧盯下半年预交付项目施工进展情况,研究出台相关管理办法,持续强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抓好涉建涉房领域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全力推动项目平稳交付。进一步完善以旧换新“弃宅进城”配套举措,加大相关政策宣传力度,积极筹划“弃宅进城”房票软件开发工作,做好相关房票安置结算和兑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