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城乡建设“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为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对城乡建设工作的新要求,加快建设“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品位现代、文化彰显、生活便捷、管理精细”的现代化中等城市,现就2020年全市城乡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人民为中心,以“让我们的城市更美丽”为目标,遵循城乡建设发展规律,加快城市改造建设步伐。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坚持改造旧城与打造新城并举、完善功能与改善民生并重、丰富内涵与塑造特色并进、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并行,全面提高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水平,高水平高标准建设“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品位现代、文化彰显、生活便捷、管理精细”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规划引领。充分发挥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调控作用,切实加强城乡空间管治和城乡建设规模控制,全面增强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法定性。
(二)强化以人为本。坚持民生导向、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强化教育、卫生等城市公共服务功能配套,构建安居乐业环境,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生活的更方便、更舒适、更美好。
(三)着力改善环境。围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提升道路通达,推进城区道路成网成环,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绿化面积,进一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四)注重打造特色。依托区域特色传统文化,吸收现代文化精粹,结合自然和人文特点,加强项目设计,提升建设品位,打造精品工程,既展现时代特色,又彰显文化底蕴。
三、主要任务
2020年城乡建设重点工程计划任务491项,其中:
上湖创新区(中意生态园)29项,新通扬河生态区16项。
住建局及相关部门150项,其中:规划编制项目11项,城区道路交通畅通工程12项,城区道路交通畅通启动工程4项,城区生态环境提升工程23项,园林绿化提升工程18项,市政公用设施完善工程9项,城乡污水一体化建设工程28项,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10项,公共服务设施项目25项,征收项目7项,安置房建设项目3项。
区镇296项,其中:开发区66项,高新区60项,滨海新区27项,商贸物流园区30项,曲塘镇34项,李堡镇13项,大公镇16项,白甸镇13项,墩头镇11项,南莫镇12项,雅周镇14项。
四、重点工作
(一)坚持规划先行,引导城乡规范建设
1.统筹城乡规划编制。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构建以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乡村规划等为主体,城市规划、产业规划、用地规划相统筹的立体规划体系。完成国土空间规划和城市路网、城市公交、城市公厕、人防工程、预拌砼及砂浆企业布局等专项规划的编制,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统筹引领城乡空间和城镇化发展。
2.加强城市整体设计。按照城市整体形象特色鲜明、群体建筑和谐美观、单体建筑各具特色的规划设计理念,加强城市轮廓、重要视线、特色地段、关键节点的规划设计,对城市建筑风貌与空间形态进行控制引导,打造最美的视觉展示和最优的整体形态。优化“智慧城市”布局,努力打造“智慧海安”先行区、“智慧新城”示范区。
3.提高规划管控水平。严格按照规划审批建设项目,严格依据已批准的城乡规划进行建设,规范城乡规划区内建设项目“一书三证”管理。严格执行公示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城乡规划稽查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保证城乡规划的有效实施,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坚持突出重点,加快推进新区发展
1.加快上湖创新区(中意海安生态园)建设,全力打造海安城市副中心。围绕打造一流生态、生活和科研环境的总体目标,加大上湖创新区(中意海安生态园)项目建设力度。加快新城路、环湖路、创新北路、创新东路等道路建设,健全区域道路体系。加快科创大街、西湖南街、西湖北街、永宁街等街区建设,夯实区域发展基础。强化项目招引和载体建设,推动食品产业研究院、壹城未来科技教育文化城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上湖中科创新广场、上湖高中、上湖医院等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载体。积极对接意大利风情街、国际进口商品城、星级酒店、首建投智能制造双创基地等项目,争取尽早落地见效。完成房屋征收扫尾,保障项目推进。紧盯政策性银行,积极对接各类金融机构,抓好资金要素保障。
2.加快新通扬河生态区建设,全力打造北部宜居新城。牢牢把握“北部宜居新城、绿色生态空间、文化传承社区”目标定位,强化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同步推进,确保新区早出形象。全力推进广福路及生态廊道建设,实施经五路、经六路、经九路、人才路等道路建设,不断完善新区路网体系。继续实施串场河、通海河、龙江河流域整治,持续优化新区发展环境。加快凤栖花园一期、二期、三期安置房建设,大力推进城隍庙道教文化中心、省海中外国语学校、大地幼儿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强势推进项目招引,加快地产项目进驻开发,形成新区开发建设强劲态势。启动生态区二期房屋征收,保持开发建设强度和进度。
(三)坚持完善设施,增强城市功能配套
1.加大道路改造建设力度。围绕提升城区道路互联互通能力,打通断头路,改造瓶颈路,提升道路密度。改造闸东路,打通旺池路西延段,缓解区域周边通行压力。实施南海大道改造,形成城区南部东西方向道路大动脉,拉大城市道路框架。实施如海河景观大道南延、长江路小学西侧区间路、宁海南路延伸等道路工程,不断提升道路通行能力。推进洋港南路、曙光东路、安平路街区治理,解决道路畅通、杆线入地、雨污水混接,规范店招店牌、治理油烟排放、建设街头绿化和停车设施,努力打造“海安特色景观”。
2.实施城市更新提档升级。启动闸东路区域改造。推进城市微空间治理,流转城区空闲土地,全面排查城区乱种乱植、破落建筑现象,解决城区脏乱差问题。实施街头绿地、口袋公园、绿化苗圃、生态停车场建设,推进城区主干道两侧破落建筑整治、强弱电配套箱柜景观改造。继续推进大面积增绿、高标准建绿、全方位补绿,实施朝阳路西侧背景林工程、如海河大道景观南延、南海大道绿化工程建设,全面建成“10分钟绿地休闲圈”,努力打造生态宜居幸福之城。
3.全力保障民生项目建设。立足共建共享,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切实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继续实施引江供水三期工程,启动鹏鹞水厂深度处理工程,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实施安达公馆等10个高层老旧小区二次供水改造,完成李堡圆墩水厂管网改造更新及改表到户工作,解决周边居民供水“最后一公里”问题。推进海中东扩三期、长江路小学二期、城南幼儿园等10所学校和中医院等4家医院、卫生院建设,实施烈士陵园修缮、殡仪馆改扩建等民生工程,加快党校、城市规划展览馆、邮政物联大厦等工程建设,尽快完成金融集聚区、新通海市场、万达广场等核心区域开发以及瑞海幸福城、万星佳苑等安置房建设,全面提升服务功能。
(四)坚持生态优先,改善城乡发展环境
1.加快推进城乡污水收集处理一体化。开展污水处理厂兼并收购,落实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制度。继续实施四大畜禽粪便处理中心技术改造,确保改造后的污水排放达到原设计标准。实施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系统建设,不断提升尾水水质。实施固废处理中心、污泥处理中心建设,加大污泥焚烧处置力度。统筹镇村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提标改造滨海新区、白甸、南莫3座污水处理厂,加大沿河、相对集中居住区污水管网建设力度,新建污水管网60公里,新建32个行政村污水处理设施,实现行政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覆盖。加强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监管,全面提高污水处理运行管理水平。
2.不断提升城区河道水质。完成老通扬河北岸整治工程,实施小焦港河、曹平河及龙须沟等废弃沟塘整治。推进城区活水畅流工程,实施老通扬河泵站建设,建造溢流坝,对通扬河、小焦港河、洋港河和翻身河等河道城区段两侧溢流口进行改造,补齐城乡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提升河道水质。积极开展河道生态修复,恢复河流水生态,提升河流自净能力。
3.持续完善道路管网体系。实施污水管网盲区覆盖工程,推进宁海路、黄海大道、汉能达南侧道路、永安路东侧、中坝北路、闸东路、曙光东路、曙光西路、旺池西路、实小南巷、芙蓉路、牡丹路、鑫港北侧道路、新华路北侧等部位污水管道建设。继续推进永宁、新宁、人才、闸东小区等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启动阳台水治理和雨污混接改造,实施污水管网质量普查,严格“十个必接”,强化“六小行业”整治,努力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杜绝污水直排下河。
(五)坚持城乡统筹,提升城镇发展能级
1.始终坚持特色发展。各区镇立足各自实际,因地制宜,集聚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型、商贸综合型、旅游主导型等各类现代新型城镇,吸引农业转移人口加速向城镇集中,推动城镇产业经济更加繁荣发展。
2.打造生态宜居城镇。坚持城乡统筹、融合发展,强化内在功能、美化外在形态,打造乡村振兴“海安样板”。推进城镇和园区区间道路改造建设,完善城镇道路网络。加强城镇公园绿地、休闲游园建设,提高城镇绿化覆盖面积。对照商业综合体、品牌小区、主题休闲公园、购物超市、连锁酒店、新农贸市场等功能标配,继续加大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投入力度,完善集镇公共服务配套。
3.加快村庄建设发展。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目标,突出村庄道路、供排水、垃圾和污水处理、绿化小游园等配套设施建设,推进镇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积极争创省市特色田园乡村。加强对已申报成功乡村项目的建设、管理、保护,助力乡村振兴。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分解落实责任。各区镇、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城乡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加快城乡建设管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按照重点工程计划表,紧扣全年目标,细化分解各项任务,制定路线图和进度表,倒排时点、挂图作战,确保各个项目按期、保质、高效完成。建立健全督查警示机制,对工作存在脱幅或推进不力的责任人,实行警告问责处理。
(二)强化攻坚意识,抓好项目推进。城市建设时间紧、项目任务重、质量要求高,工程推进中要打好提前量,充分考虑不可控制因素,各项工作从快从紧推进。每一项工程都要成立项目部,各单位责任人要深入到攻坚一线和建设现场,充分发扬“5+2”“白加黑”精神,埋头苦干、攻坚克难,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三)强化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部门、各单位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共同把城乡建设工作推进落实到位。住建部门要加大指导督查力度,时刻掌握工程进展,确保各项工作保质保量、序时推进;各责任部门要全力配合,保障土地和资金供给,及时解决工程推进中拆迁、清障矛盾,努力营造良好推进环境;涉及多单位多部门交叉配合的,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明确责任,服从大局、主动担当、形成合力;市纪委监委要强化重点督查和过程督查,促进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四)严守纪律红线,健全长效机制。城乡建设任务重、压力大,审批许可事项较多、权力资金集中,是腐败易发多发领域。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规范管理机制,把纪律规矩挺在前,认真排查廉政风险点,严格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确保工程建设“零腐败”。要严守纪律红线,积极采取防控措施,严格遵守工作流程,防止腐败和不正之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