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突出党建引领,提升群众认可度。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组理论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6次、专题研讨2次,组织党员集中学习6次,专题党课2次。深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举办读书班2期,签订党员干部党风廉政承诺书,实现全系统岗位廉政风险点排查全覆盖。通过案例教学、实境促学,拧紧作风建设思想发条。开展 “我陪群众走流程”活动18人次,优化服务流程3项,精简办事环节2项。加强派遣人员管理,提升队伍服务担当意识,一季度荣获政务服务先锋队称号,3名同志获评优秀服务之星。
2.强化制度支撑,织密群众保障网。推进全民参保提质。上半年,全市基本医保参保81.6万人,其中职工医保参保35.8万人,基本医保参保覆盖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完成参保信息核查2.9万人次,新增参保转化近8000人。加强特殊群体保障。实施医疗救助对象应保尽保,资助2.4万名困难人员参加居民医保和长期照护保险,资助金额1478万元。开展医疗救助21.3万人次,救助支出3280万元。累计受理失能评定申请990份,评定通过1238人(含复评),当前在享受待遇5987人,基金支出2336万元。调整优化门诊特殊病种待遇标准,职工、居民门特待遇享受10.08万、9.62万人次,基金支出3887万元、4209万元。
3.坚持改革创新,实现群众负担减。推进职工门诊统筹制度改革。上半年享受门诊统筹待遇185.6万人次,门诊统筹基金支出7686万元。扩大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覆盖范围,上半年实现共济结算20.7万人次,共济账户支出2274万元。有效减轻群众经济负担。序时推进全市医疗机构开展DRG支付方式改革,医保基金累计支付5.62亿元。完成27项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组织14家公立医疗机构参与9批次国家、省级药品集采,累计降低群众用药负担3000万元。加强“政策对接+需求摸排+精准执行”联动,药品、医用耗材网采率分别达97%、95%以上。拨付集采结余留用资金320万元,有效激励临床规范诊疗行为。
4.优化服务供给,增强群众获得感。上半年全市全市13家“15分钟医保服务圈”示范点、240家村(居)医保服务点、13家医院医保服务站办理各类高频服务事项1.7万件。创新推行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异地就医(转诊)一件事等4项医保服务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服务。实行容缺受理,推动医保经办服务延伸,使异地事项简便办、高频事项就近办。试行“互联网+医保”服务,铺设刷脸支付终端623台,医保电子凭证激活率超90%,结算率超60%。建立生育津贴智能核定发放平台,通过人社部门数据共享,实施失业人员生育津贴与失业保险金差额补发机制,实现待遇申领“零跑腿”。
5.健全监管机制,守牢群众保命钱。建立“月度约谈+季度培训”监管机制,约谈医疗机构44家次,开展专项培训2场500人次。整合全局力量,组建10人以上专业化检查队伍2支,实施医疗机构“月检6家次”、药店“季检80家次”全覆盖监管。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核查疑点数据4000条,出台规范医保药品外配处方管理办法,建立国谈药定点机构联络员机制,筑牢行业自律防线。组建工作专班,常态化推进部门联查综合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