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来源: 海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发布时间:2024-08-07 11:19 累计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紧紧围绕“高质量、优质效、保平安”的要求,在“四个推动”(推动思想大解放、推动能力大提升、推动作风大转变、推动工作大落实)上下功夫,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工作,切实把5年来退役军人事务发展工作成果惠及到每一名退役军人身上。

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引领激励作用。精心打造“我的退役兵”思政品牌,在全市选择了7名典型的退役军人代表,通过“线上+线下”“定点+流动”等多种方式开展常态化宣讲活动,激发全市广大退役军人学习榜样、争当先进、在岗奉献的热情。持续推进“戎耀之家”建设,进一步动员和引领全社会关心关爱退役军人,为退役军人提供优质平台,增强广大退役军人的光荣感、归宿感和责任感,今年确定了人社局、新奥燃气、鹰球集团作为今年重点建设单位。持续打造“红色先锋”志愿服务品牌,规范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活动。同时组建“退役军人迷彩红志愿服务队”,在海安社会中广泛叫响“迷彩红”口号。

二、大力提升精准化服务水平。广泛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调研大提升”活动,与省厅“四访四送”活动相结合,组织实施“123”工程,由市镇村同步开展走访困难退役军人家庭行动,通过建立“问题反馈清单”和“特色服务清单”两个清单,依托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机关挂钩帮扶、退役军人关爱基金等社会组织三大联动,有效开展矛盾化解和关爱帮扶工作。持续推进“部站融合”建设,强化场所阵地、分管领导、服务机制“三融合”或部分工作融合,巩固提升服务站运行质效。规范化开展退役军人档案交接、管理及数字化等服务,推动形成权责清晰、管理规范、服务优质、运转高效、安全可靠的退役军人人事档案工作机制。

三是着力提升安置就业质量。高标准做好安置工作,开展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安置情况回头看,全面准确掌握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岗位落实、待遇保障、权益维护等情况;完成16名转业军官和21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的审档工作;加强转业士官待安置期管理,建立“2024年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红色先锋志愿服务队”,定期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活动。积极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组织10余家优质企业入驻南通市局组织的专场招聘会,我市50余名退役军人参会,10余名退役军人达成就业意向,其中2名退役士兵与企业达成就业协议并现场签约;积极组织退役军人参加创业创新大赛,7家企业参加2024年南通市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江苏品德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南通初赛中取得第1名的好成绩,并代表南通参加江苏省创业创新大赛。打造“暖心就业360”服务品牌,通过“平台搭建、政策支撑、用工服务、培训助推、创业扶持、托底帮扶”六点发力,打造“零距离”暖心就业服务。目前,依托社区就业服务站打造了退役军人人力资源市场,在省优秀“戎耀之家”打造了老兵就业创业指导站。

四、全面落实各项优待政策。及时足额发放优抚对象抚恤补助,1-6月份共发放优抚对象抚恤补助6038.19万元,完成老党员生活补助提标工作,发放2023年以来提标经费52.1165万元。持续推进优待证的申领发放工作,着力解决享受定补的优抚对象未办理优待证和优待证移交过程中卡丢失的问题,进一步落实公交、文旅“双免”优惠政策;做好各类优抚对象身份认定工作,2024年上半年申请评(调)残9人,带病回乡1人,退役换证3人;落实“基本医疗保险+救助+补助”医疗保障政策,推出退役军人家庭综合医疗保险“戎尊保”,为广大退役军人减轻部分个人医疗负担;依托二级以上优抚对象医疗优待定点医院自主组织实施医疗巡诊。实施2024年度“关爱宜居工程”,初排名单58户,经入户走访,当前有效户32户,无效户26户。

五、大力开展拥军褒扬活动。持续开展关爱现役军人家庭关爱工作,不断提升“你为国戍边,我为你守家”专项活动成效,对1353 名现役军人家庭信息进行摸排调整,与人武部联合着手开展“新兵守国 老兵守家”拥军优属活动,对20多名艰苦边远地区义务兵及其家庭开展关心关爱;为3名二等功(含二级表彰)、15名三等功(含三级表彰)立功奖励现役军人家庭登门送喜报;对来海驻训某部官兵进行慰问并开展共建活动。开展“颂英烈慰忠魂 弘正气办实事”专题活动,统筹开展完善海安籍烈士信息、为烈士寻亲、建立烈属家庭基本信息台账、关心关爱烈属家庭、实施烈士纪念设施管护提升工程、海安英烈事迹宣传等六项工作。充分发挥拥军优属促进会作用,成立老兵宣讲团进校园、进企业、进部队等,开展“爱国拥军情意深 红色薪火永相传”主题系列活动。持续打造15分钟拥军服务圈,建立健全拥军商户准入和退出机制,2024年3户商户新纳为拥军商户。

下一步,我局将紧扣市委、市政府重点中心工作和南通市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考核考评要求,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主动作为,精准务实,切实做好退役军人事务各项工作。

(一)持续加强思想政治引领。通过“线上+线下”“定点+流动”等多种方式常态化开展“我的退役兵”宣讲活动,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打造志愿服务“一镇一品牌”,拓宽和丰富退役军人迷彩红志愿服务内涵,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扩大志愿服务品牌效应。指导推进“戎耀之家”建设,充分发挥“戎耀之家”平台作用,积极打造省市“优秀戎耀之家”。

(二)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持续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调研大提升”活动,通过真下基层、真访民情、真情纾困、真心解难,真正打通联系服务退役军人“最后一公里”。探索推进符合条件的区镇进行“部站融合”,实现融合共建、协同发展的工作机制,优化服务,凝聚力量。分阶段有序推进退役军人人事档案移交管理工作,为退役军人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三)全面落实优抚优待政策。严格落实抚恤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稳步提升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及时做好各类优抚对象身份认定工作。加快推进重点优抚对象“一户一案”宜居关爱工程。积极做好重点优抚对象免费体检、医疗巡诊、大病救助等待遇落实。持续推进优抚工作规范化建设,进一步优化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成效。

(四)高效推进安置就业创业。加强退役军人待安置期管理工作,大力筹集转业军官、转业士官岗位,高质量完成年度安置任务。加大对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引导退役军人充分稳定就业。持续做好下岗失业转业志愿兵(士官)公益性岗位开发、人员使用和管理等工作。精心组织退役军人参加省创业创新大赛,激发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热情。

(五)牢牢守住安全稳定底线。坚持源头防范进,强化协同处置,进一步提高信访一次性化解率和办件满意率。加大重点人员攻坚化解力度,压实属地责任,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化解任务。密切关注重复访重点人员,年底前严防再次发生重复上访。重点做好“八一”和国庆等重要敏感时期的信访稳定工作,守牢“四个不发生”工作底线。

(六)营造浓厚爱国拥军氛围。深入推进双拥工作,广泛开展结对共建、互办实事、走访慰问、送立功喜报、悬挂光荣牌等活动。加快推进海安革命纪念馆布展等重点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全市烈士纪念设施红色教育主阵地作用,广泛开展各项活动,形成缅怀英烈、尊崇英烈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