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来源: 海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发布时间:2021-08-19 16:18 累计次数: 字体:[ ]

2021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坚持以服务保障好退役军人为目标,狠抓工作落实,努力破解难题,积极应对挑战,各项工作任务得到有效落实。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基础,服务保障水平显著提升。深入开展大调研活动。3月份,我局采取分4个片区集中座谈交流方式,由局负责人带队赴区镇(街道)利用一周时间对全市退役军人服务工作进行调研,形成书面调研报告报市政府。积极组织业务培训。4月份,围绕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组织全系统300多人进行业务培训,下发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指导标准及试行考核方案,进一步明确基层服务站的职责和规范要求,不断提升基层服务水平。大力推进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开展季度观摩活动,4月份,采取“六听六看”的方式,组织各区镇(街道)赴曲塘镇参观学习,推动重点工作落实。指导3个区镇(街道)以及15个服务对象达300人以上的村(社区)争创全国示范型服务站,确保今年年底我市全国示范型服务站全覆盖;指导大公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积极打造全国一流的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大力推进“戎耀之家”建设。召开全市退役军人“戎耀之家”建设推进会,为20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现场授牌,区镇(街道)在建“戎耀之家”12家。

(二)重关爱,各项优抚政策全面落实。加强优抚数据精细化管理。积极做好享受国家抚恤补助优抚对象年度确认试点工作,按时高质量完成9964人的核查任务。稳步提升抚恤补助标准。根据自然增长机制,从2020年8月1日起调整我市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每月10日前及时将各类抚恤补助打卡到位,上半年发放抚恤补助资金5590.63万元。切实做好医疗保障工作。统一为重点优抚对象免费缴纳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为11215名优抚对象办理意外伤害保险,缴纳金额43.62万元;组织1万多名优抚对象参加免费体检,充分体现党委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关爱。圆满完成残疾证换证工作。在南通率先完成新版《残疾军人证》换证工作,换证合格率达100%。积极开展优抚资金核查。进一步规范优抚资金发放行为,联合财政局对2020年度优抚资金发放情况进行核查,确保优抚资金按时足额打卡到位。

    (三)促安置,就业创业工作扎实有效。做好退役军人档案管理工作。完成首批2020 年冬季符合政府安排工作的25名退役士兵档案审档接档工作,完成2020年度退役士兵237份档案的复核复审工作并移交各区镇(街道)人武部。开展补贴性教育培训机构征集工作。按照上级统一部署,规范退役军人补贴性学历教育工作,联合财政局、人社局、教体局、交通局等部门,完成我市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和个性化培训承训机构申报初审工作。组织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举办联发集团专场招聘会,4名退役士兵被录用;协助南通市局举办“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30多人现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积极筹备退役军人企业家联盟。充分发挥退役军人企业家队伍作用,搭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平台。积极稳妥推进社保接续工作。完成部分退役士兵基本养老保险接续收官工作,养老保险办结1424人;常态化办理符合退休条件退役士兵基本医疗保险补缴工作,医疗保险办结22人。落实下岗失业志愿兵相关待遇。经过前期充分调研,报市政府同意,进一步明确了下岗失业志愿兵(士官)选择上专门岗位人员工资标准和相关福利待遇。同时,按季发放下岗失业志愿兵生活困难补助共343.65万元。

(四)浓氛围,拥军褒扬工作有序推进。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建立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市镇联动、部门合力保质保量完成清单任务,上半年全市和驻海部队举行共建活动56场次,节日慰问部队各类物资合计21万元。做好双拥模范城创建准备工作。围绕争创省双拥模范城“七连冠”的目标要求,对照考评标准,起草我市《双拥模范城(县)创建责任分解表》。在全市显著位置悬挂双拥工作标语,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在电视台、报纸等主流媒体上开设双拥专栏,努力营造浓厚的双拥氛围。常态化开展送喜报活动。今年以来共受理登记二等功1件、三等功17件、优秀72件,市镇村三级积极开展上门送喜报活动,切实增强了现役军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加快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成功举办南通市纪念设施建设管理工作现场会。烈士陵园提升改造工程已完成纪念馆外墙干挂,一层室内装饰装修完成70%,假山石正在进行基础施工,相关配套施工也在同步进行;联抗烈士陵园人物馆和史迹陈列馆布展工程已全面完成;纪念馆连廊工程已完成立项;粟裕同志纪念馆移转布展工程已形成初步设计方案。

    (五)强举措,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更有保障。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深入推进退役军人典型模范宣传,积极参加全省“戎耀今生”第二届今生最美退役军人学习宣传活动,我市姜小亮作为南通市5名候选对象之一推荐上报省级评选。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始终将庆祝建党100周年期间信访维稳作为工作的头等大事,主动与公安、信访、政法等深入开展常态化信息共享,及时掌握预警信息;安排专人驻京、驻车站值班,形成24小时值班机制;制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海安市涉退役军人信访稳定工作方案》,成立3个督查组,由局负责人带队赴各区镇(街道)进行专项督查。按时高效办理来信来访件。上半年共受理信访事项698件,办结647件,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其中:部转办件同比下降44.4%,省转办件同比下降28.6%,阳光信访转办件同比下降16.7%。切实加强困难帮扶援助。认真贯彻部、省《关于加强困难退役军人家庭帮扶救助的意见》文件精神,健全帮扶援助机制,全市走访慰问困难退役军人12085名,发放慰问金434.33万元、慰问品5.14万元;充分发挥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作用,发放慰问金5.8万元。扎实做好企业军转干部服务工作。做好企业军转干部地方性补贴发放移交工作,上半年发放补助费587.25万元;发放432名企业军转干部年度体检费30.24万元;调整企业军转干部死亡一次性慰问金,由2000元调整为6200元。大力推进“红色先锋”志愿服务。研究制定《海安市退役军人“红色先锋”志愿服务工作方案》,召开全市退役军人“红色先锋”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推进会,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积极营造退役军人踊跃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对照高质量发展考核目标,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一是全系统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水平还有待提高;二是信访维稳工作压力仍然较大,部分下岗失业志愿兵动作频繁,战时一二等功人员思想活跃,个别重点人反复走访,涉军不稳定因素增多;三是部分区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人员配备力量薄弱。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局将围绕全市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走在省市前列的奋斗目标,突出重点、倒排时序、狠抓落实,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做细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推动村(社区)健全退役军人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深入开展退役军人保障法宣传工作,不断提升服务保障退役军人的素质和能力。持续开展重复访、重复信等重点信访矛盾化解“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对重点群体、重点问题和重点人员不间断进行摸底。健全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制度,建立重点优抚对象和重点人员“包联帮扶”制度。

(二)做优服务保障体系。推进服务保障网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按规范要求落实服务站办公服务场所,确保区镇(街道)服务站、300人以上村(社区)服务站全部达到国家示范型标准。对照国家标杆型服务中心(站)评价办法及省星级评定实施方案,大力开展“示范性、标杆型、精品型”服务中心(站)创建活动,推动服务机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三)做实优抚优待工作。稳步提升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广泛开展优抚政策宣传,妥善做好优待证发放前期准备工作。加大对遇到特殊困难的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帮扶关爱工作力度,确保困难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家庭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稳妥实施重点优抚对象“一户一案”宜居关爱工程。采取“集中体检为主,巡回服务为辅”模式,推动重点优抚对象短期疗养和医疗巡诊内容更丰富、服务更贴心。持续做好符合退休条件退役士兵基本医疗保险补缴工作。

(四)做精安置就业工作。扎实做好军转干部和转业士官安置前适应性培训。高质量完成军转干部、转业士官安置工作。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开展退役军人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培训,不断提高针对性、实用性。加快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基础资料台账标准化建设。持续做好下岗失业转业志愿兵(士官)公益性岗位开发、人员使用和管理等工作。

(五)做强双拥创建品牌。全力争创省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和新一轮全国重点军供站,积极打造精品亮点。全面提升区镇慰烈园建设管理水平,开展散葬烈士墓的环境整理和破损修缮工作,大力推进散葬烈士墓集中迁葬。加快推进烈士陵园提升改造工程、粟裕同志纪念馆移转布展、纪念馆连廊改造、廉政教育馆提档升级等重点工程建设。

做好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继续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做好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推动全市退役军人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