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商务工作总结
来源: 海安市商务局 发布时间:2023-07-11 09:08 累计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我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各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和南通市委决策部署,认真践行“四敢”要求,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不动摇,全力以赴“拼经济、促发展”,奋力推动我市开放型经济、现代商贸、招商引资等各项工作稳中向好。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5月份,全市累计上报外资到账10617万美元,完成序时目标的53.9%,序时缺口9071万美元;据商务部确认数,我市完成比为20.46%,列南通第四(南通开发区完成比为68.36%,列南通第一;如东完成比为26.28%,列南通第二;如皋完成比为21.48%,列南通第三)。预计上半年,累计上报到账1.36亿美元,完成序时目标的57.57%,序时缺口约1亿美元,列南通市第四。

1-4月份,全市货物贸易额9.7亿美元,总量列七县区第七位,同比下降2.9% ,增幅列七县区第五位,综合排名第六位。预计上半年综合排名第五。。1-4月份,全市高技术产品出口额0.7亿美元,总量列七县区第五位,同比下降50%,增幅列七县区第七,综合排名第七。预计上半年综合排名第六。1-5月份,我市实现对外直接投资额2571万美元,总量位南通八县市区第一,按照争先进位法计算,排名第一。预计1-6月份实现对外直接投资额2800万-3000万美元。1-4月份,实现境外中方协议投资额16万美元,完成年初目标的0.26%,同比增长-92%;实现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3874万美元,完成年初目标的25.83%,同比增长16.62%。

1-5月份,实现社消零总额184.4亿元,同比增长13.3%,低于南通市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八县市第六。限额以上批零住餐分别同比增长17.3%(高于南通平均11.7个百分点)、17.2%(高于南通平均4.5个百分点)、9%(低于南通平均16.3个百分点)、22.7%(低于南通平均3.3个百分点)。

1-5月份,南通市下达5亿元以上新签约并注册项目内资项目42个,目前完成12个(11个5亿元项目,1个50亿元项目);下达3000万美元以上新签约并注册外资项目11个,目前已完成7个(6个均为3000万美元项目,1个为1亿美元项目)。上半年预计完成19个新签约并注册项目。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面突破齐发力,利用外资成效显著

一是突出外资项目招引。牢固树立项目化外资考核导向,突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外资项目招引,强化对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开工及到账考核。将有限资源和主要精力向招引外资项目倾斜,高水平开展专业招商、产业招商、基金招商、资源招商等,努力构建“以高端制造业项目为核心、现代服务业项目为支撑、国企央企民企境外公司再投资为补充”的利用外资格局,不断提升开放水平。拓展QFLP基金试点等利用外资新方式,鼓励市内企业以境外并购、融资等方式引进国际资本。二是优化盘活外资存量。鼓励优质外商投资企业“二次创业”,持续开展“外资企业大走访”活动,推动荣威运动、新奥燃气、中国天楹等重点企业增资扩股、新上项目。紧盯欣瑞达、港汇纺织、海威斯顿、元品纺织等存量外资项目,根据时间节点确保应到尽到。拓展资源类外资项目到账,积极动员区镇排查可利用水面资源,与企业做好对接,充分利用水面资源引进外资背景的央企设立光伏项目。三是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实行外资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发挥各级外资工作专班作用,每月跟踪推进商务部重点外资项目得力纺织加快建设。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外资项目倾斜,建立外资项目建设工作专班,定期会办项目用地、用能、规划、环评等制约问题,保障项目快落地。实施预审前置,明确项目准入要求、审核范围及要点等,严把项目准入关,为后期加快要素保障打好基础。四是打造项目落户载体。高标准规划建设中意海安生态园,完善园区发展规划,优化空间布局,加大要素投入,积极招引有实力的央企整体开发运营,加快出台激励政策及管理考核机制,不断完善园区科创中心承载功能,打造承载欧洲项目落户的新载体。坚持台商需求导向,持续完善台商产业园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建设,打造台商落户宜居宜业新高地。推动区镇盘活闲置低效和用而不足用地、闲置厂房等资源,拓展外资项目落地新空间。

(二)精准施策强力度,外贸发展量质齐升

一是加强组织推进。开展外贸“翻身仗”行动,市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先后召开重点外贸企业座谈会,每月召开工作推进会,现场解决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区镇外贸工作例会制度,明确和压实各区镇外贸指标任务,并逐一走访调研,督促推进争序时。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在“苏政42条”基础上,细化制定我市外贸激励政策(“海政36条”),既包括“苏政42条”中涉及的支持企业参展、续建市本级出口信保统保平台基础上,又增加支持跨境电商集聚区发展、重点外贸企业培育等方面,大力支持企业稳定发展。先后举办外贸形势分析暨出口信保政策宣讲会、外贸政策宣讲会,覆盖100多家重点企业,助力企业用足用好各类政策工具。三是招大培强引外。引进昱辉光能科技、翠鸟新能源等新项目,及时更新“5520”重点外贸企业培育库,推进弘盛新材料外贸业务“外地转本地”及金洲粮油自营进口业务,确保成为今年新的增长点。多次会同海关等部门走访重点外贸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订单出货情况,助力珀泰蓝获得AEO高级认证,联发、远扬等获得江苏省内外贸一体化试点企业。四是鼓励开拓市场。开展百展千企拓市场行动,组织38家企业参展133届广交会、26家企业参展南通跨境电商选品会,近20家企业参加16场次境外国际展会,60多家企业报名参加2023海安名品境外展“四线联动”线上国际展会,帮助企业进一步拓市场、抢订单。五是推进服务贸易。强化行政推动,制定2023年开放型经济竞赛办法,将指标任务压实责任到区镇,鼓励重点园区加大招引力度、推动重点企业实现主辅分离,每月通报各区镇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推动各区镇落实服贸(外包)相关工作。加大政策扶持,建立重点服贸(外包)企业监督管理机制,多次深入走访调研重点服贸(外包)企业和专业园区,充分听取企业和园区意见,修改服务贸易、服务外包相关资金扶持政策,主要针对鼓励企业创牌提质、鼓励提升服务贸易占比、鼓励发展服务平台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服务贸易、服务外包企业稳定发展。增强服务力度,加强与各级部门联动,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组织开展各类宣传培训等活动,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服务贸易、服务外包相关展会培训活动,提升服务企业力度。

(三)苦练内功促提升,对外合作稳健有序

一是促进对外投资。解决佳力士、鑫缘、联发、希农、国泽电器等对外投资或增资项目,组织企业参加越南、泰国、柬埔寨、中非等国家投资促进活动,走访有意向对外投资企业:雅周业萌新材料、曲塘芮胜环保科技,组织企业参加对外投资风险发布会,联合融媒体中心开展对外投资企业宣传。二是拓展承包工程国际市场。组织企业参加第14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活动、央企国企对接会。跟踪南通苏中苏丹项目和人员安全情况以及跟踪以色列项目和人员安全情况。组织企业参加对外承包工程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支持达欣申请援外资质,协助华新援外资质延期申报。三是规范对外劳务市场。出台《预防以色列劳务人员脱岗管理细则》(管十条),出台《规范对外劳务市场经营秩序的通知》,加大区镇对无资质对外劳务企业的排查打击力度,启动第二批无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企业的约谈。推广对外劳务合作经营服务规范地方标准,新增一家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企业,在对外劳务公司推广APEC(全球任意行)卡。对接人社局关于对外劳务市场招聘专区或专场。处理劳务纠纷12起。

(四)勇挑重担展作为,项目招引硕果累累

一是推进项目落户签约。1-6月份,重点推进华中冶金成套设备项目、戴维姆新材料项目和中德智造谷项目正式开工。重点推进一批在谈项目正式签约,主要包括总投资13亿元韩国环保SFC智能纳米涂层项目、1亿美元资源智能化回用项目、4000万美元汽车内饰新材料项目和3500万美元高压电机项目。重点跟踪洽谈一批重特大项目,主要包括50亿元锂电池隔膜新材料项目、10亿元SW-硅墨烯保温材料项目、80亿元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项目、50亿元电梯配套产业园项目等。二是加强产业研究。大力开展高温合金材料产业链培育工作,先后走访了20多家高温合金企业,实地参观生产流程,了解企业经营现状及核心产品,对接企业需求;召开企业座谈会,共同分析探讨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坚定企业发展信心,鼓励企业抢抓机遇强链补链,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促发展。组织企业申报省级、国家级专精特新、创新型中小企业等荣誉称号,申报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1至6月份,累计开展高温合金产业专题招商活动8次,落户项目6个,达序时进度。三是深化活动招商。半年来,先后组织日韩、东南亚经贸团出访,举办海外投资说明会3场;组织海安制造业海外专题恳谈会、宁波服务业投资环境说明会、上海基金招商陆家嘴专场、昆山高质量发展恳谈会、深圳高质量发展恳谈会等境内活动46场;组织“吴江招商月”活动,开展专题招商活动10余场,与8家吴江区地方政府签属合作共建协议;开展新招引项目月月签活动,先后组织6个签约专场,累计签约57个项目;参与商务部国际合作园区工作调研,组织中国意大利商会会员大会暨中意海安生态园(上海)招商推介活动,放大“中意海安生态园”国际化品牌效应;分队拜访葡萄牙、西班牙驻沪领事馆,参加江苏(南通)—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合作交流会,加强政府间深度合作交流;协助组织第二十三届中国覆铜板技术研讨会、律兜智慧法务产业基地启动仪式,城市影响力不断扩大。参与南通民营经济发展大会暨第五届通商大会,我市产业、科创人才、文旅、基金类共5个项目参加集中签约。

(五)多措并举促发展,商贸流通稳中向好

一是研究制定专项激励政策。针对我市商贸行业实际,重点研究对新增入库、新业态招引培育、电子商务、商贸企业做大做强、夜经济、首店、特色街区建设等方面的激励政策,促进商贸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大新增入库工作,积极组织和指导区镇加大新增商贸企业的入库纳统工作,协同市监局、城管局、统计局、住建局等部门开展扫街行动,努力挖掘新的增长点,今年以来新增年度入库45家,3-5月月度入库32家。二是积极组织各类消费促进活动。制定“海量优惠·安享消费”城市消费促进活动方案。上半年先后举办欢乐元宵节、嗨购女神节、五一汽车音乐节、523文化艺术节暨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节、中国教育报“阅读中化错”主题交流会、第十届“创新创业在海安”暨第九届“两院专家走进海安”、2023海安首届电商购物嘉年华等活动,其中“五一”汽车音乐节,现场成交32辆,签订意向客户60多辆,实现交易额1900多万。2023首届电商购物嘉年华3天共吸引了10万余人次观光购物,线上线下销售额200多万,成功打造端午节日热点,吸引了本地及周边市民出行,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三是开展服务市场主体活动。对全市66家企业进行挂钩服务,深入企业了解经营情况、存在困难,及时宣传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政策,帮助协调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共收集问题33条,已经协调解决33条。其中包括协调住建局、资规局、城管局、公安局,为万达广场解决入口小,汽车进出困难的问题,大幅度提升了顾客出行的体验感和舒适度。四是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在海安市高新区科创园建成1000㎡市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个,公服中心入驻企业11个,提供电商服务130余次。建成镇级电商服务站9个,村级服务网点64个。在时光网华东仓储中心建成占地面积8000㎡的市级电商物流仓储中心,整合县域快递物流配送企业3个(邮政、京东、极兔),在县域内实现上行物流快递价格不高于同区域主流电商平台价格,物流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市到村配送时间不超过2天。开展电子商务基础知识普及、提高实操技能、电子商务创业就业等多层次培训共计14期,专场培训1次,累计培训1130人次,实现自主创业21人、电商就业75人,培训转化率达20%。

(六)尽职尽责勇担当,市场环境规范有序

一是开展行业规范管理。推动再生资源网点整治,目前主城区取缔、关闭37家,其他区镇7家,规范管理339家。组织美容行业专项治理,对2批63家美容美发单位进行检查,突出4项检查重点内容,查看证照情况,宣传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发现并移交问题10个。规范单用途预付卡管理,牵头建立市单用途预付卡管理联席会议,动“卡诚通”平台在海试点工作,通过集中约谈、开展政策宣传,督促指导相关行业商家抓紧发卡备案,多渠道加大预付卡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宣传,要求发卡商家规范发卡行为,提醒消费者提高预付消费风险防范意识。二是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商务领域企业开展安全自查发现隐患2025处,区镇、街道检查发现安全隐患2354处,已整改2120处,合计派出检查组475组次,检查企业2459家次。局派出检查组12批次37人次(部门领导11人次、工作人员20人次、专家6人次),共检查42家单位,发现隐患98处,将检查情况通报属地区镇进行督促限期整改。组织重点商贸单位进行消防安全风险评估,57家加油站(点)已全部建立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制度,统一制作了“一图、两单、三卡、八必须”公示栏。申请财政专项安全经费,通过招投标统一采购制作餐饮场所燃气安全信息公示牌1800块,并下发到各区镇,公示牌设置承诺书、自查公示、供气合同、宣传资料等栏目,商户统一签字承诺,统一进行相关公示,进一步规范餐饮场所安全用气,压实餐饮单位主体责任。

(七)埋头苦干优作风,党的建设走深走实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发挥党组中心组示范引领作用,制定《2023年商务局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带头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组织5次党组中心组集体学习,开展3次交流研讨。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邀请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党建办主任吴兰作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讲座,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围绕“青心向党 敢为先锋”主题活动相关要求,制定《青年干部学习计划表》,常态化开展“商务耕读”青年理论读书班学习活动,做到“月月有活动,次次有交流”。组织3次政治理论集中学习,开展3次“激发‘四敢’豪情 扛起商务担当”青年干部上讲台业务宣讲活动,在五四青年节当天举办“学习党的二十大 跑出‘四敢’新姿态”座谈会。二是强化党建引领。按照“一支部一特色”党建工作思路,大力推进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定期召开机关党委委员会议,做到年初有方案、有计划,月有研究、有落实、有行动,季有反馈、有反思,年末有总结、有成果。谋深谋实“党旗红 商贸兴”书记项目,多方合力举办2023年海安首届电商购物嘉年华,第二党支部开展“‘粽’情星湖·幸福出众”消费促进暨“党旗红·商贸兴”之“爱心‘粽’动员”主题党日活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商贸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六共六强”党组织共建行动,第三党支部与南通海关驻海安办事处综合科党支部开展党建结对共建工作,5月5日举行结对共建仪式,进行惠企政策宣讲,通过实地走访企业,调研、召开企业座谈会等方式,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共同打好外贸翻身仗。三是抓牢作风建设。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建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召开践行“四敢”要求暨持续推进“三个提升年”动员部署会,主要负责人交办科室重点工作任务单,定期召开重点工作推进会,全面复盘精进,全力对标找差,激励全体人员勇当作风优良、争先创优的排头兵。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五围绕五整治”,刀刃向内查摆问题,形成问题清单79份。紧盯复杂疑难问题,坚定不移开展涉及近30年的历史往来账目清理工作,动真碰硬,真抓实干,强化责任担当、练就过硬本领。聚力服务发展。聘用10名重点商务领域市场主体代表为机关作风建设监督员,把“阅卷权”交给基层企业、人民群众,架起政企“连心桥”,共享发展新成果。制定《大力提优作风 大兴调研之风专项行动方案》,建立闭环机制,真正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四是深化廉政教育。制定《2023年度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点》,细化完善责任清单和问题清单,签订“三级”责任状,层层压实责任。在重点节日前夕,召开节前廉政提醒会议,通报典型案例,发送廉洁短讯,在节日前向全体党员干部吹“廉风”、敲“警钟”、打“预防针”,持之以恒纠治“四风”,确保节日风清气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