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各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和南通市委决策部署,认真践行“四敢”要求,聚力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不动摇,全力以赴“拼经济、促发展”,奋力推动我市开放型经济、现代商贸、招商引资等各项工作稳中向好。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外资方面。1-12月份,全市累计上报外资到账15490万美元。
2.外贸方面。1-12月份,全市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203.8亿元,同比增长1.9%;出口149.3亿元,同比下降7.9%;进口54.6亿元,同比增长44.2%。
3.外经方面。1-12月份,全市对外直接投资额5016万美元,总量位南通第一。
4.招商引资方面。1-12月,全市新签约并注册项目55个,其中5亿元以上内资项目42个,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13个,完成率104%。
5.商贸流通方面。1-12月份,全市社消零总额444.8亿元、同比增长5.5%;限上批零住餐累计增幅2.3%、6.4%、10.9%、11.5%。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导向、优载体,外资利用克难而进
紧扣项目招引。牢固树立项目化外资考核导向,突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外资项目招引,强化对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开工及到账考核;将3000万美元以上产业项目视同5亿元以上项目给予要素保障;建立外资到账周通报、月公布、季考核、年考评制度,压责任、抓细节、保实效。狠抓外资到账。发挥各级外资工作专班作用,优化“全生命”周期服务,跟踪推进重点项目到账,高新区的天楹、开发区的得力分别到账2500万美元、3010万美元;拓展资源类项目到账,积极动员区镇排查可利用水面资源,引进外资背景的央企设立光伏项目,白甸镇、南莫镇实现光伏项目到账1100万美元;依托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站,持续开展“外资企业大走访”活动,推动荣威、新奥等项目未分配利润转增资累计2970万美元。夯实项目载体。实质性启动建设中意海安生态园,常态化开展对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经贸活动,成功签约意贝尔汽车内饰材料项目,搜集贝古拉精密紧固件、普曼普传动系统等一批项目信息;持续完善台商产业园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建设,打造台商落户宜居宜业新高地;推动区镇盘活闲置低效和用而不足用地、闲置厂房等资源,拓展外资项目落地新空间。
(二)优服务、重培育,外贸结构逐步优化
组织推进力度强化。建立“专题化”外贸月度例会机制,推进外贸“翻身仗”行动;坚持外贸预报,每月底形成预报数据;出台外贸激励政策,先后向近500家外贸企业宣讲政策分析形势。组织近40家企业参展广交会,60余家企业参加超100场次境外国际展。签发 RCEP 原产地证书415份,金额1519.91万美元,签证企业26家。企业培育成效明显。持续推进“5520”重点外贸企业培育计划,珀泰蓝卫浴、荣威运动获国家海关AEO高级认证;联发纺织、远扬休闲、鑫缘茧丝绸获评首批江苏省内外贸一体化试点企业,鑫缘茧丝绸获评江苏省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联发、鹏飞、鑫缘获评江苏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培育发展跨境电商。组织企业参展南通跨境电商选品会、观展宁波跨境电商博览会;会同阿里巴巴组织200余家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培训,已在海关备案的企业16家,通过阿里巴巴建立海外独立站17家。服务贸易稳定发展。完善扶持政策,15家企业拟获资金补贴70.35万元;组织重点园区、企业参加南通服务外包峰会等各类展会培训活动;全年新增服务外包企业5家、服务贸易直报系统注册企业16家。
(三)搭平台、促合规,对外合作步履平稳
促进对外投资合作。帮助佳力士、鑫缘、联发、希农等解决对外投资或增资问题;联合融媒体中心开展对外投资宣传,组织企业参加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家投资促进活动、对外投资风险发布会等,走访雅周业萌新材料、曲塘芮胜环保科技等有意向对外投资企业,鼓励企业大胆“走出去”;4家企业5个项目获批2022年度省级资金47.92万元。鼓励对外承包工程。组织企业参加第14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活动、央企国企对接会、对外承包工程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等,搭建合作平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密切跟踪南通苏中苏丹项目以及在以项目和人员的安全情况;达欣集团获批援外资质。规范对外劳务市场。出台《预防以色列劳务人员脱岗管理细则》《规范对外劳务市场经营秩序的通知》,草拟《海安市关于规范对外劳务工作的实施办法》,推广对外劳务合作经营服务地方标准,进一步规范对外劳务市场管理;协调人社局开设对外劳务市场招聘专区;新增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企业1家、处理劳务纠纷31起。
(四)争资源、抢项目,招商选资成果明显
大抓招商导向鲜明。纵深推进“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市领导领衔先挂帅,累计带头外出招商83天;专业招商、产业链招商、中介招商、基金招商等招商方式齐头并进,瑞章物联芯片、盒马食品智能产业园、季铭国际塑料城等重特大项目纷纷落地,意瑞奇、意贝尔、曼芙丽等欧洲项目成功签约落户,台商科技产业园项目正式落地。活动组织精准高效。举办各类产业专题招商活动199场;6个团组赴日韩、意大利、以色列等10个欧亚国家开展经贸活动,举办海外投资说明会20场;积极策应“对标吴江 宽领域融入苏南”工作部署,与8家吴江区地方政府签属合作共建协议,在谈吴江区域项目10个,其中1个已投产,2个已签约;实施新招引项目月月签模式,先后组织8个签约专场,累计签约项目75个,总投资超400亿元。存量资源有效盘活。指导区镇摸排闲置低效工业用地、闲置工业厂房等,分类建档立库,助推存量资源招商;落实专业招商人员一对一挂钩服务目标企业,开展政企联合招商活动18次,对接走访85人次,摸排有扩张意向的存量企业12家,8家企业已签约;产业转型有新进展,6家公司股权转让成功。招商队伍高效联动。统筹全市招商力量,形成市直属招商局、区镇协同发力的联合招商体;抽调招商骨干至中意生态园、两区台商产业园,充实配强专职招商力量;对照“懂产业、知政策、会洽谈、善服务”等要求,开展系列专题招商培训,在复旦、苏大举办招商骨干能力提升培训班,就上海及苏南地区产业转型、资本招商、科技招商、利用外资等热点进行培训。
(五)调结构、促消费,商贸流通稳中向好
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围绕“促消费、聚人气、增就业、添活力”的总体思路,发放普惠型政府助力券,促成零售类消费10868笔、住餐类1011笔、家具类449笔、汽车157辆,拉动交易金额4390.7069万元,拉动比达26倍;举办五一汽车音乐节、国庆车展,现场成交累计120余辆,交易额近3500万;首届电商购物嘉年华累计吸引10万余人次观光购物,线上线下销售额200多万;举办龙虾美食啤酒嘉年华、厨王争霸赛等活动,精心制作海安“十大名菜”“十大名点”等,助力餐饮消费;鑫缘集团参展第三届消博会,5天成交额近10万元;老字号持续发力,何盈记被授牌中餐繁荣实践基地。商贸流通形势稳定。联合相关部门对2批63家美容美发单位进行检查,发现并移交问题10个;大力推广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7677家商户已开通;挂钩服务66家企业,收集并协调解决问题41条;牵头建立单用途预付卡联席会议机制,配合做好好家超市依法处置,分类协调化解原梵古美容美发预付消费纠纷;全力推进污染防治,完成24家年销量2000吨以下的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改造;联合整治成品油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受理投诉举报3起,取缔自备储存柴油点2处。市场体系优化升级。乡镇商贸中心新建1个、改造4个,农贸市场新建1家、改造升级2家;建成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入驻企业12家,提供服务536余次;完成7个镇级电商服务站、103个村级服务网点、电商物流仓储中心建设,整合3家物流配送企业,提升物流效率;开展各类电商技能培训48期,累计培训2728人次,实现自主创业就业213人,培训转化率达20.10%;会同相关部门淘汰国三柴油货车1039辆,完成率73%,审核申报资料近900份,保障市民及时获得报废补助。
(六)防风险、守底线,市场环境安定有序
依法行政扎实推进。建立健全依法行政制度,制定《2023年商务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编号、发布的“三统一”规定;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抽查,全年派出检查人员50人次,对2家汽车销售公司、3家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备案企业、5家对外劳务企业、15家外商投资企业开展双随机检查;狠抓安全生产行政检查,派出检查组139批次390人次,检查单位754家次,发现隐患1603个,通报属地区镇、街道督促限期整改;检查加油站(点)79家次,查出隐患149个,督促闭环整改125个。安全生产常抓不懈。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党委(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3次、专题讨论1次;开展商贸流通企业安全生产“百团进百万企业千万员工”宣讲活动,依托“海安微商务”微信公众号发布安全知识30余篇;组织商贸企业开展自查,发现隐患2025处,区镇、街道检查发现隐患2354处,整改2354处,合计派出检查组475组次,检查企业2459家次;开展餐饮燃气专项整治,派出检查组12批次37人次,检查单位42家,发现隐患98处。主体责任压紧压实。组织重点商贸单位进行消防安全风险评估,57家加油站(点)全部建立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制度;修编印制《餐饮场所燃气安全手册》5000份,制作餐饮场所燃气安全信息公示牌1800块,商户统一签字承诺并公示,进一步规范餐饮场所安全用气;开展安全生产培训4次,着力解决基层安全检查、处置能力不足等问题。
(七)转作风、提效能,党的建设扎实有力
强基延链聚合力。认真贯彻党的工作机关条例和机关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邀请领导专家学者上专题党课4次;开展全市商务系统迎“七一”主题党建活动,举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以“六共六强”党组织共建行动为契机,第三党支部与南通海关驻海安办事处综合科党支部结对共建,共同打好外贸翻身仗;以“党旗红 商贸兴”书记项目为抓手,联合6大行业党组织共同成立“商务系统党建联盟”,打通机关部门、行业企业互联互通渠道;第二党支部联合文峰等零售行业党组织开展“追寻红色印记、激发‘四敢’动力”主题党日活动,联合批发业党组织开展“军民融合抓发展、军地互动促双拥”党建活动。理论武装不止步。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形成党组书记亲自抓、分管同志具体抓、党组成员协调配合的意识形态工作格局;局党组中心组集体学习10次,交流研讨5次,被表彰为“先进基层党(工)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坚持“五学联动”,开展学习活动12场,党员干部180人次参加学习;依托“商务耕读”青年理论读书班,开展青年干部上讲台业务宣讲活动4次,举办青年干部座谈会2次,收集心得体会32篇。党风廉政不松懈。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利用会议、微信群等进行节前廉洁提醒;持续擦亮“清廉商务360”廉洁文化品牌,紧扣“5·10”思廉日、廉政算账月等关键时间节点,开展党课育廉、实地品廉、算账悟廉、家访话廉等活动;持续开展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聚焦“五围绕五整治”,推进重点工作、问题整改、服务发展;在人事调整的关键时期召开集体谈话会,提要求、明路径、压担子,公务员职级晋升8人次,事业专技人员岗位晋升3人次,年轻干部轮岗交流14人次;修订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手册,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