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商务局紧扣“两稳一促强攻坚”主线(稳外贸、稳外资、提振消费、深化招商引资“四大攻坚”),扎实开展商务经济“四个专项行动”,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1.外资方面。到账责任有力压实。持续深入开展“主平台外资攻坚行动”,将外资到账列入“招商引资月度例会”“双周重点项目过堂会”重点调度内容,建立外资项目到账任务清单,压实进度到天、责任到人,全过程性推进外资到账。存量资源持续挖掘。动态更新2020年以来新设未履约到账企业、未分配利润超500万元企业、有跨境合作意愿企业“三张清单”,出台专项政策鼓励存量企业增资扩股。组织区镇对全市37家未分配利润企业逐个摸排走访,深入挖掘存量资源,上半年推动珀泰蓝、莎特卡、政科金属实现增资到账489万美元。服务企业效能提升。深入开展外资企业大走访活动,召开重点外资企业座谈会,关注企业盈利情况、在建(拟建)项目进展情况,中美贸易摩擦等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征集企业困难诉求和意见建议。牵头协调解决南通晓星二期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收集上报俊峰太阳能、耐查尔西点等4家外资企业融资需求。
2.外贸方面。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多次召开外贸形势分析会、座谈会、培训会,及时制定稳外贸政策措施,市、镇两级分别组建外贸工作专班,点对点挂钩11家重点对美出口企业和全市156家涉美企业,逐个上门,宣传政策,指导企业开展转口贸易。助企措施精准落实。支持汉能达制衣、晓星变压器、欣瑞达纺织等16家重点外贸企业申请贷款贴息,联发纺织、天楹等29家企业申请省自主投保出口信用保险项目资金,齐克庞德、威尔曼等3家企业申请省进口设备贴息;组织200多家外贸企业申请省外贸发展专项资金,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内外联动开拓市场。培育新增海关备案企业147家,万洲胶粘获批海关AEO高级认证。组织96家外贸企业参加137届广交会及境内外各类国际展会100余场次;组织联发纺织、天成蛋业、斯普泰德等5家企业参加省“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鼓励企业充分用好各类政策工具,努力开拓境外新兴市场和内销市场。
3.外经方面。合作平台有效搭建。组织企业参加南通市第二十五届出国劳务招聘会暨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家座谈会、南通市民营企业出海赋能培训、东盟投资与合作交流会等活动,提升对外投资信心,赋能企业走出去。投资潜力有效激发。实时跟踪服务重点意向投资企业,助力企业海外布局。亚威变压器、信之达船舶企业拟在美国、印尼等国家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近5000万美元。截至5月份,我市实现对外直接投资2305万美元,总量南通第一。对外劳务有效拓展。把握与中建(香港)签订劳务合作框架协议契机,抓紧开拓香港等地区高端劳务市场,首批23名劳务人员拟于六月中旬出境。
4.招商引资方面。招商机制更优化。策应南通“1910”招商机制,优化“大招商”机制。在“每周通报、双周过堂、月度推进、即时预审”四项推进机制的基础上,建立项目“揭榜挂帅、综合研判、提级管理、共建共享”等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共收集区镇部门可邀请市领导拜访项目118个,邀请市领导拜访洽谈项目56个、提级管理项目5个,智慧倍增CNC精密加工、司南导航智能设备研发等一批优质项目近期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出台《村级“双招双引”项目财政激励政策》,经过两轮申报,共7个项目达到政策支持要求,涉及资金4万元,有效调动了村级招商的积极性。招商活动更精准。深化开展招商引资“四大攻坚行动”,举办各类招商活动114场次,集中签约项目90个。精心组织海安高质量发展(上海)恳谈会、海安市服务业长三角招商推介会、深圳招商周等境内活动,2个经贸团组赴马来西亚、西班牙等国家开展经贸活动。组织开展区镇招商条线与在外能人挂钩、市级机关部门海中学子与在外校友畅连对接、高校“海安日”等活动,构建多维度项目信息资源库。信息资源更丰富。开展在手项目信息落地攻坚,逐一过堂、专人跟进,激活“沉睡”项目。借力“亲商助企大走访”活动,梳理190家重点企业的上下游重要合作伙伴,组织专业招商人员精准对接。深化拓展央国企合作,跟踪推进上海人民电器、上海航天卫星、中储粮、通用宝石花、中海建供应链金融等重点项目。以两区为主体,持续推动基金招商,先后对接元禾厚望、敦汇资本、毅达资本、中金资本等基金公司,获取深圳戴尔蒙德、广东载诚、九纵智能、苏州申博、芜湖中鼎恒盛、苏州赛迈、瀚思瑞半导体等项目信息。队伍建设更专业。推动两区国有招商公司完善以招商成果为核心的人员管理及绩效考评机制。分级分层分行业开展招商培训,举办招商人员新春实训班,围绕服务业项目承载平台开展现场教学;组织专业招商人员参加低空经济、资本招商,拓展招商人员知识架构;举办招商条线现场交流会,剖析项目招引成功经验,以案说法,通过鲜活案例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实战策略。
5.商贸流通方面。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围绕“大消费”理念,商文旅体融合开展“暖冬消费季”、“焕新消费季”主题活动。举办“海安喊你过大年”、五一车展房展、“跃动商圈”职工文化体育赛事、“寻味海安·探秘江海”文旅达人采风等活动80余场次,联动商圈、重点企业、金融机构开展消费有礼活动,拉动商圈消费超60亿元。以旧换新扩容升级,活动参与门店扩展至397家,落实补贴5500万元,拉动家电、家装、电动车、汽车四类行业直接消费超3亿元。消费场景创新多元。首发经济破局,引导四大商圈积极招引品牌首店,全市现有海安首店超200家、南通首店超30家,喜润城海安首店彩亭日料日均营业额近4万元,万达广场海安首进品牌野海棠日均引流超1200人;格力晶弘空调江苏首发活动,带动高端家电消费增长。“天生热爱,不燃怎YOUNG”“古风市集+ 50万银票优惠券”“high购漫游季”等新型场景集聚商圈人气,形成“商圈竞合、消费共振”的良好局面。商贸主体育新培强。成功招引上海长泰、大生鑫天地、海之珑等项目落地,提升消费品质。建立梯度培育机制,新增月度入库单位27家,培育5亿元以上批发业大企业3家、3000万以上零售大企业1家,为商贸服务业稳定增长提供源头活水。支持茧丝绸企业发展,申请上级资金400余万元。推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规范化管理,新增备案再生资源企业16家。
6.安全维稳方面。全面深化安全生产监管。纵深推进治本攻坚年度任务,深化实化“一件事”全链条治理。组织不合格“灶管阀”专项整治行动,推进餐饮场所“瓶改管、瓶改电”16家。压实主体责任,印发宣传资料3500余份,累计派出检查组59批158人次,检查单位270家次,发现问题隐患722处,扎实履行“督促催告+线索移送”职责,全部做到“闭环”管理。强化单用途预付卡管理。开展送法进商圈活动,提醒消费者防范预付消费风险,向备案发卡企业发布预付卡风险防控工作提示函。健全商务、市监、公安、消费者协会等多部门联合会商机制,分级分类处置预付消费普通纠纷、消费欺诈等情形,通过现场检查、调解、公益诉讼等形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今年以来,联合调处预付消费纠纷603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万余元。扎实推进加油站(点)安全治理。督促加油站(点)常态化使用“江苏加油”APP,推进成品油零售单位购买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组织企业参加南通市加油站(点)安全技能大比武活动并获得团体“优秀组织奖”。组织59家单位进行2024年度成品油零售经营企业线上年度监督检查申报。办理加油站注销、柴油点转让、强村加油站经营资格申请各1家。跟踪拟建加油站工作进展,核查移交非法流动加油线索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