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承办企业、服务站点:
《海安市镇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运营方案》已经海安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海安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12月13日
海安市镇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运营方案
为推进海安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加快推动海安镇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打通“渠道下沉和农产品上行”通道,构建完整的农村电商生态产业链,解决农村买商品难、卖农产品难的问题,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确保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快速稳步推进,提升人民群众对农村信息化红利的获得感和体验感,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和海安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要求,以海安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为支撑,以镇、村为单位,优先整合邮政、供销、乡村便利店、社区团购点等现有资源,搭建镇村服务站,为当地村民提供代买代卖、便民缴费、快递收发、农资服务、金融服务等服务,扩大农村电子商务应用范围,提升电商服务便利化水平,推动公共服务城乡共享。
二、建设目标
建设9个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区镇街道站点面积必须在60平方米左右,建设统一门牌标识、统一背景形象、统一管理制度、统一硬件配置、统一服务功能、统一物流配送的“六统一”模式。深度培育站长运营人员1名,宣传标语和流程图张贴上墙,配置门头、货架等设备,安装配套软件。通过开展触网活动,宣传电商带来的优惠和便利,引导农村群众线下体验、线上下单。
村级电商服务点整合改造,建设145个村级电商服务点,实现村级电商服务点覆盖率70%以上,快递服务建制,村通达率90%以上。村级电商服务点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并配备电脑、门头、路由器、货架等硬件设施,制定并悬挂工作制度、服务内容等,站点由专人负责。
三、农村电子商务站点体系建设与运营
镇级电商服务站制定选址标准,对市域走访摸底,甄选合适建设站点的位置进行建设或提升,提供代买代卖、便民缴费、快递收发、农资服务、金融服务等便民服务,提供线下体验、电商服务和平台推介等功能,为当地群众提供实时发布企业招聘、就业创业及优惠政策等信息;制定站点合作机制,与站点达成相关合作协议,制定站点运营方案;根据站点建设进度购置设施设备;对站点人员提供深度培训后正式对外运营;后期提供站点维护、人员辅导、信息分享、技术支持,提炼宣传。一是向村民宣传服务站的各项功能、电子商务行业相关资讯,提供农村电子商务普及培训,培育农民网上购物、农产品网络销售等习惯;二是帮助村民网上购物,收集当地特色农产品;三是为村民提供代买代卖、便民缴费、快递收发、农资服务、金融服务等服务;四是宣传组织当地青年参加创业培训、交流、营造氛围,培育人才。
加强与电子商务、金融保险、移动支付、就业引导等资源对接,将此类服务嫁接到站点,促使站点具备代买代卖、物流服务、生活服务等功能,增强服务站点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一)建设流程
普查:针对海安市现有的镇村网点进行普查,尽可能整合邮政、供销、乡村便利店、社区团购点等现有资源。
规划、考察:规划考察站点路线图,与当地村干部沟通后带资料拜访,进行实地考察。主要考察内容:站点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网络情况、候选站长的电商知识接受认知情况等。
交流沟通:与目标站长沟通,达成合作意向,签订协议,并调研合适服务站信息。
申请与登记:与目标站长沟通,达成合作意向,备选站长填写《海安市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申请登记表》,并拍摄该站点远距离外观、内部照片各三张。
评估与合作:根据站点申请登记表,进行评估,评估合格后正式签订协议。
店装与设施:审核通过后对该服务站进行装修,并为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
培训与上岗:对服务站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合格后确定为临时站长,考核合格后最终确定为正式站长,并开业运营。
(二)建设要求
1.站点选址
站点优先依托基础条件良好的网商店铺、邮政快递服务网点、农村淘宝服务站、供销E家服务站进行建设。站点应位于区镇、行政村的中心位置,周边人口集聚,邻近主要道路,便于快递收发和群众到访。有上规模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可考虑站点、基地共建。
2.场地面积
区镇级电商服务站点使用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村级电商服务站点使用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具备代买代卖、便民缴费、快递收发、农资服务、金融服务等服务功能。
3.软硬件标准
软件标准:宽带接通,有无线WIFI;站点运营管理系统;商务部智慧乡村管理系统;
硬件标准:含1套标准化电商服务站点标识;2套农产品展示和收发快递货架;电脑、无线路由器、货架设施设备;入驻快递及收费标准;站点管理制度和站长职责;工作台账。
4.站点服务功能
政策宣传:利用村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分布广泛、深入群众的优势,向周边居民宣传电子商务的各项政策、服务站优势、电商培训资讯、电子商务相关行业资讯、网络安全等知识,培养居民网上购物、产品网上销售、网上购买服务等习惯。
代买代卖:为不会上网的农村群众代买农资农具、生产生活用品,收购村民(重点是脱贫户)的农特产品通过网店销售出去。解决农村物资单一和农产品无销路问题,为农村居民提供城市居民一样的网购网销环境。
代收代缴:各区镇、村地区特色农产品的收集地,统一代收村民种植的农产品,从服务站点发往各地,助力农产品上行,为周边村民提供互联网收款、充值缴费等服务。
快递收发:为上下行物流快递包裹提供乡村代收代发等服务。
物流仓储:承担农村物流网络接驳功能,提供物流仓储服务。
金融服务:与银行合作,为村民提供便民支付、小额取款、小额信贷、理财保险咨询等金融服务。
便民服务:为村民提供代订车票、飞机票,预订酒店等服务。
社区团购:作为社区团购平台自提点,为附近村民提供社区团购平台活动宣传、平台代下单、提货等服务,进一步挖掘农村群体消费需求。
(三)运营要求
对站点进行管理运营,建立站点运营、站点考核、站点淘汰等标准化管理制度,组织对站长进行培训和运营指导,为周边村民提供政策宣传、代购代销、代收代缴、快递收发、物流仓储、金融服务、便民服务等电商服务,站长服务热情、操作熟练,具备一定的持续运营能力。
(四)站点从业人员要求
1.充分认同海安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有强烈意愿加入海安市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并接受相应培训与管理;
2.为人诚信,服务态度良好,在当地有较好口碑及人际关系;
3.年龄在18-55岁之间;
4.熟悉当地农户及农产品情况,原则上为本区镇、村常住居民(优先考虑返乡创业青年、大学生);
5.具备一定沟通协调能力,且能够简单的操作使用电脑(会使用智能手机、开通微信和支付宝的优先选择);
6.营业时间充裕,随时能满足所辖区域村民服务需求,一年内无外出务工计划;
7.通过培训后可以熟练掌握相应服务技能;
8.具备以上条件的脱贫户优先考虑。
(五)物流服务要求
镇、村物流网点建设。镇级物流配送站点仓储面积要在60平米以上,村级物流网点在30平方米以上,配置各类包裹货架,专人管理,服务热情大方。以市级物流配送中心为龙头,以镇、村电商综合服务站点为支撑,完善农村物流末端网络建设,将网购商品及时配送到镇、村,将农产品及时运回分拨中心,发往全国各地。
1.配置物流(快递)专用设备配件、单据打印机等硬件设备。
2.实现仓储运营、日常管理、系统维护、订单录入及安全管理。
3.为全市所建设的电商服务站点开通专用物流配送线路,满足电商服务站物流网点100%全覆盖;固定时间从分拨中心发车,按时到达村级服务点并定时往返,物流运输车辆定点停靠;从市级物流配送中心到村级网点的物流配送完成“次日达”;最大限度提升社会物流的利用效率,达到有效降低快递物流成本,上行物流快递价格不高于同区域主流电商平台价格。
(六)持续运营措施
1.统一运营管理
依托市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全面统筹清点全市站点运营情况,负责各级电商服务站点的基础运营督导、资源嫁接、数据分析、培训、活动开展、末位淘汰机制实施等工作;全面统筹规划管理各级站点,制定站点动态运营管理制度,建立站点运营、站点考核、站点淘汰等标准。
为确保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点管理中心能够及时获取产品上行记录、村民电商消费记录,掌握农村电商发展情况,对站点进行高效管理,需要制定村级服务站点相关管理制度,依托市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立1套站点运营管理系统,记录站点服务数据,对各个服务站点进行统一管理。
制定“海安市农村电商服务站点服务职责”制度,各站点要严格按照制度和服务职责开展各项服务,后续将按照管理制度开展对站点和站点运营人员的监督、考核。
上岗前集中培训,站点管理中心在站点启用前安排对站长的统一培训,主要培训站点的服务职责、后台管理系统使用、代购代销网络操作等,确保站长能够独立、流畅的开展相关服务。
制定台账制度,每件收发快递的内容物、(收)发件人信息,每笔代缴、代买代卖等都要建立详细的台账并在站点管理系统后台填报。
站长每月向站点管理中心汇报服务台账,站点管理中心汇总并对当月情况进行通报。
制定跟踪扶持制度、末位淘汰机制,对用户投诉较多、业务开展较差的站点进行跟踪整改,对不配合整改、长期怠慢服务的给予相应的处罚直至撤牌,对服务开展情况较好的站点进行适当的奖补,提高站长的服务积极性。
2.进行培训指导
通过不定期的巡查指导以及定期举办的站点负责人专题运营培训,提升站点负责人的电商管理系统实操能力以及农产品经营和销售能力,进一步提升站点综合运营实力。结合站点叠加业务,开展站点技能实操、站点运营管理、农产品上行服务的专题培训,提升站长服务能力。
不定期巡查指导:市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对服务站人员不定期通过电话、微信、实地走访等方式,对站点开展巡查指导工作,严格检查监督站点运营管理情况,确保站点正常经营。中心根据每个站点的巡查情况提出针对性指导意见,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合理、可落地的意见,督促站长负责人每日按时填报站点月报,现场面对面指导站长如何操作站点运营管理系统,就站点农产品销售情况提出指导性意见,指导站长如何利用就当地农产品优势开展业务,争取有效运营管理电商服务站点。
专题运营培训:依托市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定期举办站点负责人专题运营培训,加强站点经营人员电商管理系统操作能力,帮助站点负责人筛选适合在网上销售的产品,进行网上创业,从产品的设计,包装,网店装修,营销推广等一整体赋能运营,具备网上创业的能力,带动当地农产品的上行销售。
3.做好数据上报
针对农村电商站点建设以及数据上报要求,做好站点数据上报工作。公共服务中心运营管理人员能够定期查看各服务站点运营情况,尤其是各服务站点的代购代销金额数量,评估各站点的运营服务能力。根据运营数据对各服务站点提供指导服务,并建立末位淘汰机制,针对运营情况欠佳的服务站点灵活解除合约。
4.提升站点收益
政策扶持:免费为服务站(点)提供基础设备;站长免费享受市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提供的岗前培训,开店运营指导。
业务提成:依据当地实际,开展网上代购,代收发快递,各项便民服务(代缴话费,水电费,宽带费等),农村金融服务,火车票、飞机票预订以及酒店预订,就诊预约,本地资讯,人才信息等服务,享有相应业务服务提成;探索导入社区团购、农产经纪等服务,提升站点收益。
上行收益:依托站点,整合当地特色农产品,通过服务中心的产品整合、网络资源整合、分销系统开发、直播带货等电商上行销售服务,为村民提供“一件代发”、产品分销等增值服务,实现农特产品网络销售,在家门口创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