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务服务中心于2015年8月迁址并更名,目前进驻部门(单位)56个,进驻中介服务机构20家,进驻公共服务机构1家,进驻事项597项,设置窗口214个,窗口工作人员240名,形成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便民服务三大服务平台。作为政府的窗口部门,为民服务的主阵地,中心通过以下几项措施,推进政务公开,实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公开。中心以搬迁改造为契机,大量采用电子信息化系统,对进驻中心办理的597项行政许可和服务项目,通过触摸查询打印机、中心网站等方式,对办理部门、申请条件、申报材料、办理时限、收费依据、咨询投诉等实行全面公示公开,真正做到“清单之外无审批,平台之外无办理”,提高了服务公信度,维护了群众知情权。
(二)推进行政审批运行公开。中心不断推进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研发三级政务服务电子平台,实现三级政务服务电子平台与县行权系统事项同源、办件共享,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与行政权力网的有机融合,采用摄像和采音系统实时监控窗口办件情况,做到与网上监察系统的的实时对接,办件过程实时监控,全面实现阳光运行。
(三)推进门户网站建设使用。严格按照信息公开工作要求,对发布在县政府网站的信息进行保密审查。进一步完善门户网站的内容,加强了对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人事信息、便民措施等信息的公开。通过门户网站加强与群众互动,通过电信局对窗口办件进行第三方满意度回访,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今年7月份组织对县人大代表提案和政协委员建议进行上门答复,满意率为100%,7月份主要负责人走进《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对中心搬迁一年来的变化、相关“便民惠企”举措、为民办实事等情况作了介绍,同时对场外听众的热线电话给予细致的解答。
二、下阶段工作思路
1.统筹协调,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服务。围绕系统融合、信息共享,积极探索“互联网+政务”新模式,构建政务服务“一张网”体系,实现信息互联互通。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实现信息公开,依托江苏政务服务“一张网”,开展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反馈、网上查询、网上预约等智能化服务。积极调动窗口工作人员“立说立行、马上就办”的工作热情,引导窗口人员用心、用情、真诚服务,让群众感受到亲切温馨的政务服务环境。
2.便民利民,深化全县三级便民服务体系。继续推进三级政务服务电子平台软件系统开发,实现上下贯通、县镇联动;推进分中心和区镇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观摩会等方式,规范服务标准、明确服务清单;按照便民利民的原则,将与群众息息相关的非审批类的便民惠企服务(如商品房测绘报告总登记前备案、商品房购买合同变更备案、工业厂房测绘报告审批等)事项集中到中心办理,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