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行政审批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来源: 海安市行政审批局 发布时间:2023-08-09 10:46 累计次数: 字体:[ ]

今年上半年,政务服务大厅累计受理办件120.42万件,自助办件10.3万件,新增企业1948户;公共资源交易大厅进场交易项目301宗,交易额16.46亿元,其中工程和政府采购项目节约资金2.34亿元,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项目增值53.95万元。

一、围绕政务服务改革统筹推进,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1.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成效,对标对表先进地区经验,积极申报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公共资源交易开评标现场见证服务成功入选。印发《海安市行政审批中介网上超市运行管理规则(试行)》,梳理形成我市涉审中介政务服务事项44项,涉及10个部门43个中介事项。推进中介机构入驻110家,成交125笔。持续推动高频事项异地通办,与山东、陕西等5省9地开展跨域通办个性化合作,今年来共办理跨域户口迁移、异地提取住房公积金等事项逾50万件,解决群众“多地跑”“折返跑”。积极做好创新案例的培育宣传,《我和群众换角色 便民服务增体验》在《江苏政务服务管理通讯》中刊发,被省政府办公厅《每日要情》报道推介。

2.持续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创新推行证照“套餐办”改革,实现证照办理“一趟清”。选取办事频率高、企业群众整合办理意愿强的超市、餐饮店、健身房、烘焙店、书店等13个事项进行“菜单”式办理,实现行业准入准营事项“套餐办”,该项便利化新举措获得了南通市肯定。通过“海安政务服务公众号”将政务服务高频事项,群众关注度高的事项进行颗粒化梳理,图文并茂对外宣传,让群众知办、会办、能办,目前已上线宣传8篇。设置“办不成事”窗口,安排专人负责投诉处理工作,提供兜底服务,解决企业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事项和复杂问题。

3.持续推进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出台《市政府关于推进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加快建设现代政务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做好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场所更名工作;建立健全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投诉处理、帮办代办、预约服务、上门服务、政务服务“好差评”等服务规范和管理制度,推进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大厅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指导经济发达镇做好改革与发展评估工作,做好江苏政务服务网增设高新区四个街道政务服务用户端和事项的认领维护工作,实现我市区镇、街道、村(社区)线上服务全覆盖。组织召开市直管理部门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区镇座谈会,全力推进垂管单位服务事项及“水电气”等公共服务事项进驻各级政务大厅,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务服务“一站式”水平。

二、围绕工程建设领域靠前发力,助推项目建设“加速度”

1.做深做实项目服务。建立重大项目信息服务卡制度,主动对接建设单位,超前介入环评编制,对市级以上重大项目实施“点对点”服务。探索推进入园建设项目环评改革,开展告知承诺,简化报告书类建设项目编制内容,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作为磁性材料产业链集群培育牵头单位,常态化推进磁性材料产业集群培育,带领企业走进中科院宁波所,为企业把脉问诊、寻求突破发展的瓶颈、制约。今年上半年,共完成项目立项243个、节能审查3个、环评审批30个。通过预审项目75个,其中新增用地项目30个、租赁厂房项目28个、自有厂房项目17个。

2.提升项目报建质效。制定《海安市工程建设项目桩基工程先行办理施工许可实施意见》,全面推行桩基先行,上半年为9个项目颁发“桩基工程施工许可证”,平均缩短2个月的开工前准备时间,有效降低企业资金和时间成本。持续推进“分期竣工验收”改革试点工作,加强项目推进的横向延伸服务,提前介入项目前期要素,精准开展前期协调服务,促进项目早日完成竣工,满足企业提高产能、早一步抢占市场的需求。上半年办理施工许可109件、竣工备案113件、人防许可22件,归集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合同272个。

3.做好项目建设代办帮办工作。制定全市代办帮办工作要点,定期组织各区镇项目服务代办员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专题培训,提升代办帮办服务能力。做好项目服务代办帮办跟踪服务工作,以考促进、以考促优,提升项目代办质效。目前,全市各区镇共拥有各条战线上代办人员258人。今年上半年,我市新开工重点项目68个(省级重点项目4个、市级重点项目15个、县级重点项目49个),共408个代办环节,其他建设项目代办帮办服务数量共110项。

三、围绕资源交易公平公正主动靠前,力促资源交易服务提质增效

1.创新服务方式。通过科学合理安排开评标场地,党员干部带头周末加班加点,为重大项目招标工作抢出“黄金时段”,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共完成140个项目招投标工作。严格落实惠企政策,免收政府采购投标保证金、建设工程交易服务费、无不良记录中小企业履约保证金、招标文件工本费,推行电子保函、价格扣除评审优惠政策,助力中小企业“投标成本更低、中标份额更高、发展动力更足”。上半年,及时退还工程履约保证金2418.31万元、免收120个建设工程项目交易服务费74.20万元,54家中小企业享受价格扣除等优惠政策并获成交,累计免收履约保证金2040.07万元,保函担保金额占38.68 %,累计帮助企业节约资金占用成本3.66亿元,“不见面”“电子化”交易率达100%。

2.优化交易管理。以省招标投标条例出台为契机,强化供给侧改革,优化招标文件模板,以招标文件的规范化推进我市工程招投标的精细化。率先在南通地区推行“公共资源交易+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实现数字人民币多场景应用、多维度覆盖,目前已开通100多个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5户对公钱包,完成了130笔数币收付。全面推广价格单因素评审项目使用智能辅助评标,21个项目实现评标全程智能化、客观评审标准化、数据分析精准化。远程异地项目全面使用长三角远程异地评标协调系统,多地合作让评标过程更加公平、公正,保障了评审结果的透明度、准确性。

3.深化交易监管。推行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随机抽取120个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检查,发现的 19个问题已通报相关责任单位整改到位。及时处理项目举报投诉,受理工程建设项目投诉事项5件,严格落实限时办结制,办结率达100%。开展区镇公共资源交易“传帮带”,检查交易项目240个,发现存在问题的项目20个。常态化开展履约约谈,约谈14家次履职不力市场主体。全面推行限额交易全部门、全领域、全覆盖,1-6 月份,限额以下交易系统平台完成交易1562个,成交金额 34857.07万元;海安商城成交 24768,成交金额 11316.0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