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市行政审批局2021年工作总结
来源: 海安市行政审批局 发布时间:2022-03-30 10:31 累计次数: 字体:[ ]

(一)持续深化改革,着力强化审批服务能力

1.积极推进两区赋权工作,审批服务再延伸。对开发区、高新区开展赋权,依照法定程序赋予两区立项、环评类共9项市级经济管理权限,让“区内事项区内办”。加强跟踪指导,强化业务培训,对两区工作人员开展“一对一辅导、面对面解惑”,提高承办能力,让政务服务延伸到家门口。

2.纵深推进“一件事”改革,部门联动再强化。以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为出发点,打破部门界限,注重整体联动,实现集成服务,做到一次性提交一套材料,变过去企业群众到不同部门“办几件事”为全链条办成“一件事”,编制出台60个“一件事”标准化服务指南。

3.加快推进“跨省通办”工作,便民服务再深入。力促与山东省惠民县行政审批局签订“跨省通办”合作框架协议,以“标准统一、远程办理、协同联动”为准则,采取“线上线下申报指导、异地帮办代办服务、审批结果快递送达”的通办模式,为两地企业和群众提供“异地办”“就近办”政务服务。首批合作聚焦改善民生、助力惠企、推动个人服务和企业生产经营等20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通过“收受分离”模式,优化“多地联办”,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坚持项目为先,持续集聚高质量发展动能

1.完善预审办法,突出项目投入产出效率。修订完善项目审核办法,在供地标准、投资强度、亩均税收等方面强化项目预审工作,推动项目高质量落户。积极探索项目建设审批过程中的污染物总量、能源消耗等瓶颈矛盾的化解途径,实施先期介入、容缺审批服务。

2.深化制度改革,服务项目施好策、发好力。加强审管对接,持续提升工改系统的有效应用,探索工程建设项目现场联合验收,实现工程领域审批事项审管联动。开展区域评估,对不同事项进行联合评估,形成“多评合一”或“多规合一”。对符合“拿地即开工”审批条件的项目,第一时间安排代办员进行“一对一”上门服务,协助准备审批材料,确保项目如期开工。

3.注重精准服务,落实代办帮办全力办。积极开展“容缺受理”审批服务,发挥代办帮办超前服务、全流程服务优势,在规定期限内协助补全缺少的材料,为项目获批赢得时间。

(三)优化服务环境,不断提高企业群众满意度

1.企业开办半日结常态化。导办服务再升级。开辟“企业登记自助服务区”,由自助区配备的专职工作人员和银行代办人员、乡镇代办人员组成导办代办服务队,为企业群众提供“一对一”取号填表、咨询解答和企业登记免费导办代办服务。全链通办再优化。深入推行企业名称网上核准、营业执照“全链通办”,开展个体证照自助办理、一照多址多业登记等优化措施,着力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助力企业开办“半天速成”。政银合作再扩容。联合农村商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多家商业银行开展政银合作新模式,拓宽企业登记办理渠道。将公章刻制、发票申领、社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纳入银行网点免费代办服务,让老百姓就近享受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

2.政务服务便利化。推进电子营业执照互信共享。采取分批实施、重点突破的方式,率先实现电子营业执照在商品预售房许可和户外广告审批事项中的应用。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率先在南通开展企业登记档案自助查询改革试点工作,让企业足不出户便能获取登记信息。推进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全市政务服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运行,建成标准统一、运行高效、上下联动、服务一体的市、镇(街)、村(居)三级全覆盖的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积极推动政务服务向镇(街)、村(居)网点延伸,推动更多民生事项向基层下沉,通过设置无差别受理窗口、设立自助服务机等方式,实现“就进可办”“多点可办”。推进企业注销便利化改革。企业申请营业执照注销登记、税务注销登记、社保注销登记、商务备案注销、海关注销,可通过“一网登录、一次认证、一键预约、一网共享、同步办理、信息反馈”的方式,享受网上一站式注销服务。

3.为民服务精细化。设专区。聚焦不动产登记排队长、秩序混乱,优化大厅布局,整合办事环节、加强协调配合,设置“不动产登记”综窗,实行二手房交易“一窗受理、分类流转、有序办理、一站办结”的“一条龙”服务。优服务。持续提升政务服务大厅适老化程度,增设“老年人专座”,配齐基础设施,全面开展专人咨询引导、协助填表等便利化服务。重实效。积极主动与创能电气科技(南通)有限公司、券商、区镇工作人员对接联系,有序推进企业上市工作进展,排除经营障碍,完成公司上市目标。

(四)积极创新创优,努力提升资源交易效能

1.优化交易模式。全面推广“不见面”交易方式,率先在南通市采用电子保函,增加投标保证金缴纳方式,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供应商线上即可参与交易竞争,预计每年可节约交通住宿、制作纸质标书等成本数百万元,真正实现从“以场所服务为核心”向“以电子化交易平台为核心”的转变。

2.创新交易管理。建设市限额以下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监管平台,构建“零起点交易、全覆盖品目、一体化监管”的海安公共资源交易“新样本”。对招标代理机构实行动态备案,全面放开招标代理市场,对25家招标代理机构完成备案工作。常态化做好招标文件的备案,共完成432件文件备案,提出相关问题建议28个。开展标后评估工作,对254个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文件、项目评审情况进行重点抽查,发现的75个问题已经通报整改。

3.创优服务方式。牵头制定《海安市区镇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推广区镇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电子化交易。深入开展重大项目精准服务,加强与项目建设单位的协调沟通,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开展“一对一”指导,为各方交易主体带来规范、阳光、高效的交易体验尽职尽力。

二、为民办实事完成情况

今年以来,市行政审批局紧紧围绕“开展政务服务提升年行动,常态化开展综合窗口便利化服务”这一民生实事工程工作目标,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提升工作质效。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抓手,成功举办全市第二届政务服务知识竞赛,选派3人参加南通市级比赛,获团体二等奖,两名队员分别获得个人一等奖和三等奖,充分展现了我市政务服务人员的过硬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狠抓落实,提升服务效能,开展精准赋权,赋予两区9项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实现“区内事项区内办”。推进市镇村三级政务大厅标准化、适老化建设,着力提升为民服务质量。开辟“企业登记自助服务区”,建立企业开办“一窗收件、一窗出件、一窗反馈”的工作模式,企业开办全流程半天内办结率达90%以上。推进高频事项“一件事”改革,先后实施4批“一件事”改革,发布60个“一件事”标准化指南,推动更多事项“跑一窗,全办成”。实施防雷装置检测、公章刻制政府“买单”,减轻企业负担,累计为企业减少成本约284万元。政务服务提升年开展以来,群众政务服务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平均满意度攀升至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