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医者,他不忘初心、兢兢业业,始终将群众生命健康挂在心间;作为政协委员,他立足本职,发挥专业特长,为全市中医药事业发展贡献政协力量。他就是市第十五届政协委员朱时林。
一大早,朱时林就来到病房里,询问病人的感受和需求,并向主治医师了解病情和治疗进度。早晨到临床一线巡视,已经成为他坚持数十年的习惯。医务人员许久玲对此很有感触:“朱书记每天都坚持抽出时间到急诊、门诊了解病人的情况,并细心地指出我们工作中的不足之处,给出针对性建议。”
除了中医院的本职工作,朱时林还时刻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自担任政协委员以来,朱时林坚持深入调研,主动思考,认真建言,撰写了《关于“市政府国有企业组建三产服务业,提供就业机会,提升经济稳步运行”的建议》。该建议聚焦全市政府、机关、学校、医院以及各住宅小区的物业、安保、护理护工等方面服务,提倡由国有企业组建三产服务业,以此保障服务质量,减少合同纠纷,减少各单位、各部门内部招标、内部管理的压力。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迅速组建一支拉得出、打得响的保障队伍,在全市内实现人员随机调配、实施资源共享,减少成本支出。针对提出的建议,朱时林积极走访调研,密切联系群众,主动协调配合政府部门相关工作,促进国有企业组建三产服务业的事项完善,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的一年,朱时林对基层中医药人才分布与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水平不均衡的问题,已经拟好了建议,提出多条措施,包括加强管理与技术帮扶、建设星级中医馆、打造中医药人才队伍、强化中医治未病能力、提高信息化建设能力等。展望未来,他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更好地履行政协委员的职责。做好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争取更大的成绩,做一个群众信任、满意、放心、称职的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