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儿女婿都在外地上班,我现在年级也大了,平时去医院看个病真的成了难题,现在好了,感谢政府、感谢社区,把陪诊服务送到身边,让我们老年人感到很暖心,子女也放心!”提起社区的陪诊服务,杨老爹连连称赞。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海安街道旺池社区针对独居、空巢、沟通困难的老年人独自就医难题,持续多年开展“医路相伴 暖在池中”志愿陪诊服务,真正让老年人有诊有依靠。
在东港国际小区红色驿站、盛世名门小区邻里中心等居民活动场所的宣传栏上,老年人陪诊服务流程清晰可见:预约服务、陪诊前准备、就诊协助、就医后回访……这一标准化服务模式赢得了居民的广泛好评。社区组建起的“就医陪伴小分队”,志愿者们化身贴心“陪诊员”,从预约挂号、搀扶引导,到协助沟通病情、记录医嘱,全程提供细致服务。78岁独居的徐奶奶在宝妈志愿者小张陪同下,顺利完成季度复查。小张不仅帮忙操作自助机取报告,还将医生叮嘱的5条注意事项用大号字体打印成清单,回来后再耐心讲给徐奶奶听。“有小张在,我去医院心里踏实多了,就像自家孩子陪着一样。”徐奶奶的感慨,道出了许多居民的心声。如今,社区还与周边医院共建“绿色陪诊通道”,通过提前对接、专人协调,减少老人候诊时间,让就医更加顺畅。
“王大爷,最近血压怎么样?这是新到的健康手册,您照着上面的食谱试试?”每周三上午,社区网格员和志愿者都会带着血压仪、健康手册,走进高龄老人和慢性病患者的家中,开展“健康敲门”行动。他们不仅为老人测量血压、血糖,提供健康咨询、用药指导等服务,建立健康档案,动态跟踪老人的身体状况。还细心观察老人的生活状态——看到独居的刘阿姨家灯泡坏了,顺手帮忙更换;发现李爷爷最近情绪低落,便坐下来陪他聊聊家常;针对行动不便的居民,志愿者还会代购常用药品、预约卫生室医生上门……这一声声敲门,敲开的不仅是家门,更是社区与居民心与心的连接,让健康关怀如春雨般浸润每个角落。
为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需求,旺池社区积极探索“医养结合 多方参与”的服务模式,通过整合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公益组织等社会资源,推出涵盖健康管理、居家照护、安全防护、精神关怀等多元化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站每月开展1次免费体检和健康讲座,居家养老中心每周提供2次上门服务,包括康复护理、助浴服务、代购代办等,并引入智能手环、一键呼叫器等健康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心率、血压等数据,遇紧急情况可自动报警,确保独居老人安全。公益组织、爱心企业定期为困难老人送上米面油、保暖衣物等慰问礼包,并提供心理疏导、法律援助、送餐服务等暖心帮扶。今年以来,社区养老服务已覆盖89%的高龄独居老人,累计服务时长超160小时,居民满意度连续两年保持98%以上,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从陪诊就医到健康关怀,从生活帮扶到情感慰藉,我们不仅要当老人的‘临时家属’,更要成为他们的健康管家。”旺池社区党总支书记吴蓓蓓介绍,下一步社区将开通“三方联动热线”,为志愿者、老年人及其常年在外的子女共同搭建顺畅的沟通渠道——陪老人唠唠家常、聊聊琐事,帮他们化解孤独感,让老人们真切感受到:社区不仅有周到的服务,更有像家一样的温暖与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