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家庭医生的范畴
答:现阶段家庭医生主要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注册全科医生(含助理全科医生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以及具备能力的乡镇卫生院医师和乡村医生等。目前海安市家庭医生以乡村医生为主体,镇级医生为补充、市级专科医生为支撑。
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概念
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通过家庭医生与辖区居民建立稳固的契约服务关系,使家庭医生成为居民的首诊医生,群众的所有健康问题都可以交由家庭医生及其团队负责,家庭医生可以为签约居民提供疾病预防、健康管理、基本医疗、预约转诊、病伤康复等全过程、全方位的健康服务。签约服务,不仅仅是对服务对象的承诺,更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方式的转变,让服务对象主动参与健康互动,由原来的被动服务模式变为共同参与模式。
三、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任务
答:一是与居民建立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二是向居民提供综合、连续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三是帮助居民获得签约服务带来的便利和优惠,提高居民获得感。
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要内容
答: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基层签约的服务内容,健康管理理念贯穿服务始终。签约团队以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从保基本、促公平角度,综合运用适宜技术,提供防、治、康、护、养等服务。签约服务内容根据选择的服务包类型,一般包括: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服务、中医药服务、便民服务、惠民服务、信息化服务等。
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如何付费
答:一般按年收取签约服务费。目前海安市签约的基础包主要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内容,签约费用由基本公卫项目经费负担,不向居民收费;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计生特殊家庭、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签约费用由市、镇财政负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0-6岁儿童、孕产妇个性化签约服务包根据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优惠后收取一定的签约费用。
六、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建立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符合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方向,符合人民群众的期盼。英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家庭医生制度已经开展五六十年了,与他们相比,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在我国开展的时间很短,目前,群众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感受还不深,获得感还不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老百姓从不认识,到通过媒体宣传逐渐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只有接受了,签约了,才能逐渐体味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好处,甚至再也离不开家庭医生。所以,在起步阶段,我们首先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逐步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等于一定要上门服务
答:现阶段,海安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组建服务团队的形式为群众提供服务,不能仅从字面上理解,认为家庭医生就是自家的医生,必须要事事上门、随叫随到。现有家庭医生团队数量不足,只能优先向重点人群提供服务。重点人群包括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人群,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农村贫困人口、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在此基础上,逐步向全人群推开。
八、家庭医生点单式签约服务模式简介
答:海安市雅周中心卫生院2018年被省卫生计生委确定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创新试点单位。根据《江苏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库(2017版)》,结合实际,从不同人群普遍关注的健康问题入手,推出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颈椎病诊治、居家护理、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健康管理等8个可供直观选择的签约服务“菜单”,并给予价格优惠,从而更好满足签约居民多样化服务需求。服务对象可根据自身健康需要,自主选择,在雅周中心卫生院或所在村卫生室,与相关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进行“点单式”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按协议要求提供优质服务,确保签而有约,努力当好签约群众的健康“守门人”,不断提升老百姓对基层医改的获得感。
九、基层首诊式签约
答:通过签约服务,建立居民与家庭医生的首诊签约责任关系,居民一旦与家庭医生签约,其健康管理、档案建立、疾病诊疗、转诊预约、康复随访、费用控制等均由家庭医生负责,并可享受政策优惠。
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基本医疗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约的区别
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由海安市卫生计生委牵头组织实施,对签约对象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提供长期签约式照顾,并将个人与家庭健康照顾融为一体。基本医疗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约由市人社局医保中心牵头组织实施,参保人员自主选择一家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一家乡镇医疗机构作为其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并与其签约,方可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