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市委书记于立忠带队赴基层开展调研。市委副书记、副市长杨善彤,副市长周平,农业农村局、水利局、发改委、财政局、住建局、文广旅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局、高新区、大公镇、白甸镇、南莫镇等部门和区镇负责人参加活动。
于立忠一行实地调研了白甸镇刘季村、南莫镇林庙村、高新区德兴村等地,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走访等形式,详细了解了各村在人居环境、乡村振兴、特色打造、村庄规划等方面的情况。
刘季村水网密布、河道纵横,是典型的里下河水乡。近年来,刘季村坚持农工商齐头并进,规模化开展无花果、秋葵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同时打造了幸福刘季西塘河生态风光带,2023年,刘季村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乡村振兴示范培育村。于立忠实地察看了西塘河生态河道项目、特色农产品展示馆等处,并对该村打造特色水乡的做法给予肯定。他强调,要继续做好“水文章”,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在林庙村,于立忠参观了千亩藕塘、明苑生态休闲农庄。目前,林庙村千亩藕塘种植有大地红、飘花、巨无霸等8个品种,年出口日本等地超100吨,年销售额近800万元,净利润150多万元,受益农户300多户。于立忠要求,村两委继续做好藕塘的分区规划,做到观赏性与经济性和谐统一。要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周边旅游环境,推动农旅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德兴村积极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以龙湖山庄农庄、桃园、万亩良田为链条,打造农旅产业链,探索形成了一批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和精品线路。于立忠强调,德兴村要着眼于提升土地效益,因地制宜,积极培育特色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等新业态,进一步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要扎实做好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动员村民主动参与环境保护中来,激发乡村治理内生动力。
在调研过程中,于立忠指出,里下河地区特色鲜明,有其独特的地域风貌,希望各村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走好差异化发展之路,进一步因势利导打好“特色牌”,变资源优势为产业和品牌优势,形成特色主导产业。要贯彻落实好“百千工程”目标要求,加快建设具有海安特色的和美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认真分析水系特点,坚持科学规划,持续加强水利工程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里下河高标准农田建设。要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做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大文章。要依托村镇本土产业优势,切实抓好农旅、文旅深度融合,利用自身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加快发展,让绿水青山转变成金山银山。要抓好抓实村庄规划,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统筹利用各类资源,补齐乡村发展短板,助力乡村振兴。要进一步加快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提升防汛抗旱减灾能力,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顾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