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K12380210/2023-01525 分类: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宏观经济    通知
发布机构: 市委办 文号: 海委发〔2023〕6号
成文日期: 2023-03-03 发布日期: 2023-03-23 有效性: 有效
名称: 中共海安市委关于贯彻落实“让干部敢为、 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重要要求进一步增强干事创业活力的意见
中共海安市委关于贯彻落实“让干部敢为、 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重要要求进一步增强干事创业活力的意见
来源: 市委办 发布时间:2023-03-23 累计次数: 字体:[ ]

中共海安市委关于贯彻落实“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重要要求进一步增强干事创业

活力的意见

(2023年3月3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省委和南通市委多次就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支持和鼓励“四敢”提出明确要求。当前,海安正紧紧围绕“枢纽海安 科创新城”战略定位,致力打造“五个海安”、奋力建设“五个强市”,必须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落实“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重要要求,进一步增强全市上下干事创业活力,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海安新实践。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牢固树立“崇尚实干、注重实绩”鲜明导向,让“敢为”成为广大干部内在自觉

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强化选人用人正确导向,更加注重以实绩论英雄、凭能力用干部,不断弘扬“见第一就争、见奖杯就夺、见红旗就扛”的精气神,让敢为善为、奋发有为成为海安干部队伍的最鲜明特质。

突出政治引领,增强“敢为”的定力。始终把政治标准贯穿干部“选育管用”全过程各方面,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即将开展的党内主题教育,引导各级干部更加自觉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领航,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时时对标对表、事事紧跟紧随,持续开展政治理论“四学”活动,始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海安各项事业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党中央、省委和南通市委决策部署在海安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同时以“探路者”姿态先行先试,在顶层设计大框架内勇闯新路,在创造性落实中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强化能力建设,提升“敢为”的底气。持续推进“领导干部能力建设提升年”活动,实施百名“一把手”提能工程,加强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训练,强化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持续办好“海陵大学堂”,实施专业部门、专业园区、专业领域攻坚能力提升“三大行动”,建立完善干部在斗争一线磨砺、在复杂环境成长、凭实干实绩选拔的培养链条,增强“八项本领”、提高“七种能力”。抓好后继有人根本大计,深入实施“天天向上”年轻干部培养工程、定制村干“逐梦计划”,持续公开选调优秀青年人才,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引导年轻干部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打造在现代化新征程中冲锋在前、建功立业的生力军。

完善激励保障,鼓足“敢为”的干劲。坚持事业为上、依事择人、人岗相适,选好用好各年龄段干部,更大程度发挥退出领导岗位干部积极性,以正确用人导向凝聚干事创业合力。推行干部政治表现记实制度,将干部“敢为”的现实表现纳入记实,作为评价、识别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完善干部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制度,营造“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氛围。用好用足职务职级并行、专项激励、健康休养、选树典型等措施,市级层面每年统筹一定数量的职级资源专项用于晋升“敢为”的干部,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实干者实惠。优化完善分层分类、上下联动的关爱慰问机制,不断加大关爱干部专项资金使用力度。坚持“三个区分开来”,落实容错纠错机制,建立健全改革创新风险评估和限时办结机制,定期编发“干部敢为”典型案例,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能容则容、应容尽容、快处快容。健全干部声誉保护机制,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及时为受到不实反映的干部澄清正名、消除影响。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发现干部身上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提醒帮助,既激励敢于作为,又防止蛮干妄为。

二、充分激昂“不畏挑战、攻坚克难”拼搏斗志,让“敢闯”成为各板块单位奋进姿态

建立健全发挥各板块单位积极性的机制,支持和鼓励各板块单位围绕全市高质量发展目标大胆探索、担当作为,进一步形成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高点定位引领“敢闯”。建立市委常委会专题调研各板块工作机制,推动各板块围绕“枢纽海安、科创新城”、打造上海卫星城等重大战略布局,更宽视野、更大格局找准发展方位、提升发展标杆。持续开展“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招商引资突破年”“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深入实施“产业倍增三年行动计划”“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各板块聚焦发展重点、加快突破突围、实现整体提升。坚持市级统筹和区镇特色发展相结合,加强对重点工作的督促调度,落实招商引资月度分析例会、“月月看、家家到”观摩活动、科技行季度例会等推进机制,推动各区镇咬定目标争先进位,不断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综合考核激励“敢闯”。聚焦高质量发展和市委市政府中心任务,持续优化综合考核体系,深化市级机关分类考核、区镇杯赛分档考核,突出项目建设等重点指标,对各板块量身定制个性化考卷,设置特色发展指标、差异化计分规则,鼓励各板块在自身特色领域锻造更多长板优势,下更大力气补短板、强弱项,履行好防范化解风险、维护安全稳定的职责,进一步筑牢底板。深化“链式闭环”考核机制,持续推进考人与考事深度融合,做实季度监测,优化半年评估,推动各板块以实干求实效创实绩。出台《综合考核评价管理办法》,做实考核结果定期通报、双向反馈、联动约谈。认真落实《关于加强考核结果运用的若干措施(试行)》,开展“突破性工作”评选活动,鼓励部门和区镇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开展工作,着力破解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中获省级以上督查激励通报等奖项的部门和区镇,经认定后可授予特殊贡献奖并给予一次性奖励,激励比学赶超、争先奋进。

减负赋能助力“敢闯”。进一步厘清市镇两级各自权限,推动市级权限能放则放、应放尽放,坚决破除不合理的制度性障碍,以有效制度安排确保各板块“接得稳、落得实、用得好”,让各板块放开手脚“闯”。加快建设现代数字政府,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市域治理“一网统管”、政府运行“一网协同”,赋能各板块高效推动高质量发展。建立村(社区)干部分工报备机制,在镇级层面进行村(社区)干部职数统筹,推动编制向发展任务重的村(社区)倾斜。更大力度精简文件简报、会议活动、考评创建等,规范村(社区)党建、民生工作台账,严格控制督查检查考核总量,切实为基层减轻负担。

三、全面营造“亲商爱商、尊企护企”浓厚氛围,让“敢干”激发市场主体澎湃动力

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持续叫响“万事好通·海心安”服务品牌,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有力有效服务市场主体,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努力让海安成为“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样板示范。

聚焦政企服务疏“堵点”,坚定“敢干”的信心。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认真落实市场主体服务专班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六个一”专项行动,主动上门为企业送政策、解难题。全面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充分发挥营商环境“观察员”队伍作用,定期举办高层级、多形式企业家座谈会,及时梳理企业困难诉求,“一企一策”排忧解难,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加快开通企业出入境绿色便捷通道,鼓励本土企业出国参展争取订单,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三外”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从改善预期、提振信心入手,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提高政策激励的匹配度、精准度、有效性,在落实减税降费、稳企稳岗、融资贷款等领域拿出“真金白银”的务实举措。用足用好“政策通”服务平台,打造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政策宣传、解读、兑现服务机制,推动政策免审即享、直达快享、应享尽享,为企业赋能添力。

聚焦制度改革添“亮点”,增强“敢干”的预期。完善升级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举措“88条”,推动营商环境优化迈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精简行政许可事项,压缩行政审批时限,加快推动办事指南标准化和审批服务便利化,力争高频服务事项全部实现“一网通办”。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管理体制,发挥国有资本引导作用,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化盈利水平。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从制度和体系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全面激发民营企业创新创业活力。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等制度,加大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保护力度,为外资企业发展创造更多便利条件。

聚焦法治保障攻“痛点”,营造“敢干”的氛围。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持续推进信用监管,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加强知识产权综合保护,依法办理涉企案件,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司法政策,实现对市场主体违法失信行为的有效治理。坚持严格监管与柔性执法并重,优化包容审慎监管,健全完善轻微违法首违不罚、免罚、轻罚和不予行政强制措施“四张清单”,积极开展“提醒式”执法,大力推行“非现场”监管,组织对全市104家“白名单”企业开展环保、安全体检,切实做到精准“把脉”,实现执法效果最大化。严格执行《海安市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实施办法》,充分发挥第三方专家库作用,积极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发挥建筑业服务中心、民营企业经济纠纷调解中心等平台作用,常态化开展“三师”进企业、“三官”进企业活动,帮助企业把脉问诊,助力企业合规经营,构建全业务、全时空、全链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持续提升涉外法律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工商联、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作用,搭建更多平台助力企业抱团出海,拓展国际视野、提升发展格局、开拓海外市场。

聚焦培大扶强抓“重点”,释放“敢干”的动能。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产业倍增、“5123”大企业领航、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节能降碳四大行动,全面建设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鼓励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业创新联盟,积极推行科技“揭榜挂帅”项目管理,集中力量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海安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牢固树立“亩均论英雄”导向,积极推进“产业焕新、空间再造”,抓好要素供给,全力破解工业用地、资金能耗、环境容量等瓶颈制约,切实保障优质企业发展空间。深入实施“产业筑基补链强链”行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同频共振、互补发展。深化党建助推产业集群强链培育十条举措,发挥产业链党建发展基金撬动作用。大力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加强青年企业家和新生代企业家梯队培育,鼓励广大企业家志存高远、追求卓越,争当创新转型的先锋、诚实守信的模范,培育更多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和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为海安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后劲。

四、大力弘扬“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优良传统,让“敢首创”成为海安儿女精神特质

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让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潜力、创新智慧更好释放出来,为海安高质量发展汇聚智慧力量。

激扬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深度挖掘海安地域文化中的“首创”基因,大力弘扬团结拼搏、勇争一流的精神品质,不断赋予“海纳百川、创新争先”海安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激励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力量源泉。健全有利于创新创造的制度环境,培育敢创新、想创新、善创新的社会氛围,鼓励群众立足岗位发挥聪明才智、大胆创新实践。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合,完善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有事好商量”等制度,发挥好“两代表一委员”等作用,广泛汇集民智、凝聚民力,及时把首创成果总结好、推广好。

打造汇智提能的首创沃土。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用足用好“人才强市36条”政策,统筹推进高端人才、青年人才、技能人才、乡土人才等队伍建设,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海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来。建立完善科创项目、人才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体系,充分发挥科创基金、科技银行等平台优势,加大“拨投结合、投贷联动”金融扶持力度,为初创型、“种子期”项目做大做强保驾护航。建好青年人才驿站,为青年人才提供岗位推荐、就业辅导、职场提升、政策咨询等指导,帮助来海青年快速了解、融入我市产业发展,打造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大力支持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职业农民等“草根经济”群体繁荣发展,建立完善草根金融体系,鼓励金融机构推出更多差异化、高效率、小而精的特色金融服务,为“草根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空间。积极策应沿江科创带建设,充分放大两区科创园、上湖创新区等创新策源功能,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引导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协同效应,布局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一批安全环保检验检测、质量认证、科技研发等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为我市科创项目和人才项目健康发展赋能加力。健全完善乡贤走访、联系、服务机制,助推产业回归、技术回援、人才回乡。完善科学评价体系和有效激励机制,发挥人才学会作用,培育市场化人才服务机构,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营造舒心无忧的首创环境。充分发挥海安基础教育领先的优势,持续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推动人才安居保障工程,打造“一站式”人才服务窗口,加快推出人才服务线上系统,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健康体检,营造人才发展一流生态,更好满足各类群体的多元化需求。稳步推进城市更新三年行动,高水平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持续提升城市承载力和服务功能,打造高品质城市空间。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和“无废城市”建设为总抓手,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创造条件加快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制度,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不断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贯彻落实“四敢”重要要求,要加强组织领导,注重统筹推进,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意见实施全过程,把支持和鼓励“四敢”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与开展党内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与持续推进“领导干部能力建设提升年”“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结合起来,在全市范围内围绕“四敢”主题开展干事创业大讨论、深入一线大走访、聚焦问题大查摆,推动发展活力大提升,纪委监委、组织、宣传等部门负责牵头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各区镇街道、各部门单位要围绕贯彻落实“四敢”重要要求,认真作出安排,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组织高频次、多角度、有声势的宣传报道,广泛宣传市委部署要求、基层探索实践和典型案例,在全社会推动形成“四敢”的浓厚氛围,汇聚起创新创造、创业创优的强大力量。加强督查指导,提升整体实效,市委常委会定期听取意见实施情况汇报,研究有关重大事项,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对基层的调研指导和督促力度,推动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在海安大地蔚然成风。

解读: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