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做学生信任的好老师 当群众满意的好代表——记市人大代表王俊惠 | ||
|
||
|
||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王俊惠守望乡村教育25载,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曾获“南通市优秀德育工作者”“南通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荣誉称号,现任市曲塘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2021年底,她当选海安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三年来,这是王俊惠始终铭记于心的箴言。信任与认可鞭策着她谨记育人使命,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主动担当作为,切实履行代表职责。 王俊惠工作的曲塘小学是百年老校,很多设施设备已经老旧。学校的图书室藏书空间小,缺少专用阅览室。学校的综合楼建于1999年,屋面漏雨,很多功能教室的内部设备也经常无法使用,严重影响学校课程活动的开展。学校占地面积小,仅有一个200米跑道的操场,且硅PU场地破损严重,体育活动开展受限。“学校应该是师生的书香园、缤纷的活动场、优质的运动场。”王俊惠一直思索怎样让乡村小学跟上现代化的步伐。 为改善乡村办学条件,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王俊惠深入调研,在与师生及家长座谈后,提出了《关于改善曲塘小学建筑设施的建议》,该建议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曲塘镇政府将曲塘小学的综合楼(含图书馆、阅览室)重建列入2024年度重点工程,目前已进入挂网招标阶段。学校的操场塑胶场地也已经申请纳入2025年改薄工程,有望在暑期进行翻新改造。 在王俊惠眼中,乡村教育的现代化并非仅流于表面的设施更新,更在于对教育“内核”的深度挖掘与培育。王俊惠践行着陶行知先生的“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认为乡村是一片更广阔的绿野沃土。“乡村应该成为孩子们的成长乐园,孩子们的闲暇时光应该更丰富、更自由、更快乐。”她说。 工作25年来,王俊惠先后在4所小学工作过,接触的大多是农村、集镇以及外来务工子女。这些孩子质朴也敏感,他们的内心世界更需用心呵护。王俊惠坚信,“只要心中有爱,教育就会成为改变命运的力量,乡村的未来也会更加美好。” 四年级学生吕秋辰的爸爸常年在上海工作。吕秋辰很喜欢王俊惠:“王老师是一位温柔、耐心的好老师。她常跟我谈心,我不开心的时候就来找她说说话,她会帮我排忧解惑。”王俊惠与孩子们交谈,关心他们的生活点滴与内心渴望,帮助辅导功课。她用实际行动为孩子们构筑起爱的港湾,让孩子们在没有父母陪伴的日子里,依然能感受到温暖与关怀。 关爱守护乡村孩子的成长,王俊惠始终不遗余力。此前,她提出的“托底课后服务”相关建议,精准对接教育改革需求,获得了显著成效,有力推动了课后服务的高质量落实,为孩子们的课外时光保驾护航。“这次市人代会我计划就‘校门口交通安全’这一社会、家庭和学校瞩目的焦点进行调研、走访,然后提出相关建议。”王俊惠已为即将召开的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做好准备。 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人民教师、人大代表,两个不同的身份,都肩负着沉甸甸的使命,也承载着社会的信任和群众的重托。”责任在肩,王俊惠深知任重而道远,“我将坚守初心,立足本职、用心用情教好书、育好人,努力做学生信任的好老师,当群众满意的好代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