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创办于1939年,是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江苏省首批高品质示范高中。学校植根江海文明沃土,始终坚持以千年文脉为根、红色基因铸魂、五育融合塑形、智慧创新赋能,在文明校园创建中持续推动学校高品质建设。
文脉铸根:传承崇文重教的历史基因
海安自古尊师重教,范仲淹、文天祥等先贤在此留下文化印记,凤山书院、明道书院等历史地标见证教育传承。学校将宋井园、校史馆、将军楼等串联为“两轴四带”文化景观体系,将“读书不忘救国”的抗战精神与“立大志明大德”的新时代宣言相融合,将历史文脉转化为育人资源。学校通过课程开发与文化实践,不断深植师生红色基因,厚植文化根脉。
红色铸魂:擦亮文明校园的精神底色
1939年,学校前身的私立紫石中学奠定了“尚学、爱国、实干”根基,抗战时期培养近20名共产党员。如今学校构建起“三维一体”红色浸润式育人体系,开发《将军楼里的家国课》等校本课程,组织“重走粟裕东进路”拉练活动,红色话剧《雾重庆》《大青屋》入选中国校园戏剧节“优秀剧目”。近十年累计输送近200名优秀生源至国防科技大学等院校,获评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
五育融合:构建全面发展的“海中模式”
在“品德优良、身心健康、素养全面、学业优异”目标引领下,创新构建五育融合的“海中模式”。“一米阳光行动”的德育案例温暖央视荧屏;1800 平方米“金丝雀心语中心”筑牢心理健康防线;每年“六个一”艺术活动实现全员参与;首创“三门球”运动纳入国家课程标准,游泳课覆盖率达 98%;劳动教育“三联”机制,发挥学生“四自”功能,相关经验在教育部发布会推介。文明种子在悄然萌发:海中学子在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全国总决赛中屡获佳绩,近五年获省级“最美中学生”“最美中学生标兵”称号17人,毕业生报考国家急需专业比例提升45%。学校入选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获评全国特色体育项目示范学校,育人案例获评全国基础教育实践创新典型案例······新华社多次深度报道解码育人方式改革的“海中密码”。
环境赋能:打造智慧创新的科技引擎
以“科技赋能、生态育人”为理念,以“智慧校园+人文空间”为支撑,累计投入近3亿元建成34000平方米的现代化育人空间,形成“一核两翼三区”功能布局。科创激活动能,专项建设“水木科创中心”;人文浸润校园,“八大主题馆”覆盖藏书30万册,入选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书香校园”;绿色涵养文明,依托国家级生物课程基地开展“校园碳中和”研究和“中水节约”系统设计,入选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百草园”与3000亩校外基地联动,形成“校内+校外”劳动教育闭环,构建起“处处是课堂、时时可育人”的文明生态。
文明校园创建没有终点,精神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海安高级中学将以“建”字为着力点,持续深化文明校园创建成果,继续提升办学品质和学生综合素质,不断书写江海文明的教育华章,让文明之峰永驻苏中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