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的攀升
犬类动物易烦躁和冲动
很多养犬市民都会将犬只放置在户外或门店外
甚至是解开犬绳任其自由活动
而此时市民基本都已换上短、薄的夏季服装
缺少基本防护,身体暴露部分多
一旦被犬只攻击更容易受伤
使得夏季成为犬类伤人事件的高峰期
近期多地都发生了狗狗伤人事件
??
1
民警立即找到狗主人,确认其饲养的是一只德国牧羊犬,根据《滨州市城市养犬管理办法》规定,该犬种系烈性犬,不允许饲养在此处。根据现场情况,民警依法传唤狗主人毕某。
分局捕犬专业队现场捕获伤人犬只,并送往滨城区犬只收容救助中心。
2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事发前一只大型秋田犬朝小区小广场奔跑过来。其间,这只大型秋田犬先是遇到一位女性业主,在围着这名业主绕了两圈之后,突然朝她的身上扑去。
在小区保安的帮助下,张大爷最终得以脱困。不过,张大爷的脸部、肩膀等身体多个部位被咬伤。随后,被送往医院救治。
3
4
7月20日晚上9时许,家住陕西宝鸡市的张女士带着2岁8个月大的孩子在小区玩耍。“突然,小孩哭喊了一声,我回头一看,孩子倒在了地上,右腿受伤流血。”
赶往医院查看后,医生表示,孩子是被动物咬伤的,不是摔破的,造成了2厘米左右的伤口。“随后,我到物业查询当时的监控,发现是同小区的狗在孩子身后扑倒他,咬在了腿上。”
27日,经过派出所约谈,狗主人蔡女士承认是自家的狗将小孩咬伤,赔偿3500元,双方达成谅解。
夏天外出散步时尽量不要去逗陌生犬只,爱心人士在喂养流浪犬只时也不要直接用手指喂食,以防被意外咬伤。若不慎被犬只抓伤或咬伤,无论是否出血都应立刻用肥皂水直接冲洗伤口,冲完后,马上用碘伏(尽量不要用可能破坏皮肤粘膜的碘酒)或75%酒精或2%~3%碘酒擦伤口内外及周边皮肤进行局部消毒处理,并迅速前往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或医院注射狂犬病球蛋白或是血清。对于严重咬伤,应立即前往医院。
那么,我们该如何与狗和平共处?
如何避免被狗咬伤呢?
夏季天气热,宠物和人一样容易烦躁,这个时候尽量不要去招惹它们,养犬市民可以给犬只提供一个比较清凉的环境,若将犬类放置在户外请务必拴好犬绳。
《南通市养犬管理条例》规定:养犬人携带犬只外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为犬只挂犬牌;
2.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束一点五米以内的牵引带牵领,或者怀抱、装入犬袋犬笼;
3.主动避让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和未成年人;
4.乘坐电梯避开高峰时间,并采取怀抱、装入犬袋犬笼或者带嘴套等措施主动避让他人;
5.及时清除犬只粪便。
此外,禁止携带犬只饭店、园林、封闭式公园、健身步道、机关、学校、幼儿园、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工人文化宫、养老院、医院、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影剧院、体育场馆、游乐场、候车(机、船)室,以及大型超市、购物中心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最后提醒大家
为了自己、他人以及自家宠物的安全
请文明养犬!
这是对他人负责
更是对自己、对宠物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