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云地同频 理润万家”——海安市2022—2023年度党员冬训“理论直通车”进乡村活动在李堡镇杨庄村举行,市委书记、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于立忠作冬训第一讲。南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周锦南,海安市委副书记张浩,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卢林,各区镇党(工)委分管副书记、宣传委员,李堡镇部分党员干部代表、各村(居)党组织书记及部分企业党员、职工代表,市委宣讲团成员、市百姓名嘴参加活动。
于立忠为现场人员上了题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冬训示范课。他从“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坚持与时俱进,准确把握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细照笃行,奋力推动新时代海安‘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三个方面,描绘了乡村振兴的蓝图。
于立忠强调,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要进一步学深悟透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自觉把海安现代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审视,放在全省和南通市发展大局中推进,始终保持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开拓创新、敢为善为,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以实际行动和过硬成果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海安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于立忠指出,“三农”工作内容多次出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概括起来就是“4处成就、2处问题、1节专题阐述、30处涉及部署”,要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三农”的重要论述,逐字逐句分析研究,逐条逐项细化落实,付诸于行动、见之于成效。要准确把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精神内涵,结合工作实际,铆足干劲,持之以恒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点的“三农”各项工作。要准确把握《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的核心要义,把握好乡村振兴责任制的精髓,尤其是镇村两级书记要带好头,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从实际出发,按农业农村规律办事,尊重农民意愿和首创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形成凝聚合力促振兴的工作格局。
于立忠强调,要深刻认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大任务,强化供给保障能力,强化科技装备支撑,强化全产业链建设,大力发展“新农业”。要深刻认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部署要求,更加注重品牌打造和路径探索,更加突出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更大力度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能力,积极建设“新农村”。要深刻认识“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根本任务,培育“新农民”就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即解决好“愿不愿意种地、会不会种地、什么人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要通过富裕农民、解放农民,让新农民成为带动致富、有社会荣誉感的职业。
于立忠作了党员冬训动员。他强调,各区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要带头上好冬训课,层层推进“三级书记抓冬训,理论‘年货’送基层”活动,真正把“理论年货”送到基层、送到一线、送到工厂车间,进一步提高广大基层党员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实践能力。
周锦南、张浩、卢林等共同按下理论出“海”项目启航键。
周锦南、张浩共同为海安市“海安响理”理论工作创建品牌揭牌。
张浩为村居党组织书记代表、企业职工代表、海外侨胞家属代表赠送了“理论年货”——冬训大“理”包。
卢林向各区镇冬训理论宣讲队授牌。
活动现场还开设了理论“宣讲超市”,观看了理论出“海”连线视频,介绍了理论出“海”学习项目。
活动开始前,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李堡乡村振兴学院等处。(曹京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