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云南省宁蒗县委书记、丽江泸沽湖管理局党工委书记张伟,副县长卢桂花、徐宏率领考察团来海考察学习,并举行“宁海教育合作”第十二轮合作交流座谈会。海安市委书记谭真,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严长江,市委副书记、副市长陆苍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顾黎峰,副市长邓加忠参加活动。
考察团一行先后参观了供销超市、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海安城市规划展览馆、康德蛋业、鑫缘集团等处,详细了解了海安在民生服务保障、红色文化传承、基层社会治理、城市规划建设及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具体情况。
座谈会上,张伟表达了感恩之情与期盼之意。他说,1988年,宁海两地以非凡的胆识与担当,开创性地实施了“木材换人才”的合作。这一创举打破了东西部教育壁垒的坚冰,书写了中国教育合作史上浓墨重彩的“宁海模式”篇章。37年来,在两地的共同努力下,“宁海教育合作”持续向纵深推进、优化升级,不仅带动宁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让当地群众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宁蒗脱贫攻坚作出积极贡献,更向全国脱贫攻坚教育帮扶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张伟表示,当前宁海合作已进入深耕阶段,不仅需要师资赋能与管理支持,更要构建多维合作体系。他希望,海安能帮助宁蒗遴选一批领衔教育发展的支教教师,优先从四星级普通高中选派专职教师赴宁海民族中学任教;帮助宁蒗培养一支“带不走的海安教师队伍”,每年选派高中教师到海安开展沉浸式跟岗研修,深入学习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帮助宁蒗加强“优秀生”培养,持续实施拔尖人才培养机制,继续深入办好“海安班”“宁海班”,做好对宁蒗本土教师的“传帮带”,推动宁蒗县教育事业提质升级。
谭真简要介绍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37年来,先后有11批312名海安教师前赴后继地来到宁蒗,他们的支教故事成为东西部教育合作的一段佳话。37年来,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两地合作不断深化,“宁海之约”已经发展成卓有成效的“宁海模式”,成为两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和民族团结的鲜红旗帜,成为全国脱贫攻坚战线的先进典型。
谭真表示,当前,宁海教育第十二轮合作即将开启,期望双方进一步携手共进,在合作共识上再深化、合作机制上再完善、合作领域上再拓展。海安将认真总结之前合作的宝贵经验,分析把握宁蒗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在稳定规模、选优教师等方面精准施策,提供更多支持,创造更好条件;进一步构建更加紧密的校际结对帮扶机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同时欢迎宁蒗骨干教师、教育管理人员来海跟岗培训、参与业务交流,共同研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在现有合作的基础上,探索开展经济、人文、旅游等领域合作,发挥宁海两地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让合作的种子在更广阔的领域生根发芽,让宁海合作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魏钦翠 陆建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