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hasqtz/2025-00007 | 分类: | 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畜牧业、渔业 通知 | ||
发布机构: | 曲塘镇 | 文号: | 曲政发〔2025〕1号 | ||
成文日期: | 2025-01-13 | 发布日期: | 2025-02-27 | 有效性: | 有效 |
名称: | 关于印发《曲塘镇2025年农村户厕改造提升 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厕所革命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根据国家、省、南通市有关部署,和《海安市2025年农村户厕改造提升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2025年,全镇农村户厕新建改造131座,整改达标1116座。提倡按照整村推进的方式组织实施,推动户厕由室外向室内转变,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新建室内卫生间。新建改造、整改达标户厕均参照《海安市农村三格式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与管理技术要求汇总(2024版)》执行。(具体任务附后,如省市有调整,后续重新确定任务)
二、部署安排
(一)排定方案(2024年12月底前)
各村要深入开展户厕现状调查摸底,了解农民群众改厕需求,系统谋划,统筹考虑,综合各类因素科学制定2025年工作计划,因村制宜、因户制宜确定改厕模式,具备条件的推进厕所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同步建设、一并管护。
(二)组织实施(2025年6月底前)
1.开展项目招标。严格按照海安市农村三格式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与管理技术要求进行招标,在镇纪委监督前提下,可以选择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询价和单一来源采购等多种形式招募施工队伍,确保项目早谋划、早实施、早见效。便器价格不得低于300元/座。农村改厕施工须由经过培训的施工人员或有资质的施工队承担(施工队招募坚持属地优先、有改厕经验优先、重诚信守信誉者优先的“三优先”原则)。原则上要在2025年2月15日前完成项目招标和施工合同的签订,确保6月底前项目全部施工完毕。
2.保质保量施工。统筹安排,科学有序组织施工,严控产品质量,杜绝质量低劣产品,建立镇主管、村干部和村民代表监督的全方位监管体系,根据实际可以委托第三方进行监理,全程加强监督、检查、指导,落实工程质量和安全责任制。
3.建立基础档案。改厕工程完工后要逐户按序进行编号和登记,并建立电子档案。每户电子档案至少需要三张照片(改厕前、中、后),电子档案实行“一户一档”,并备案留存。
(三)竣工验收(2025年8月底前)
1.村组自验。各村完成改厕任务后,组织村“两委”成员、党员代表等逐户核实改厕受益农户信息,做好登记造册,经受益农户签字确认后,向社会公示相关受益农户名单(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并申请镇级验收。
2.镇级验收。镇改厕办组织财务、审计、纪委以及群众代表、施工方等逐户进行改厕验收。验收合格后,向社会公示本区域改厕农户信息(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并向市农业农村局申请验收(申请截止时间为2025年7月底)。《海安市农村户厕改造项目竣工验收记录表》上要素需填写完整,纸质档整理齐全后上报市农业农村局。
3.市级验收。8月上旬按照先申请先验收的原则,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第三方机构对镇上报完成数量逐村逐户进行验收,对初验不通过的,下达整改通知书,跟踪督查整改并进行复验。
三、工作要求
(一)压紧压实工作责任
镇作为农村户厕改造提升行动的责任主体,切实加强组织,明确目标任务,强化推进实施。各村主要负责人为改厕工作第一责任人,要明确人员分工,做好项目推进、长效管护等工作,确保改厕实施效果。要加强文明如厕、卫生健康等知识普及,引导农民群众逐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二)尊重农民群众意愿
充分发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户厕改造全过程,把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基本要求。对无人户和不愿意改厕户,可以暂时放一放、缓一缓,不能违背农民意愿改厕。
(三)准确把握改厕类别
要区分改厕类别,新建改造户厕是指从未享受各级财政支持需进行无害化改造的户厕;整改达标户厕是指享受过各级财政支持的已改户厕,但因技术落后或年久失修,不能用、不好用确需整改达标的户厕。坚持一户一厕奖补,原则上对于有多处住宅的农户,只能一宅享受户厕新建或改造奖补,特殊情况由村集体研究确定。
(四)严格把关改厕标准
完善农村改厕工作推进机制、标准规范,因地制宜选择改厕模式,原则上不得利用老粪池建设无害化三格式化粪池。要严格确定选材的质量标准和技术参数,杜绝质量低劣产品。鼓励使用预制一体式化粪池,相关产品需符合国家标准。同时,鼓励农户自行购买质量过硬的便器,可参照便器招标的中标价补偿农户。要规范组织施工,要配备专职质量监督管理人员,严把施工质量关,建立健全监管体系,严格执行工程竣工逐级验收制度,市级层面将聘请第三方和市场监管机构等对工程进行检查和验收,并适时开展抽查复核,确保工程质量。
(五)全面整治消除旱厕
各村开展拉网式排查,对重点路段、道路沿线、村域内无人使用或村部周边等影响村域环境的旱厕、露天粪坑、简易厕所一律填埋取缔;对已享受财政补贴改厕户的旱厕一律填埋取缔。
(六)建管并重统筹推进
建立健全日常巡检、设备维修和粪污清掏等农村户厕管护体系,形成规范化的使用管护制度。积极探索和完善农村户厕设施运行长效管护机制,保障农村户厕设施长久发挥效益。要统筹协调农村户厕改造与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污水管网改造、村容村貌提升等同步开展。市镇两级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技术指导,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协作、高效有力的协同推进机制。
(七)强化资金监督管理
市本级对改厕工作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进行补助,并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农村改厕。改厕资金重点用于支持农村户厕新建改造、整改达标、旱厕填埋消除、后续管护维修、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利用等方面。镇村要规范使用改厕奖补资金,加强资金管理,积极引导农民适当投入、自愿改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