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茬蔬菜绿色生产技术
来源: 果蔬站 发布时间:2025-02-25 09:16 累计次数: 字体:[ ]

据气象部门预测,2025年我市降水量将较往年减少二至三成,平均气温预计升高1-2℃,结合我市砂壤土保水性能差的特性,春茬作物种植应以保墒节水、控旺提质为重点,集成推广地膜应用、绿色防控等生产技术,确保蔬菜优质稳产。

一、品种选择

作物

推荐品种

品种优势

豇豆

苏豇1号

耐旱

扬豇40

抗病毒病

丝瓜

江蔬1号

早熟耐高温

韭菜

平韭6号

耐刈割

芹菜

津南实芹

耐抽薹

皇后西芹

耐热耐低温

冬瓜

黑宝

抗性好

蒜薹

早蒜薹1号

早薹高产

江苏青

抗倒伏

二、播种

(一)茬口选择

豇豆、丝瓜避免与瓜类连作,优选玉米或小麦茬口;韭菜、芹菜宜与豆科作物轮作,可减少土传病害。

(二)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喷施海藻素500倍液,提升种子抗性。丝瓜种子需提前用温水浸种,提高发芽率。

(三)土肥管理

利用夏季高温休棚期间做好土壤消毒,消毒后施用微生物菌肥,恢复土壤生物多样性。早春解冻后,深耕20-25厘米,结合亩施6000千克腐熟有机肥和40千克复合肥,增强土壤肥力和持水能力。

(四)地膜覆盖

春季栽培中使用地膜覆盖可有效保持土壤湿度,豇豆和冬瓜起垄后可选择银黑双色地膜覆盖种植,银色朝上趋避蚜虫,黑色朝下防治杂草。

(五)防虫网安装

随着气温上升,虫害活动加剧,可在大棚通风口及两侧裙膜处安装40-60目防虫网,阻隔蓟马、斑潜蝇等害虫侵入。

三、田间管理

(一)土壤保墒

除土壤深耕、覆盖地膜外还可选择在作物行间铺设碎秸秆,可有效降低水分蒸发,秸秆腐熟后可翻压还田。

(二)节水管理

安装滴灌或微喷带,根据不同作物需水特性及生长阶段精准调控灌溉。豇豆和韭菜需水量少,不旱不浇;丝瓜、芹菜、蒜薹采薹后和冬瓜结瓜期后需水量较多,需保持土壤湿润,可勤灌小水。

(三)控旺

1、温度调控

瓜类及豆类作物早春定植缓苗后,在早上棚内温度达到18℃时开棚通风,下午温度降至15℃前闭棚。日间温度保持在20-25℃,夜间温度维持在15-18℃。

2、植株管理

(1)豇豆株高2米时打顶促发侧枝,侧枝结荚后及时摘心,促进豆角生长。植株50厘米以下侧蔓保留5-6片叶,中部侧蔓留2-3片叶,保持节间距15-17厘米。

(2)丝瓜主蔓长到40厘米时,选择晴好天气压蔓,保留节点叶片,剪除节点卷须。待雄花显露时,采用“之”字型引蔓,坐果期及时摘除根盘部5节以下分枝,保留上部功能叶。

(3)冬瓜长到60-70厘米时压蔓,此后每4-5片叶压蔓1次,上架前压蔓3-4次。定瓜留果后,在果柄上方保留7-8片功能叶摘心。

3、营养调控

植株坐果后注意增施钾、硼肥,提高植株保花保果能力。徒长严重地块可喷施5%烯效唑1000倍液或矮壮素500倍液。

四、病虫害绿色防控

(一)虫害

蚜虫:悬挂黄板、0.6%苦参碱水剂2000倍液;

白粉虱: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

斑潜蝇:1.8%阿维菌素微乳剂3000-4000倍液;

韭蛆:释放天敌捕食螨、0.5%印楝素乳油600-800倍液。

(二)病害

病毒病: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疫病: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白粉病:45%百菌清烟剂250克每亩熏烟;

软腐病:新植霉素3000-4000倍液;

叶斑病: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1500-2000倍液;

灰霉病:15%腐霉利烟剂200克每亩熏烟;

菌核病:45%百菌清烟剂250克每亩熏烟;

霜霉病:0.5%苦参碱水剂2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