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避免莴苣发霉腐烂管理技术要点
来源: 果蔬站 发布时间:2021-12-23 17:09 累计次数: 字体:[ ]

莴笋发霉腐烂主要是由于植株感染霜霉病、灰霉病和菌核病造成的,这三种病害在秋冬茬莴笋的种植中最易发生。

这三种病害均是在低温高湿的条件下易发病。霜霉病可以使整株染病,主要在叶背面产生霜状霉层,后期干枯而死,呈黄褐色;灰霉病在叶片和肉质茎上均可发病,初期为水浸状不规则病斑,后期叶柄染病呈深褐色,茎基部染病后腐烂;菌核病主要发生在茎基部,使之腐烂枯萎。

防治方法:病害一旦发生,就要喷药防治,可以喷施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者代森锰锌防治霜霉病,使用速克灵、百菌清、灰霉克、灰霉威等防治灰霉病和菌核病。但是在蔬菜种植中,如果只是喷药终究是指标不治本,我们应该从根本上预防这类病害的发生。

一、要选择种植合适的品种

莴笋的品种很多,不同茬口要选择种植不同的品种。冬茬和冬春茬宜选择耐低温,抗灰霉病和菌核病的圆叶品种,如大叶青,朱青王等。

根据不同的品种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一定不要过密,否则田间通风透光不良。通常定植的株距为25-30cm,行距为20-30cm。

二、选择适宜的播期

不单是莴笋,种植任何蔬菜都一样,一定要根据棚内的温度条件,选择种植时间,保证蔬菜生长过程中的能够有适宜的温度。所以确定适宜的播期也是大棚莴笋栽培成功的关键。

我们所在的河北地区日光温室大棚秋冬莴笋的播种时间大概是这样的:

一般于秋季8-10月份播种育苗,初冬或早春定植,春季2-3月份收获。不同时间播种的莴笋,苗龄不同,8月上旬播种的苗龄25d 左右,9月播种的苗龄25-30d,10月播种的苗龄30-35d,定植时幼苗不徒长、尽量早定植为原则。

三、棚室增温

冬季由于外界温度的降低和太阳照射减弱,棚内温度相应的也会降低。种植莴笋,一定要注意棚内的保温防寒,白天温度控制在15-20℃,夜间温度不低于5℃。

所以我们在种植前首先要确定棚内的保温情况,最低温度是否会长时间低于5℃,如果温度不达标,那就干脆不要种了,或者调节种植时间,保证莴笋生长过程中的能够有适宜的温度。

大棚种植冬茬蔬菜时还是得有一些保温措施,以下3点是应该具备的:

一般来说大棚下沉越多保温效果越好,但是下沉会对大棚的稳固性造成影响,最多下沉不能超过1米,通常是0.5-0.8米。

立冬后大棚就要覆盖棉被了,目前生产上用的比较多的太空棉被,质量轻并且防水保温效果也好。

多层棚膜覆盖,研究发现,棉被上多覆盖一层棚膜,棚内温度可以提高2-4℃。

四、棚室降湿

大棚种植冬茬蔬菜,棚内通风较少,导致湿度高容易诱发病害,所以一定要降低棚内湿度。我们种植番茄、黄瓜、茄子等果菜类时会进行地膜覆盖,但是莴笋不仅对土壤水分而且对空气湿度的要求都很高,所以不适合覆膜栽培,从而导致了莴笋种植中湿度高。

我们在提高棚内温度的前提下,加大通风量能够很好的降低棚内湿度;最好选择晴天的上午浇水,水量不要太多,浇水趁着中午温度高可以开会儿风口,散掉棚内的水分。

秋冬茬莴笋浇水相对较少,莴笋定植后浇定植水,5-7天后浇缓苗水,之后进行蹲苗,茎开始膨大时结束蹲苗,保持土壤湿润,8-10天浇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