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南莫镇党委始终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基层治理创新发展的根本路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从“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5个方面入手,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建“五治五提升”工程,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二、具体举措。
强化政治引领,着力提升基层治理组织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南莫镇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引领功能,深入开展“头狼领衔”、“头羊培育”、“头雁领航”三项行动。15名党政负责人主动担任村“第一书记”,重点围绕村营收入、项目招引、矛盾化解等方面精准谋划,加快形成各项工作的争先态势。策应机构改革,从优选拔新机构正、副职,配备90后中层副职6名,点燃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强化法治保障,着力提升基层治理助推力。法治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石和根本保障。南莫镇充分发挥法治保障作用,不断增强基层社会治理定力,建立健全四级堡垒联动、“3+2+1”矛盾纠纷联调化解、“南娄溱”协调协防协控三项机制,通过抓早、抓小、抓苗头,及时协调处理各类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确保将不稳定、不安全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强化德治教化,着力提升基层治理内生力。治理时空有界,道德力量无穷。南莫镇深入挖掘德治资源,激发德治力量,全力打造思政课堂、空中微课堂、板凳讲习所三大课堂,引导全镇党员干部学深悟透新思想,知行合一勇担当。通过“田坎会”“庭院会”“堂屋会”等接地气的形式将党的理论知识、惠民政策送到田间地头,搭建起群众身边的宣讲平台,打通“最后一米”。
强化自治基础,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源动力。基层自治的核心要义就是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南莫镇以强基固本为抓手,注重用好“360民情圆桌”、有事好商量、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三种形式,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围绕村民集中反映的迫切事、协商协调的疑难事、征求意见的重大事等“3”大事项,邀请各层面代表,通过收集议题、通知召集、圆桌会议、分解落实、结果公开、组织督导等“6”部曲,实现村情民意零疏漏、多方协调零隔膜、服务村民零距离。
强化智治支撑,着力提升基层治理驱动力。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是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南莫镇强化互联网思维,打造镇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构建网上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智慧网格”,运用智能化手段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效率和水平,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促进全镇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三、实践成效。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全镇16个农村党组织切实担负起党在基层、在农村的全面领导职责。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280多名党员代表、102名村干部,480余名志愿者迅速行动,冲锋在前,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通过打造示范课堂、党员政治生活图、南莫之声等一系列党建品牌,全镇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因地制宜把党建阵地布局到网格中,打造党群微家、党群直通站等“小微”阵地57个,就近就便服务群众。积极实行网格联包制,137名网格志愿者结对帮扶低收入户开展集中整治周活动,共计清理生活垃圾106吨,补齐低收入户居住环境短板,助力脱贫攻坚。通过打造“红色驿站”“邻里中心”“金牌老舅妈”等一系列治理品牌,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民生质量稳步提高。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通信、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民生实事工程,沙岗幼儿园、镇便民服务中心及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政法综治中心、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深入挖掘青墩文化、红色文化等时代内涵,整合优质资源,打造红色传承、历史文化、志愿服务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线路,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全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