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是园区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常安现代纺织科技园紧紧围绕“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目标,坚持环境保护促经济,经济发展促环境的理念,从源头治理、生产管理、产污处理全流程狠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筑牢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夯实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全面打造循环、绿色、零碳高端纺织园区,大力推进园区又好又快高质量发展。
一、深入落实生态环境政策集成试点改革
改革激发澎湃动力,创新引领绿色发展。2021年,在省生态环境厅、南通市局、海安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园区主动担当、深入推进、积极作为,持续深化生态环境政策集成改革试点工作,改革政策相继落地,重点工程快速推进,园区生态环境稳定改善,内生动力持续释放,打造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常安样本”。
下一步,将在创新环境保护政策等方面多做尝试,强化对环境问题的研究,有的放矢投放政策资源,坚持逆向约束和正向激励并重,切实增强市场主体环境保护的内生动力;加强源头治理,推动企业实现清洁化生产;更大力度推动园区监控能力提升,补齐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努力在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全行业前列;抓实抓好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加快推进问题整改清零。
二、持续完善监测监控能力建设
以《江苏省工业园区(集中区)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管理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为依据,制定常安现代纺织科技园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全面理清规划环评、排污许可和实际排放的污染物总量,完善监测监控能力建设,引导园区企业深度减排,切实推动园区及其周边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园区完善提升监测监控能力,在已建水、气、微站监测点的基础上,增加了雨水、设备运行工况、应急池液位计、厂界无组织气体排放和电控阀门的监测监控。建成海安经开区综合信息监控平台,完成环境监测数据、污染物排放数据的全面联网,实现在线分析及提示预警功能,持续推进园区及企业非现场监控能力提升。
三、坚持开展环境规范化管理工作
依据《印染企业环境守法导则》和《常安纺织产业园印染行业环境规范化管理指南》,常态化开展企业规范化环境管理工作。强化厂容厂貌、外部环境、环保资料、生产污染防治、产排污情况、污染治理设施运行、雨污分流、环境风险管控及应急管理,杜绝跑冒滴漏,杜绝积水、积色、积垢,确保污染治理达标及达到清洁环保安全生产要求。
四、做好企业思想建设工作
积极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活动,每月“请进来”专家,来园区进企业,向企业传授现代金融知识、现代科技知识、国际经济知识、安全、环保法律法规和现代管理等知识,坚持带领企业“走出去”参加行业协会、观摩先进企业。季度性开展企业家沙龙,强化企业主人翁意识,统一思想、开阔思路,提升能力。组织召开纺织印染行业环保整治提升专题会,深入排查并整改问题156项,用务实、高效、专业的工作扎牢绿色生态生命线、推进绿色环保园区建设。
五、做好日常检查工作
园区办联合街道、局办和商会,组织队伍进行实地检查和夜间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隐患解决隐患,持续严实日常工作规范,持续加强日常工作管理,为稳步提升企业运转效益、杜绝重大事故做好保障。
六、工作成果及展望
过去的2021年,园区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产业发展质态持续攀高,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持续激发、常安品牌效应持续放大,园区污水厂排口北凌河水质稳定在Ⅲ类水标准,实现了增Ⅲ目标,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全新的2022年,常安现代纺织科技园将继续持续推进园区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继续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政策集成改革试点工作、限值限量工作、基于水环境的排污许可试点工作,为专业园区开展高效集成、减污扩容、环保增效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做出“常安榜样”,贡献“常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