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安现代纺织园:绿色发展探新路
来源: 海安开发区 发布时间:2024-08-23 10:22 累计次数: 字体:[ ]

生产车间没有任何异味,染色生产线密封运行,没有进水管也没有排水管,这样一个“干湿分离”的现代纺织厂颠覆了人们对传统纺织印染行业的印象,成为开发区常安现代纺织园绿色发展的缩影。

在江苏晟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看不见一滴污水,闻不到一丝异味,处处干净整洁。“我们已建成两条非水介质梭织染色线和四条针织的连续染色线,上染率近100%,固着率达90%,色牢度、匀染色等都能和传统染色相当,且全程未使用到盐,生产效率也有显著提升……”公司负责人俞建峰自豪地说。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作为纺织专业园区,近年来,常安现代纺织科技产业园扎实推进省生态环境政策集成改革试点工作,聚焦绿色发展,提供优质公共配套服务,推动传统纺织业焕发新生机。

走进南通海盟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套智慧能源管控系统屏幕上不断变化的数字,显示的是印染布料所消耗的电量、水量、天然气量等能耗指标。据公司副总经理尹冲介绍,公司安装有ERP、MES、能源采集系统,建立数字化、智能化的纺织印染车间,当单位能耗达到设定标准时就会有预警提示,可以帮助企业减少在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损耗。

“目前我们已经占据世界上纯棉粘合衬10%的份额,今年,我们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投资500万元,增加了一台国内最好的低浴比智能染色机和一台定型机生产线,预计6月底投产,投产后针织面料产能每个月增加100吨左右,开票销售预计每年增加2000万元。”尹冲说,该条智能染色生产线耗水量少,使用蒸汽和电能也能降低5%以上,并且使用染色中控大脑直接控制,可以大大提高产品品质。

印染是纺织行业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原先印染企业因污染和工艺等原因,生产效率低下。当前,常安现代纺织科技产业园制定了每万元销售碳排放标准,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排放统筹管理,逐步提高能耗产业生产效率,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新路。

在江苏合源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只见其中一台数码打印机正在打印一块蓝灰渐变、肌理丰富的面料。“我们这个打印技术属于仿真类别,精度要求非常高,也很受市场的欢迎……”聊起数码打印技术,公司总经理助理顾益滔滔不绝,与传统印花相比,数码印花技术在定制上更有竞争力,起订量低,对尺寸、花型、套色都没有限制,可以无限DIY,真正做到“印你所想”。

自2017年落户海安常安纺织园区以来,合源纺织新建8万多平方米的现代化生产车间内拥有高速数码印花机、全自动浆料配送系统等先进生产设备600多台套,多年来,与“蓝丝羽”“宝幔”“博洋”“水星”等2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逐步形成了合作伙伴尊重、公众眼里负责、消费者喜欢的“合源品牌”。

常安现代纺织园将以成功入选国家级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途径,推动差别化资源配置、智能化排放监管、循环化综合利用和立体化生态保护,奋力打造产业园区绿色发展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