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市隆政街道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
情况报告
来源: 海安高新区 发布时间:2025-03-03 11:17 累计次数: 字体:[ ]

2024年,隆政街道在市委、市政府和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关心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将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致力建设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法治政府。现将今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依法履行政府职能情况

一年来,街道依法全面履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新建的便民服务中心正式运行,健全服务大厅管理办法,强化工作培训,积极优化办理流程,提高办事效率,节省群众办事时间,全年累计为群众办理各类事项480件,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聚焦基层治理和民生需求,着力推动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组织隆晓法公益服务团、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等群体开展法治体检进企入户服务,通过法治庭院、援法议事、有事好商量等平台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基层自治,有效增强基层治理效能。

(二)依法行政制度建设情况

街道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规范行政行为。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南通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海安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实施办法》《海安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等,认真完成规范性文件制定、清理和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规政策清理、合法性审查等工作,及时受理答复信息公开内容,扎实推进行政诉讼工作,全年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规范推进行政复议工作,截止目前,受理答复政府信息公开2起;协助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起;办理2023年结转行政诉讼案件1起,已结案;新增行政诉讼案件3起,1起已结案。

(三)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情况

坚持依法民主决策,遵循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严格落实“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制度,加强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的监督力度,积极探索党风监督和社会监督的有效形式,不断规范领导干部工作行为。进一步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在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合同拟定审核、化解纠纷等事项中的专业性作用。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履职尽责,法律顾问先后14次参与重大决策、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所辖10个村共与3名法律工作者形成结对帮扶,全年为村自治管理提供法律意见86条、法律服务129次。

(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情况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资格管理和持证上岗制度,确保上岗执法人员全部取得执法证。强化执法能力培训,推进行政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规范化,实现执法案卷和执法文书要素齐备、填写规范、归档完整。加强重点领域执法,组织开展“百团进百万企业千万员工”“五进”“防灾减灾”和消防等各类宣传教育活动50余场次。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入排查整治安全隐患,组织重点时段检查小组15个、检查重点企业58家次、闭环整改问题隐患161条。开展“畅通生命通道”活动,督促拆除违规设置的铁栅栏、防盗网等5处。持续开展“厂中厂”专项治理行动,建立一企一档,对问题隐患整改不认真的开展执法检查,立案处罚5家。完成预案修订编制22个,组织综合应急演练2场次,增配街村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街道和7个村物资库通过市级验收,确保街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五)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情况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阵地,充分发挥矛盾纠纷调处、公共法律服务、群众来信来访等功能,全面整合人民调解委员会、网格化、信访等部门资源,构建“中心受理、部门处理、销号管理”工作模式,将着力点放在前置防线、前端控制、前期处置上,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初起、解决在基层,让基层社会问题、矛盾纠纷的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进一步规范工作机制,实现发现矛盾、预防矛盾、化解矛盾、法治教育全链条服务,全面定争止纷。在辖区信访矛盾较多的大里村,探索实施大道治“里”、绘就基层新“枫”景项目,通过深入群众家中了解社情民意,摸排矛盾隐患,发挥老党员、法律明白人、法律顾问、专职调解员等“第一道防线”作用,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全年街村两级共调处化解矛盾纠纷938起。

(六)行政权力制约监督情况

全面落实政务公开,持续完善政务公开机制,明确公开程序、干部任用、工程建设、财务管理、公车管理等内容,设立街道、村公开栏。注重听取民意,自觉接受监督,保证街道决策符合宪法、法律法规和地方规章、政策。健全行政权力监督体系。街道人大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问题和社会热点现象,将民生工程实施、宜居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工程征迁安置等人大专项监督工作与法治工作有机融入,精心组织各级人大代表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挂牌视察、走访联系选民等形式,履行人大监督职能,有效促进政府职能部门依法行政。同时定期开展廉政风险点自查、防控工作,推进各部门结合人事岗位的新调整、从严治党的新形势,更新权力清单、排查廉政风险、绘制权力流程图、评定风险星级、完善内控制度。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年来,隆政街道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少数工作人员依法履职水平不高;二是少数部门对合法性审查工作重视不够;三是法治政府建设创新举措方式不多。究其原因在于:一是涉及各部门实际工作的法治培训不够精细,缺少系统的专业化行政法规培训;二是少数部门对属于合法性审查事项的辨别能力不强;三是基层法治工作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今年以来,隆政街道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主线,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党工委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持续强化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先后专题学习习近平对政法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4次,专题组织学习党内法规1次、新出台或修订的法律法规6次,开展心得交流2次。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严格落实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做到重大事项决策前必学法、重点工作开展前必学法。紧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及新出台法律法规,加强法律法规学习交流,自觉做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的表率,持续助推法治政府建设走深走实。

四、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进一步完善法治政府治理体系。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各方面,街道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示范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恪守“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原则,各部门工作人员严格依照履职清单依法履职,推动形成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行高效、法治保障的法治政府治理体系。

(二)进一步推动行政决策提质增效。持续强化依法决策意识,严格遵循法定权限和程序作出决策,进一步提高合法性审查工作能力水平,推动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由事后补救向事前防范、审查和事中控制、监督转变,确保重大决策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三)进一步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狠抓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认真落实“四张清单”,持续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到实处,注重推广优秀做法,彰显执法力度与温度,不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四)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体系。合理调配法律顾问、专职调解员、司法干警、网格员等资源,完善矛盾纠纷分析研判、流转、化解等机制。推进新修订《行政复议法》的全面实施,真正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结合群众家门口的服务驿站,持续推进大道治里,绘就基层治理新“枫”景项目,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防范风险。

(五)进一步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持续压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全面打好“八五”普法“收官战”,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结合老年人、妇女、青少年等不同群体特征和实际需求,分类施策,精准提供法治宣传、法律援助或指引,不断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努力创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环境,不断谱写法治隆政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