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2023年工作总结
来源: 海安高新区 发布时间:2024-01-03 11:14 累计次数: 字体:[ ]

2023年,海安高新区在南通市开发园区产业项目建设考评中,获得南通市“项目建设龙虎杯”流动奖杯。

(一)扎实推进产业经济提质增效。成立工业经济调度领导组,实施工业经济运行“调度十条”,推动经济稳健运行。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实施“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计划,今年以来申报智能化技改项目54个,数字化转型项目14个,星级上云19家。威尔曼科技智能在线检测获评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铁锚科技荣获江苏省长质量奖,达欣集团获评南通市长质量奖,瑞恩电气获评中国驰名商标。开展“产业焕新、空间再造”行动,美国伊顿公司入股瑞恩电气。加快推进服务业提档升级,完成现代商贸项目8个,新签约文化旅游项目2个,新开工旅游业态项目2个,完成现代物流项目6个。注重防风险与促转型并重,着重在信贷融资、涉法涉诉、清收账款等方面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二)扎实推进创新驱动提速赋能。构建“1+1+N”(区、街、村居)三级联动招引机制,建立“周通报、月点评、季考核”工作制度,招引认定科创项目61个。制定《科创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办法》,建立“科创项目配备党建指导员、产业顾问”制度,为企业提供从“育种成苗”到“强树成林”的全流程服务。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协同创新,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术交流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攻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前沿技术。科创园核心区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以高企、专精特新、科创项目等为主体,积极申报发明专利。成功举办“创客中国”新材料专题赛、俄罗斯青年科技专家“中国大使奖”获得者南通活动。高新区被评为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总站,7家企业获批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分站。

(三)扎实推进项目建设量质提升。进一步优化招商机制,完成签约并注册项目11个。提升外资外贸水平,招引外资(台资)项目4个,实现外资到账6595万美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48.75亿元。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完成新开工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9个,竣工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8个,转化达产工业项目4个,3个省重大项目、9个市重大项目全部开工建设。新认定5亿元以下专精特新等高质量制造业项目5个,新增设备投资完成额3.68亿元。积极筹建高新区复配产业园,目前已委托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启动复配产业园可研、环评、安评预评价报告编制工作。

(四)扎实推进生态宜居环境打造。切实保障市属重点工程建设,22项市属重点工程基本完成。切实整治提升人居环境,改造老旧小区4个;对仁桥撤并集镇实施道路提升、雨污水管网改造、弱电入地、亮化等提升改造。切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今年以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1.2%,PM2.5平均浓度为29.6微克/立方米;地表水市考以上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100%,水厂吸口断面每月均达到Ⅲ类水。

(五)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点面互动。推进先进村打造,周吴村争创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东庙村打造南通市级乡风文明先进村,夏岔村打造南通市级产业兴旺先进村,三里闸村打造南通市级生活富裕先进村。推进农业项目建设,完成千万元以上重大农业项目入库9个。南通家惠油脂发展有限公司获评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获批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家、南通市级示范农场3家。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实施“区域示范、全域整治”和美乡村建设三年行动,东庙村陈港河支河400米河道完成整治提升,通海河、牡丹园河、红旗河、袁桥中心河等4条生态河道高标准建成护坡。

(六)扎实推进民生保障持续改善。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实施为民办实事教育工程1项,教育重点工程3项。健全保障体系,214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共发放慈善救助金324.3万。海安街道、孙庄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已建成运行,胡集街道和隆政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11月启动运行;建成万达、凤凰城、如意家园三处居家养老服务站。强化源头疏导、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状况动态监测机制,改造7户农村危房。城南五期B区域、丹凤西区二期等保障性安居工程有序推进。推进安全生产协作组常态化活动,开展“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实施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对化工企业、涉化企业、电镀产业园企业、三合一场所等高危场所,持续开展安全大检查,落实闭环管理措施。落实“平安前哨”工作机制,推动隐患即知即改,确保群租房“房”安全、“人”安全、“气”安全、“电”安全、“火”安全。强化业委会、物业公司准入机制,建立物业公司白名单,引导物业公司、业委会良性运行规范。

(七)扎实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班子成员每周集中双学,开展集中学习、研学共16次。建立主题教育副科职以上干部挂钩联系村居企业、商圈楼宇、“三新”领域工作机制,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实施“产业淬炼”“硬核提升”“和美乡村”等高新区“区街一体、量质双提”十大攻坚项目,做到体制机制更优、创新活力更足、振兴基础更实、产业韧性更强、党建品牌更亮、工作作风更硬。

(八)扎实推进党的建设示范引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员统一活动日”“双重组织生活”等组织生活制度。实施“红网到家、幸福满格”行动,承办全市产业链党建提质增效推进会。全面加强干部教育和管理,畅通能上能下通道,加大“下”的力度。以责任制落实为抓手,形成党工委班子和班子成员责任清单,将全面从严治党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检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对苗头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治,灵活运用“四种形态”,一体推进“三不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