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2022年工作总结
来源: 海安高新区 发布时间:2022-12-19 09:30 累计次数: 字体:[ ]

2022年,高新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枢纽海安、科创新城”战略定位,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打造“科创之区”,奋力“追高逐新”中实现稳健发展。全年预计完成工业开票销售900亿元,完成服务业一般纳税人应税销售350亿元,完成一般财政预算收入15.03亿元。在全省省级高新区综合评价中排名第7位。高新区科创园荣获2022年度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具体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经济运行企稳回升。通过精准服务、物流保障、加强协作、政策护航等,多措并举保障企业平稳运行,推动企业实现“满工满产”。全年预计实现技改设备投入11.5亿元,新增规模企业51家。全力推进上市挂牌,冠优达磁业完成辅导验收和报会,瑞恩电气、飞亚化工、弘盛新材料、万淇生物完成申报辅导,万淇生物完成定增,振强机械北交所签约入轨、完成定增并进入新三板创新层,竣昌科技、俊启生物、兴华胶带等企业完成入轨。聚焦建设“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双名城建设,兴华胶带、鹰球集团获评工信部单项冠军,江中光电、飞亚化工、万力机械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积极推进“智改数转”项目,成功申报智能化技改项目59个、数字化转型项目7个、星级上云企业10个、工信部两化融合贯标认证2个、南通市级智能车间3个、智改数转诊断服务55个。中国天楹荣获江苏省省长质量奖,南通唯一。威尔曼科技、天楹成套、季和米业3家企业获评江苏精品。成功申请马德里商标4项。海安南大研究院荣获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南通唯一。飞亚化工、华兴压力容器获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天楹成套、华艺服饰获评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大力发展服务业,全年预计规上服务业重点行业营业收入增幅23%,年初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7家、月度新增9家、年底新增入库2家。限上企业累计净增34家。新增数字商务平台1家。新增高端商业载体1个。新落户运营高端品牌门店8家。高新区获批南通市两业融合重点区域。高新区科创园获批南通市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威尔曼科技获批省级两业融合试点企业。普泽大药房获批南通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浚丰太阳能、铁锚玻璃获批南通市两业融合试点企业。

二是科创高新活力迸发。以沿江科创带建设、省综合评价考核、国家高新区创建为抓手,全力打造科创之区。新认定高企42家。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226家。企业全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达2.8%。完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10个,其中30万以上项目42个,重点院校产学研项目超60%。全年预计完成科创项目招引22个。完成专利授权量1250件,有效发明专利净增量266件。省区域科技资源统筹试点示范基地签约,1家企业(铁锚玻璃)获评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家企业(天楹环保成套设备、中力科技、万达摩擦、海美新材料)获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5家企业申报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安南大研究院成功获批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奖补资金、省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其承担的“新型石墨烯加热膜在农业温室大棚上的应用研究”获省科技计划专项资金项目。铁锚“高性能航空透明聚氨酯胶片的研发”项目获2022年省科技计划专项资金竞争项目公示。文凤化纤集团和南通大学合作研发的“5D/3F锦纶功能性超细丝束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科技成果荣膺“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天楹、中洋集团获得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其中天楹集团2项专利同时获奖为海安首次。铁锚玻璃获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南通唯一。天楹等离子体和天楹环保能源成套设备联合申报的“等离子体熔融资源化技术与先进系统装备研发及示范”项目荣获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科技创新奖”一等奖等。南通市首台套产品认定3个(恒炫电气、恒达机械、天楹环保),天楹申报省首台套,数量全市第一。

三是项目引建蹄疾步稳。始终把项目招引和建设作为“头版头条”,坚持“线上”云招商和“线下”精准招商双管齐下,制定重大项目“一户一档”,打造“基金+项目+园区”的一体化生态链,推动项目签约落户。今年来共计签约项目16个,签约并注册项目13个,其中5-10亿元项目4个,10-50亿元项目4个,3000万-1亿美元项目2个,超1亿美元项目3个。重点突破在谈外资项目签约注册,成功签约总投资3000万美元外资项目3个,总投资1亿美元项目2个,总投资3亿美元项目1个。加快服务推进已签约项目尽快到账,预计全年完成外资到账2.1亿美元。预计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7.6亿元,同比增长7.2%。主攻开工和投入,全年完成新开工重特大项目7个,其中10亿元项目6个(铁锚玻璃、安岚新材料、楹瑞资源循环利用、四方新材料、加百裕、科德宝),5亿元项目1个(永大管业)。新竣工1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4个(互生纺织、凯瑞锝光伏材料、汇优洁、同春龙纺织)。完成续建重大项目设备投资额28.8亿元。完成达产工业项目4个(家惠生物、凯瑞锝光伏材料、土力机械、双晨包装)。全面排查全区工业用地情况,梳理用而不足、闲置低效用地情况,建立低效闲置企业“一宗一档”,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4宗,面积680.2亩。

四是城市功能持续完善。积极服务市属重点工程建设,围绕启慧路北延、新华河活水及生态修复、城区堵点改造等项目清障交地,保障各工程按序施工。加快城南五期B区安置房建设,积极推进已建安置房产权证办理工作。文汇公馆周边区域城市更新正式启动。以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抓手,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重点实施道路提升、管网完善、亮化美化等,主城区内涵品质不断提升。聚焦城镇污水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优化区域水环境。着力改善小区居住环境,对新宁小区、泰宁人家、海光小区等11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提升。孙庄老工业区排水改造工程,海南花苑西区污水管道改造工程、纬一路新建工程、海安市G328(G204-曲塘)照明工程、圣元路污水管网、华盛沁园新建道路、仁桥集镇区改造等项目顺利竣工。新增省级便民生活圈建设1个。打造特色街区2个。街道日间照料中心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同向发力,养老体系不断完善。海安街道旺池社区荣获“全国老年友好型示范社区”称号。教育布局不断优化,高新区实验小学迎来首批学生,隆政幼儿园综合楼、海南幼儿园多功能报告厅等项目有序推进。

五是乡村振兴成效显著。积极推进 “两村”培育村项目竣工扫尾。全年改造村级便民商店3家。坚持以产业促振兴,完成亿元以上农业项目2个。持续壮大集体经济,推进村营收入60万元全覆盖。积极培育家庭农场,成功申报省级示范农场1个,南通市级3个。推进连港村、联合村高标准农田建设7000亩。通过纳管、新建设施、2.0模式等方式对149个村组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力推进生态河道建设,完成13公里的生态样板河道。打造开展重点断面专项整治,启动梁一大桥上游新丰村区域农田退水循环化改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