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结
来源: 海安高新区 发布时间:2024-08-06 17:28 累计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奋力跑赢“上半场”,为实现全年“双超双突破、创新创一流”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在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一季度排名第一。夺得上半年南通市项目建设“龙虎杯”流动红旗。

——实体经济稳中向好。完成全部工业开票销售496.56亿元,同比增长8.5%;完成规上工业产值515.4亿元,同比增长3.85%;完成服务业一般纳税人应税销售183.01亿元,同比保持持平。工业经济稳步运行,年度新增规上入库工业企业42家,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总数全市第一。深入实施“智改数转网联”,完成智能化技改项目35个,数字化转型项目33个。金洲粮油、凯大纺织、兰菱科技等51家企业申报星级上云,江中光电、翠鸟新能源等企业两化融合贯标认证,冠优达磁业完成新三板申报并取得挂牌函。大力支持纺织、机械等产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完成新上或更新设备投入8.7亿元。服务业加速复苏,完成服务业重点行业营收6.59亿元,增长11.15%。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38.26亿元,批发业销售额51.84亿元,零售业销售额19.19亿元,住宿营业额0.63亿元,餐饮营业额2.94亿元。上报入库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36家。建筑业累计开票162.48亿元,占全市60.09%;实现产值475.86亿元,同比增长13.5%。

——内生动能显著增强。项目招引硕果累累,上半年完成签约项目14个,签约并注册5亿元或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8个。开放型经济稳中提质,上半年实现外资到账4692万美元,全市第一。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3.5亿元。项目建设不断推进,新开工5亿元以上项目8个、竣工7个、达产4个,认定5亿元以下专精特新等高质量制造业项目4个,入选省级重大项目4个、南通市级重大项目15个。资源利用节约集约,上半年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4宗367亩。国有资产全面清查利用,上半年累计盘活闲置资产8宗,到账处置资金1.26亿元,整改销号问题资产24笔,累计金额2413.9万元。

——改革创新提速赋能。推动落实经济运行率先好转“36条”,稳步开展“亲商助企大走访”活动,全面摸排66项重点问题,处置解决54项,营商环境持续向好向优。审批服务前延后伸,重大项目全链代办,环评联动、告知承诺、容缺受理、豁免审批、打捆审批等制度典范践行。创新动能持续增强,招引认定科创项目35个,序时完成上半年任务。产创融合不断深化,第一批次12家企业通过高企认定专家初评,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71个,技术合同成交额11.23亿元,完成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开票4310万元。贯彻落实“人才强市30条”,引进申报国家级海外人才计划58人,其中高质量人才25人。精准培育创新创业项目,申报双创计划12项,入选江海英才计划3人,全市第一。

——城乡品质不断提升。城市更新有序推进,化工厂宿舍区2、3、4、5号楼旧城区解危工程稳步实施,已完成签约85户、交房83户。实小北侧区域城市更新扬帆起航,目前已完成入户调查381户、入户评估235户。鹰泰污水二期进水、出水管网工程进场施工,实现厂站网一体化并联。“333”提质增效E区筹备开工,13个交办排口落实“回头看”,6个完成整改整治。园区约150km污水管网完成疏通检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今年来PM2.5平均浓度为38.9微克每立方,同比上升13.4%,优良天数比例为80.1%,同比上升4.4%,地表水市考以上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100%,水厂吸口断面每月均达到Ⅲ类水。农业发展增添潜力,完成千万元以上重大农业开工项目12个。南通季和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获评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区域示范、全域整治”和美乡村建设常态推进,胡集村、海北村、建设村通过省级审核入库。农村户厕改造558户、整改达标1294户。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2.1%。23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上岗再就业,58人成功实现自主创业。实施残疾人家庭环境无障碍改造5户,精准发放各类政策帮扶资金5559万元。明道小学、海师附小、胡集小学、胡集初中实施维修改造,田庄幼儿园、实验幼儿园落实改造提升。新建2个示范性乡村睦邻点,提升改造3个社区助餐点。恒源养老中心内部装修,海南医院海安广颐养老项目进入扫尾,新增医疗床位78张,养老床位200张。深入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大体检”,“精网微格”“大数据+指挥中心+综合执法队伍”做深做实,“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包案结访”扎实推进,64起重点受理案件,按期答复率100%,处置化解率超过90%。认真开展“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四类场所百日攻坚”“两个生命通道”“拆窗破网”等安全整治专项行动,累计排查各类隐患10025条,全部落实闭环管理措施,基层安全生产和消防监管能力不断强化。

——法治政府有效建设。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落实“一岗双责”“四学联动”,强化以案示警、以案促改,一体推进理论学习、检视整改、建章立制。不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持续完善,权责清单制度全面落实。积极畅通政民互动渠道,公开政府信息17条,政务诚信“三个聚焦”见行见效。深入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坚决查处整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粮食购销、工程建设等群众身边“蝇贪蚁腐”案件。认真开展市委工程建设领域购买第三方服务专项巡察工作,持续落实村级财务收支、村干部经济责任、工程项目预算、政府投资工程等专项审计活动,高质量抓好各级各类反馈问题整改。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三公”经费支出进一步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