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南通沿海开发项目建设年,也是我镇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攻坚年。我们在海安县委、县政府和区党工委、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主席团的监督支持下,以创建省级老坝港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为引领,围绕“争当南通沿海开发排头兵、勇做海安经济新的增长极”的发展思路,坚定信心迎挑战,凝心聚力促发展,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r\n
一年来,我们科学研判形势,狠抓工作落实,较好地完成了本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生产总值32.5亿元,增长16.7%;工业开票销售12.5亿元,增长3.2%;工业设备投入1.43亿元,增长58.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834.1万元,增长30%;固定资产投入14.5亿元,增长21.5%,继续保持了经济运行稳中有升的良好势头。
\r\n
一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推进“3+1”产业园区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新城开发建设。昨日的盐碱滩涂已变成了道路纵横、管网密布、一马平川、绿树成荫、厂房林立的现代化园区,各级领导、县两会代表、委员、各地客商现场视察考察后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r\n
一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责任书考核全县排名第3,主要经济指标和杯赛考核全县排名第4,其中财税增收、城镇建设、项目建设分别夺得金、银、铜杯。省级老坝港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即将获省人民政府批准。苏海安渔00101船被省授予海上侦察先锋船荣誉称号,丁小军等5名同志获省国防动员委员会表彰。
\r\n
一年来,我们牢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年民生支出5470.9万元,增长8%,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达49%,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r\n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
\r\n
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r\n
工业经济克难奋进。完成工业开票销售12.45亿元,增长 3.2%。42家定报企业开票销售占全部工业企业的70%以上。华强染整、浦港棉业2家企业实现开票销售超亿元,同比增长38.5%。华强染整被县确认为新增亿元开票销售企业。华强染整、华安袜业、通地生物、巨力磁材等4家企业开票销售增幅均超过45%。品合石材、飞滩粮业2家企业被县确认为新增定报企业。加大技改设备投入,指导金牛机械、华安袜业等16家企业实施技改项目投入4200多万元,新建厂房1.5万平方米,总投入达1.5亿元。银政企合作深入推进,新增贷款0.7亿元,贷款余额 3.8亿元。招工引劳形成机制,建立劳务合作基地2家。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巨力磁材成功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开发省以上高新技术产品7个,申报市以上科技项目3个,新增民营科技企业2家。金牛机械、明芯微电子2家企业完成了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兰波公司、巨力磁材、大明玉新材料、中洋水产、宏洋化工等5家企业均与高校科研院所实施了30万元以上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引进国家顶尖人才1人,引进高层次人才7人,引进高校毕业生240人。
\r\n
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完成服务业应税销售12.9亿元,增长14.2%。新开工服务业千万元以上项目5个,亿元以上项目 2个;新奥燃气、镇海广场、建场商贸城等服务业项目竣工投产。新增服务业限上企业和重点服务业企业3家。新增电子商务企业6家、“六个一”项目4个、酒店3家。中洋河豚庄园养殖区正加快升级改造,人工河豚湖完成土方工程。
\r\n
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完成中润农业养殖、天成集蛋库等千万元以上农业项目10个。申报3个无公害农产品。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200多亩。新建富港、江海、顾陶等3个水产养殖基地。18个项目进入3年奖补项目库。平稳推进全民创业,盘活村级经济。村级集体收入1493万元,村营收入30万元以上村全覆盖,50万元以上村13个。常规农业考核全县第一。
\r\n
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完成高效渔业面积3.6万亩,占全县71.5%。投入3800万元,更新改造渔船22艘,标准化渔船更新改造全省领先。紫菜产业通过农产品出口试验区复审,单机生产量突破3000箱,沿海地区同类技术名列前茅。获得省、市海域管理先进单位。
\r\n
二、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r\n
开放合作深入推进。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指挥部,成立产业招商局。实行负责人领衔家具、石材、生物、综合“3+1”园区招商。先后赴苏州、浙江、上海、成都、深圳、北京、台湾等重点地区,开展招商推介活动72余次,捕捉招商信息1000多条,摸排梳理有效信息530多条,拜访、回访企业400多家,转化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7个。完成县下达任务新增工商注册外资800万美元,外资到账220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2539万美元,增长33%。
\r\n
园区建设扎实推进。建立项目经理制,实行“一对一”全程跟踪服务。在全市8个沿海园区新开工工业项目考核中排名第一。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0个,新建厂房面积43万平方米。其中石材类项目14个,新建厂房面积19万平方米;家具类项目20个,新建厂房面积24万平方米;生物类项目1个,新建厂房面积0.3万平方米;综合类项目5个。新竣工项目数1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个,形成开票销售0.8亿元。
\r\n
要素保障得到加强。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规范融资平台。通过银行项目贷款、信托基金发行、沿海开发集合债发行等方式,融资到账资金7.27亿元。成功办理海域使用权证4245亩。全年征地232亩。加快石材保税仓库和石材、家具基金探索。加强企业用工培训,招引员工400多人。
\r\n
三、城乡面貌不断提升
\r\n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加大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3亿元投入。市政一期10条道路、配套工程全面竣工;二期8条道路完成沥混摊铺工程,初步形成道路互通;三期10条道路完成部分管线铺埋、路基处理工程。核心区3条河道、省重点水利工程龙港河完成整治,天成南河完成主体结构,定海河整治工程有序推进;绿化、交安工程同步建设。
\r\n
新城建设步伐加快。完成《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新城区城市设计》及相关专业规划评审。加快新城功能开发,完成玉龙湾公园建设,投入使用。与产业园区配套的生活性服务项目滨海商务大厦、金港广场主体封顶,进入装修。人民医院滨海分院规划通过县规划委员会评审,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新建安置房200套,共3.3万平方米。完成房屋征收150户,拆迁安置137户,拆迁安置率达91.3%。占补平衡补完耕地120亩。
\r\n
配套设施齐步推进。供水管网全面铺设,建成主支管道18公里。110千伏变电站封顶,完成主变压器安装。新建110千伏架设线路41.5公里,10千伏架设线路13公里、电缆入地1.4公里。污水处理厂正在办理环评等相关手续,即将开工。老坝港天然气卸气站建成运行。通讯、燃气、供热、排污等配套工程与道路同步推进。
\r\n
城乡设施更加完备。着力改善城乡基础及农田灌排设施,共争取财政奖补路资金181万元,修建财政奖补路9.53公里。争取农业资源综合开发项目资金1300万元、小农水重点县项目1400万元。新建泵站3座,维修泵站57座。新建防渗渠33公里,暗渠292米,排水涵24座。新建配套建筑物3918座,硬质水泥路17.5公里,桥梁4座。
\r\n
四、民生保障全面加强
\r\n
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新增私营企业49家,个体工商户162户。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提供免费创业培训1000多人次。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和创业小额担保贷款200万元,扶持自主创业30多人。抓好就业培训、就业援助等服务,举办招聘活动8次。推进低收入农户帮扶,指导农户脱贫致富。农民人均纯收入1.8万元,增长12%。
\r\n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角斜初中学生宿舍楼、老坝港小学学生食堂建成并投入使用,角斜、沿口幼儿园易地重建方案初步确定。中考再获丰收,海中公费30人,总均分超县均分10分,角斜、老坝港两所初中再次荣膺教育质量“四星级”称号。2014年第一批通过县学前教育示范区镇验收。角斜小学通过省平安校园验收。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县年终考核四连冠。新增2家接种门诊和儿童保健门诊。组织各类人员220人参加体检。不断完善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13个服务站达标通过验收,加强对“农家宴”的管理,食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r\n
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参加各类保险人数达3.1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全县第一。发放市民卡2万多张。42名空巢老人办理了“一助一居家养老服务”。投入40多万元用于各类人员救助,30多万元提升改造敬老院,60万元进行角斜烈士陵园提升改造。对19户五保、低保家庭危房进行改造。
\r\n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推进绿化造林,投入7000多万元,新增盐土绿化面积80万平方米。完成新城区已建道路、河道两侧盐土绿化栽种。启动生态文明“清水工程”,16个村通过达标村验收,沿港河率先成为全县“清水工程”示范河道。实施新328国道路段提档增绿、重点村庄绿化工程,完成道路、村庄绿化2200亩,新建蓄粪池128个。
\r\n
五、社会管理和谐有序
\r\n
社会管理更加有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镇、村、组网格化管理实现全覆盖。实行排查问题交办共80多件,有效做好矛盾化解和稳控工作,全镇矛盾纠纷大幅下降。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04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2%;接待来访74件,同比下降9%,成功化解5起8人常年多次赴京赴省上访、缠访事件,成为全县唯一的重点稳控时段无越级上访区镇。接纳社区矫正对象23人,解矫19人。开展法治宣传,宣传活动48场次,发放宣传资料 2万份;提供法律援助9件,法律咨询服务370次。坚持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扎实开展安全检查整改活动,加强对村以下微小企业的监管。强化海洋渔业安全管理,被评为国家平安渔业示范区。
\r\n
政府服务更加高效。实行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制度,对石材、家具等36个项目实施部门会审。完善首问负责、服务承诺、限期办结等制度,推行下基层、听民声、解难题、做实事等民生工作,办结涉及群众生活的行政服务事项1.2万件以上,办理农民宅基地土地使用证210本。加强信息公开收集,强化公共服务管理,促进政民沟通互动。政府网站发挥百姓与政府沟通桥梁作用。12个村为民服务中心创建获得县级验收,老庄村列为全县示范点。
\r\n
自身建设更加规范。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严格执行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相关规定。加强能力建设,注重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坚持联席会议制度,对重大事项进行集体研究、集体讨论。及时清理规范性文件,深入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开展政风行风评议,自觉接受各类监督,认真办结县、镇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
\r\n
175件。加强廉政建设,践行清廉,为民服务,始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夯实机关干部纪律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努力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发展环境。
\r\n
此外,公安、交通、边防、税务、工商、金融、供电、邮政、电信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r\n
各位代表,面对特殊困难和挑战,我镇经济社会发展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县政府和区党工委、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支持的结果,是全镇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向关心支持角斜镇建设发展的各界人士、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r\n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够高,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新兴产业比重偏低;园区建设不平衡,支撑项目和竣工投产项目偏少;财政收入虽有增长,但结构不尽合理,刚性支出也不断增加,财政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社会建设和管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政府自身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机制体制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干部队伍管理仍需进一步加强等等。对此,我们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