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来源: 滨海新区 发布时间:2025-07-09 10:02 累计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在海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滨海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海安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全面启动“‘双百’目标冲刺年”“招商引资冲锋年”“营商环境提升年”“基层治理提优年”四大行动,全面发力打造全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各项工作落实有力,重点指标稳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坚持盘活资源强增收、摸清家底强管理、培植税源后劲,预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400万元。全面冲刺“双百目标”,1-5月累计完成开票销售36.33亿元,同比增长24%;规上工业开票21.38亿元,同比增长10.38%;完成年度净增规模企业9家。服务业发展“攀登进阶”,1-5月累计完成开票销售1.13亿元,新增规上服务业单位1家,新增限上贸易业单位3家,森拓旅游休闲度假街区项目开工建设。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新增“营商环境服务码”赋码企业6家,累计达26家。现代农业稳步提升,共上报重大农业项目开工项目数4个,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坝段、五虎段已全面完工,2025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沿口段正稳步推进。

发展活力持续迸发。坚定不移将招商引资工作摆在头版头条,聚焦海洋经济、复配产业园、循环经济三大特色产业板块开展精准招商,已成功签约并注册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个。全面实施“班子成员带头招商、招商中心专职招商、镇村干部参与招商、在外能人协助招商”的矩阵式招商机制,上半年共获取项目信息195条,共转化落地项目27个,10万千瓦时新能源储能电站项目正式开工。完成南通市考核5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2个,5亿元以上达产项目1个,完成海安市5亿元以上竣工项目2个。新招引人才创业项目3个,新南通市认定高成长性科创项目3个,新申报国家级人才计划25人、高新技术企业16家。预计上半年完成外资到账775万美元,外贸进出口1.2亿元。

城乡建设扎实推进。新城建设全面提速,角斜消防站6月底完成主体施工,滨海新区首座地标商业综合体碧辉·滨海新天地成功封顶。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版本分散户污水治理覆盖3200余户。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已完成新建厕所266户,整改提升605户,6月底前确保完成年度任务。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人居环境示范点品质不断提升。坚持不懈抓环境质量、不断压降环境信访,栟茶运河1-6月份平均水质稳达Ⅲ类,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77.4%,环境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0%,整体环境质量较往年有所提升。

乡村振兴走深走深。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大力推广优质高产优良品种,粮油综合产能稳步提升。做足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穗邦香菇、海之味干紫菜、飞滩大米积极申报绿色食品认证,2024年蔬菜机械化基础加工建设项目已通过海安市验收。持续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不断深化农村空间治理、盘活闲置资源、规范资源发包、拓展居间服务等多元化举措,全区上半年清收土地约32亩,盘活闲置厂房超8000平方米,村营总收入预计达740万元。壮大发展强村公司,积极探索农资统购及特色农产品销售路径,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已实现净利润约20万元。

民生福祉有效增进。不断强化用工保障,搭建就业桥梁,举办线下招聘会3场,线上发布用工信息21期,累计提供206个岗位,帮助企业招聘100余人。常态化开展就业帮扶、技能培训、法治宣传等活动,有效化解劳动争议等重点领域矛盾纠纷43起,进一步营造和谐稳定的生产工作环境。扎实推进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工作,已认定并帮助51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聚焦群众文化需求,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50余场。重点关注困境妇女儿童、留守儿童等群体,走访慰问全区困境妇儿90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0余场次。

基层治理不断完善。全力提升矛盾纠纷化解实效,今年以来排查各类矛盾纠纷808件,化解率99.6%,化解疑难纠纷11件。“梦想富港·网格+”矛盾纠纷靠前调处等三项工作做法在全市基层社会治理“大体检”现场观摩会汇报分享,获得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着力推进信访问题实质化解,市级交办“三大行动”信访件共36件已化解28件,通过调解和解方式化解信访9件,一季度信访高质量考核全市第一。办理12345工单658件,按时办结率100%。全面排查各类风险隐患,常态化巡查重点风险场所,排查整改“厂中厂”消防安全隐患398条,整改“九小场所”隐患116处,本质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党的建设切实加强。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依托“三会一课”、滨海大学堂、“天天向上滨海青锋”成长营等,组织党员广泛开展理论学习,开展实境观学18场,送学上门26次,流动党员专题活动32场,实现理论学习教育全覆盖。抓牢基层党组织建设,组织村居书记参加全市能力提升培训班、定制村干参加“我的村庄我代言”风采展示比赛等,持续增强村居干部干事创业的能力。坚持入户走访听民声,党员干部深入厂房车间、田间地头,累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57条,解决民生实事2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