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下半年,滨海新区将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最大的政治,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的硬道理,始终抢抓发展机遇,努力掀起发展热潮,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为推动海安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以实现“双百”目标为抓手,全力以赴扩大经济总量。树立大抓实体经济鲜明导向,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持续夯实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实体根基,确保两年内实现工业开票销售破百亿、规上企业超百家。积极推动家具、石材等传统产业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大力发展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等新兴产业。开展好亲商助企大走访活动,紧盯新增长点和重点减量企业,及时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抓好各级政策的落地落实,以真心服务确保企业开票应开尽开、颗粒归仓。聚焦“智改数转网联”,加快技术改造和大规模设备更新,推动工业投资提质增效,提高园区经济产出率和贡献度。坚持有呼必应、无事不扰,持续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大力推进企业“营商环境服务码”,全面推行柔性执法,深化实施“一对一”精准服务,全力解决企业急难愁盼、发展瓶颈问题。
二是以加快重点项目引建为支撑,坚持不懈集聚发展动能。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扎实开展“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锚定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精准招商、有效招商,努力提升外资项目招引成效,抓实项目谋划储备,千方百计推动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签约落地。加强项目全要素全流程服务,持续推进项目建设班子成员挂钩制度,强化跟踪服务管理,推动投产项目加快转化,助力通威科技、亚驰科技等一批重点优质项目快建设、快竣工、快达产。全力以赴抓好科创项目招引,聚焦先进地区、创新“赛场”以及高校院所等重点地区、重点目标,大力推介滨海新区的政策和优势,更多维度拓展科创人才项目来源,切实强化金融、人才、要素保障,让科创项目安心、顺心、舒心、放心发展。更好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企业通过与大院大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
三是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为关键,多措并举提升新区人气。坚定走好“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发展之路,以聚人气、促消费为重点,不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配套,持续提高对外来人口的吸纳转化能力,努力让新区更有“烟火气”“生活味”。统筹推进城乡建设,重点围绕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引进城市综合体、星级酒店、商业街等服务业项目,加快打造中央公园特色经济圈,形成具有带客引流能力的多元复合业态。加快推进被撤并集镇区的整治提升,率先以角斜老集镇区为试点,着力抓好现有资源整合、闲置资源盘活和优势资源挖潜,不断释放发展潜能,促进城镇面貌持续更新,努力让老集镇焕发新光彩。深度挖掘红色、温泉、海洋、生态等资源禀赋,精心举办马拉松赛事、“海鲜节”等活动,立足红色经典、农业体验、工业旅游等特色文旅产业,谋划打造新时代国家民兵培训中心、温泉康养基地等一批具有角斜特色的文旅载体。
四是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为根本,持之以恒增进民生福祉。多措并举促进群众高质量充分就业,持续深化金港小学与海安实小集团化办学,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卫生院应急综合楼建设,重视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扎实做好助残、救孤、济困、优抚等工作,兜住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全力推进南通市“百千工程”,持续深化海安市“区域示范、全域整治”工程,统筹抓好环境整治与长效管护,全面提升美丽田园风貌吸引力。巩固提升乡村振兴成果,全速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创建,以点带面不断优化全区乡村振兴发展布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国省考断面水质力保优Ⅲ、大气环境质量保持领先、土壤环境质量严守底线为工作目标,坚定不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着力提升北凌新闸沿线水环境质量,努力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五是以优化基层治理体系为目标,协同高效强化社会治理。巩固拓展基层社会治理“大体检”专项调研成果,以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和实际成效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努力推进治理现代化取得新成效。高效打造智慧园区,突出产业园区、金港社区等重点区域,加快构建园区智慧管理可视化信息平台,高效协同金港社区、基层网格员等治理力量,整体联动公安、消防、城管、安全等执法单位,构筑社区态势智慧感知一张网。抓实抓牢安全生产,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统筹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立足提升全区本质安全水平,凝聚思想共识、严密组织体系,压实主体责任、细化职责分工,持续推进“厂中厂”、粉尘涉爆和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安全整治工作,全面排查消除安全隐患。
六是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保障,凝心聚力锻造过硬队伍。传承发扬红旗精神,持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党性修养锤炼,始终把准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做到初心如磐、使命不改。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认真研究谋划、精心组织实施、扎实向前推进,将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真正使学习党纪的过程成为增强纪律意识、提高党性修养的过程。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进一步完善“金梭奖”“海绵奖”管理办法,奖优惩差,以“先进”带动“后进”,切实提升履职尽责的主动性,真正让想干事、肯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放开手脚、轻装上阵。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牢固树立实绩实干的鲜明用人导向,真正把人民群众最需要、最信赖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