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分类: | ||||
发布机构: | 滨海新区(角斜镇) | 文号: | 无 | ||
成文日期: | 2015-06-18 | 发布日期: | 2015-06-18 | 有效性: | |
名称: | 老坝港滨海新区(角斜镇)2015年农业农村工作意见 |
各村党支部、村委会,机关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开拓思路、凝心聚力、奋勇争先,切实打好农业转型升级攻坚战,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把我区打造成全县领先,全市有影响的农业名镇,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实现富民强村为核心,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以创新农业经营方式为重点,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为关键,以建设农村生态文明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农民生活改善、农村和谐文明。在抓好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各项指标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农业现代化建设(含农业招商引资、农业项目建设、农村改革和常规农业)、强村富民工程(含村级经济发展和全民创业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河养河”工程和绿化工作)三大核心工作,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有效转变,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的快速跨越。
二、目标任务
2015年,全区农业发展总目标是“南通江海台湾农民创业园海安苏台合作示范区”建设初出成效,“农业现代化杯”竞赛综合考核“保二争一”,实现农业现代化工程建设新突破。
具体指导性目标:
1、强势推进农业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全年新(改、扩)建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9个,投入额14000万元。其中亿元项目2个,投入额8000万元。1000万—1亿元项目7个,投入额6000万元。进入农业园区项目4个,发展连片50亩以上高效设施农(渔)业800亩。
2、大力实施强村富民工程:村经营性收入30万元全覆盖,50万元以上的村10个并达到星级村增幅;消除税收分成空白村;60%的村主要干部有自己的创业项目;新增一产项目60个,新增二、三产“凤还巢”项目49个,新增纳税个体工商户146个,新增纳税私营企业25家,新增标准厂房并招租面积3万平方米,全区各村累计建设标准厂房1万平方米。
3、加大力度整治村庄环境:20个行政村全面通过清水工程验收,达到“整洁河、示范村”的标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100%;新增成片造林确保1500亩。
4、深化农村改革:按照“农户提供土地、经营全托管、收益协商共享”的模式,积极引导农机手、农机人员、村干部、农民经纪人等各类主体从事“全托管”经营。全面推行农业全托管经营体制,每个村都有一个50亩以上的农业全托管新型经营主体,建设5个200亩、2个500亩全托管;加强农村车口经营体制改革,加快农村车口维修和新建,有条件的村逐步回收车口,逐步实行统一管理的经营机制,按照海政办发〔2014〕158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明晰产权、统一收费、规范管理,切实加强农灌车口的管理水平。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指导,积极稳妥地开展以“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资产量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凡人均集体经营性资产超过2000元的行政村(社区),要在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全面开展清产核资、界定权属的基础上,认真慎重地进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要遵循“依据法律、尊重历史、立足现实、公平公正”的原则,对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确定成员的享受分额。要建立农村股份合作社章程,加强财务和会计核算,确保社区股份合作社规范管理。村级为民服务中心全面建成。全面完成土地确权工作。
三、推进重点
(一)调结构,突出项目农业建设,做好“高效”文章
以抓好农业招商引资、抓好项目培大做强、抓好项目推进服务、抓好项目整合包装促进项目农业发展。重点培育温室养殖、生态畜禽和设施栽培3个板块。以富港村为重点发展大棚土池温室养殖,全年发展不少于400亩的养殖面积,通过两年的努力使通港村成为全区温室养殖园区。以天成科技园、锡海禽业为载体,大力发展现代高效设施畜禽业。锡海禽业二期开工建设加快建设进度,建成种鸡舍4栋,商品鸡舍4栋,育雏鸡舍2栋。加快汤灶村县级菜篮子工程建设。
(二)促转型,突出农产品加工,做好“海洋”文章
以农产品集中加工区为载体,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全年投入不少于2000万,水电路三通一平基本到位。加大对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的招商力度,全年引进不少于2个深加工项目。促进产业的“三个转型”,一是加快南黄海紫菜城的建设进度,实现紫菜加工由二次加工向三次加工的转型,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紫菜加工集中区。二是认真做好以鱼类为主的海产品深加工招商工作,对在手在谈的项目信息及时跟踪、洽谈,确保项目尽快开工,从而实现由传统捕捞向海产品深加工的转型。三是倾全力做好生物产业园建设,把海洋生物制品和宏洋肥力特项目打造成农业转型升级的典型,实现由近海经济向远洋经济的转型。
(三)抓亮点,推进重大项目出形象,做好“休闲”文章
加快推进中洋河豚庄园建设,围绕老坝港新区旅游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围绕老坝港渔业特色,培育6个鳗业养殖、4个南美白对虾制种及养殖,并向产业加工延伸。加大五虎设施园建设,引进台湾元素,努力形成集观光、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园。
(四)练内功,突出强村富民工程,做好“造血”文章
一是把做强村级经济作为富民增收的重要基础。海港村、江海村、角斜村、富港村、五凌村、周庄村、新坝村等镇关村、园区村、交通要道村积极参与兴办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建设标准厂房、专业市场、仓储设施等二、三产业特别是物业经济,通过税收分成和租赁费来增加村营收入。滩河村、老庄村、范堑村等经济薄弱村、边远村,立足“农”字做文章,充分利用集体土地、水面等自然资源,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开发盘活集体水土资源。二是把创业就业作为富民增收的主要途径。突出标准厂房和创业基地建设,着力搭建全民创业平台。年内新建标准厂房3万平方米,新增一产项目60个,新增二、三产项目49个,新增纳税个体工商户146户,新增纳税私营企业25家,在编村干部必须领办或帮办成功一个创业项目。三是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富民增收的活力源泉。打破区域界限,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合作社统一将土地租赁给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当地农民经营,统一提供种苗、技术和销售等方面的服务。入股农民在领取每亩土地保底收益的基础上,根据效益情况,再享受一定比例的分红。继续组织“帮村帮户”活动,确保所帮扶的经济薄弱村村级集体资产持续稳定增长,村营收入30万元全覆盖,一半村达50万元;被帮扶的年人均收入低于5000元的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五有”目标。
(五)建新村,突出村庄环境整治,做好“靓丽”文章
按照“农村环境建设精细化、农村环境保洁队伍规范化、农村垃圾处置无害化、村庄环境整治达标化、村民居住环境景观化”的“五化”要求,以创建“环境整洁村”、星级“康居乡村”和“环境优美乡镇”为抓手,实现二星级村全覆盖,10个村通过三星级村验收。所有村通过清水工程验收。农村垃圾无害化焚烧率达100%。认真开展秸秆禁烧禁抛和综合利用工作,大力实施以能源化利用为重点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控制秸秆焚烧污染。以“六整治、六提升”为主要内容,重点整治村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乱堆乱放、工业污染源、农业废弃物、河道沟塘,着力提升公共设施配套、绿化美化、饮用水安全保障、建筑风貌特色和村庄环境管理水平。巩固提升农村环境“五位一体”长效管理模式,聚力加强农村环境长效管理,以“整体联动,以村为主;切块包干,以组作业;长效管理,强化奖惩;垃圾收集清运全覆盖,生活垃圾压缩一体化”的运行模式,层层明确责任,对村和保洁员按月考核、按月奖惩,奖励和惩罚力度并重。全面提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水平,打造优美整洁农村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家园。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进一步完善、充实加快推进区农业基本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及其下属机构,强化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对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要亲自研究部署、加强工作协调、抓好督查考核,农村工作局具体负责,全力以赴抓实施、抓落实。明确工作职责,分解目标任务,落实关键措施。相关部门要切实发挥作用,树立全局观念,明确和落实服务“三农”职责,共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进一步明确村干部的工作职责。各村党(总)支书记为各村农业现代化推进工作第一责任人,各村党(总)支书作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具体责任人,各村民委员会主任作为“村庄环境整治”的具体工作责任人,各村会计作为“富民强村工程”的具体工作责任人。区党政负责人及相关各部门与村开展结对挂钩,帮助村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强化责任落实。围绕全年工作目标,抓好责任分解,任务安排到天、责任落实到人。把每一项任务明确到村、部门,细化到项目,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有要求、有部署、有跟踪、有考核、有奖惩。进一步完善农口各部门挂钩联系项目工作制度、加大服务力度,确保项目快开工、快投产、早达效。强化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责任,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有序地向前推进。
(三)强化政策扶持。围绕重点工作,组织开展调查研究,积极争取上级鼓励发展设施农业、集约集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经营机制创新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同时制定完善我区扶持高效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创业、畅通农产品运输渠道、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土地流转等相关政策意见,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投入,积极争创“财政投入农业先进单位”。
(四)强化科技创新。积极配合上级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农民培训工程和“五有”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大力推进产学研联合,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加快培育新型农民,不断提高我镇农业科技贡献份额。
(五)强化督查考核。完善农业农村工作条线考核办法,把发展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位,建立重点工作专项考核。强化跟踪督促检查,编制工作流程图,倒排时间表,建立完善月度分析、动态报告、专题协调等制度,由区加快推进农业基本现代化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牵头,开展农业现代化杯和农业现代化指标推进的专项督查,推进不力的村或单位予以通报,并将完成情况纳入年度考核,确保农业基本现代化工程有力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