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分类: | ||||
发布机构: | 滨海新区(角斜镇) | 文号: | 无 | ||
成文日期: | 2015-01-19 | 发布日期: | 2015-01-19 | 有效性: | |
名称: | 2015年老坝港滨海新区科技工作意见 |
2015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打造创新创业型城市的关键之年。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现就2015年全区科技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创新驱动为方向,以建设创新创业型城市为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巩固深入、扩面增量、提质增效”的工作要求,量化目标、细化措施、强化责任,加快构建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区域创新能力,真正让科技创新成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成为滨海新区最响亮、最有含金量、最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名片。
二、目标定位
通过深化研究2014年工作举措和取得的成果,提高2015年工作水平,实施一批产学研项目,转化一批科技成果,引进一批高端成果,建设一批成果转化基地,建强一批高端研发平台,提升国际科技合作能力,全力打造科技资源有效聚集、创业活力竞相迸发、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的创新创业型城市。
三、工作任务
(一)2014年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成果转化率达到50%以上;
(二)新增合作经费30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上产学研项目各3项,企业支付产学研合作经费100万元以上,覆盖企业6家;
(三)引进实施成果转化项目3项;
(四)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项;
(五)培育科技核心企业3家;
(六)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家;
(七)建成高校成果转化及研究生实习基地2家;
(八)引进孵化器企业1家、加速器企业1家;
(九)新申请发明专利20件,实用新型专利20件,专利授权总量44件。
四、工作重点
(一)巩固科技创新成效
1、推进产学研项目产业化。围绕县“月度申报、季度评审考核”的方式方法,对2014年实施的产学研合作项目进行跟踪推进,突出项目的转化程度、科技含量、知识产权,确保全区2014年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成果转化率达到50%。督促企业按月根据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进行申报。全年组织参与洽谈产学研对接不少于12次,每季度配合县级机关服务部门对区内企业产学研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2、深入开展“创新创业在海安”主题活动。每月组织企业与专家交流洽谈,做好创新创业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根据县确定的活动方案,邀请领导、专家教授、客商,拟定高新产业签约项目,开展第二届“十佳科技兴海功臣”、“十佳科技兴企企业家”、“科技型企业家”、“十佳创新人才”、“十佳创业人才”、“十佳科技核心企业”、“十佳优秀科技成果”、“十佳研发平台”等评选活动,,切实增强活动的效果。
3、加强高企培育管理。实施科技企业“小升高”计划,确保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至2家,金牛公司二季度申报。同时,围绕当年新增产学研项目、新认定省以上高新技术产品或科技项目立项、新增研发项目备案并落实科技税收政策、新增发明专利申请、新增发明专利等,抓好明芯、巨力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管理。1-2月份邀请科技、两税等部门对我区两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一次调研,掌握企业新产品开发、人才储备、知识产权状况等,排查科技项目源,组织申请一批高质量的发明专利,指导企业合理归集研发费用。3月份、4月份、7月份、9月份分别组织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省高新技术产品。3-5月份组织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在项目质的提升上下功夫,确保承担一批省级科技项目。加强税收政策落实的服务指导,尤其是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一对一、点对点的服务指导,同时督促企业将享受政策资金全部投入科技创新。
(二)提高科技创新覆盖面
1、培育科技核心企业。从人才储备、产品开发、研发机构建设和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等方面入手,制定认定标准,落实责任,强化考核,培育3-4家创新基础好、年年有投入、研发能力强、科技人才多的科技核心企业。每季安排一家企业,列入“月月看、家家到”项目观摩活动。
2、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鼓励企业与国外知名高校院所开展科技合作,引进国外高新技术成果,共建研发机构,吸引海归高层次人才来我区创新创业,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实现新区国际合作项目零的突破。
3、新建成果转化基地。鼓励高校院所在我区企业建立成果转化基地和研究生实习基地,持续增强校企融合度。1-2月份排出创新基础好、产业化条件优的企业。3-12月份组织校企对接,开展常态化跟踪服务。引进在全国行业中顶尖的院所共建研发设计、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检测认证、科技咨询、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
(三)推进科技创新提质增效
1、引进实施成果转化项目。大明玉、明芯、巨力、金牛、兰波、龙洋、宏洋等企业要围绕对接中科院或重点高校,跟踪项目,引进吸收具有核心技术和良好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鼓励高校、专家以成果、技术入股我区企业。广泛收集高校院所可转化的科技成果,建立项目库;通过赴企调研等方式,排出企业项目需求,向企业推介重点高校可转化的科技成果,并正常组织校企对接,为企业引进实施科技成果提供保姆式服务。
2、实施知识产权强区工程。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引进国内知名专利代理机构,推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鼓励企业执行国家标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重点培育一批知识产权龙头企业和优势企业。选择优质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组织企业进行培训,梳理筛选一批优质发明专利进行优先审查,缩短授权周期,全年确保新申请发明专利20件。
3、引进孵化器、加速器企业。突出科技创业人才和高成长性、高科技含量企业的招引,全年确保完成孵化器、加速器企业各1家。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优化全区科技工作组织体系,加强科技工作队伍建设,不断健全合力推进科技创新的工作机制,并通过月度例会、重点工作推进会等加强工作分析研究,切实解决科技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二)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围绕重点产业、重点平台、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积极宣传科技创新政策,评选表彰先进典型,大力弘扬创新创业文化,着力提升全社会科技创新意识,努力营造浓烈的创新创业氛围。
(三)强化政策扶持。完善新区科技创新创业激励政策,加大财政科技扶持力度,确保科技经费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发挥科技政策引导作用,撬动企业主体性投入。积极争取上级科技项目扶持,全面兑现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扩大科技税收政策的惠及面。
(四)强化考核推进。优化考核评价导向机制,对照我县“科技人才杯”竞赛办法和“县级机关服务企业科技行”考核办法,做到考核科学、推进有力。对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