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甸镇2023年民生实事备选项目
来源: 党政办 发布时间:2023-02-27 16:47 累计次数: 字体:[ ]

白甸镇通居工程项目简介

牵头责任人:刘臻

为加快乡村振兴发展,推进我镇村组通公路建设,打通传统自然村之间、主干线至集中居住点之间道路硬质化建设“最后一公里”,经与市交通运输局沟通和现场核实确认,2023年我镇拟实施1.9公里通居道路建设工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镇持续推进通居工程建设,截止2022年底,已累计完成农四路提档升级25公里,路面维修近1.5万平方米。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群众对道路出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镇部分主干线至集中居住点的道路硬质化建设仍需继续推进。


二、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加快推进自然村组通公路建设,畅通农村公路交通体系,不仅满足老百姓出行需求,更有利于促进我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前,我镇农村公路总长98公里,已基本覆盖全镇所有群众出行要道,但仍有少部分道路因各种原因需要新建或提升,为满足群众出行需求,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持续深入推进通居工程十分必要。


三、项目实施计划

2023年经我镇与市交通运输局现场勘查核实确认,拟对我镇“四好农村路”通居工程实施共1.92公里建设计划:项目投资70万元,其中白甸村2条3米宽水泥道路共192米,官垛村1条3米宽水泥道路共233米,邹冯村8条3米宽水泥道路共1490米。该工程属于市交通运输局以奖代补项目,具体施工计划待上级确认后开始实施。


白甸镇农村公路亮化工程项目简介

牵头责任人:刘臻

为积极打造全镇路灯路域环境,保障居民夜间出行安全,2023年白甸镇拟继续推进路灯改造提升,对部分剩余未亮化的农村公路配备太阳能路灯。

一、基本情况

白甸农村公路总长98公里,已安装路灯约1300盏,主要分布于白甸集镇、瓦甸集镇、瓦白线及各村部分农四路等人员流量较大区域,面上分布尚不平衡,覆盖范围还需进一步扩大和优化。


二、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我镇水网密布、道路交错,群众沿河而居,路域环境较为复杂,尽管前期已对大部分人员流量较大区域进行了道路亮化,但仍有少部分农四路未安装路灯,厂区工人及村民夜间出行较为不便,继续推进农村公路亮化工程对保障群众出行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项目实施计划

2022年,我镇农四路亮化工程完成长度11.9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227盏,全镇累计完成亮化工程长度约52公里。2023年,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经市交通运输局确认,拟对我镇尚未进行亮化的现有部分农村公路路段继续实施亮化工程,项目投资132万元,计划为8条道路总长12.91公里的道路共计安装328盏路灯,分别为:丁华村傅丁路延伸段3.1公里、园区支路2.4公里、邹冯村邹冯路2.03公里、瓦甸村瓦朱路1.58公里、刘季村白刘路0.65公里、刘季村福溱路延伸段0.55公里、施溪村施南中心路1.1公里及施溪村祥云气站园区路1.5公里。该项目将由市交通运输局委托城建集团代建,预计于2023年三季度完工并调试运行。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升工程项目简介

牵头责任人:钱炜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为主攻方向,以“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为底线,进一步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以及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切实从源头上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2023年白甸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升工程。

一、基本情况

白甸镇现有农业规模经营主体190个,农产品非常丰富。为保证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了镇村两级监管体系,镇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所,建有检测室1间,配专职监管员1名,每村配1名兼职协管员。

二、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现有监管体系不能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镇监管所无专职农产品检测员;二、村协管人员不固定,整体素质不高;三、村级监管设施设备严重缺乏。鉴此,实施该项目非常必要。

三、项目实施计划

根据江苏省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第16条“给予补助方式鼓励农民技术人员开展农业技术推广”,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所聘用1名专职农产品检测员;对村协管人员加强培训与指导,提高村协管队伍素质;在刘季、官垛两村新建不小于20平米的村级农产品检测室,投资20万元,配备相应检测设备。通过上述措施,提高镇村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全年检测农产品样品4000份以上,190个规模经营主体农产品检测实现全覆盖。

该项目将于2023年6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并运行。

白甸镇水利建设项目简介

牵头责任人:钱炜

为全面改善我镇水环境,增强水利现代化水平,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系统治水提质效”的发展主线,促进我镇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经镇政府规划,报市政府批准,准备实施2023年冬春水利工程计划。

一、基本情况

我镇位于里下河西北片区,低洼易涝,水网密布,全镇共有圩堤106.334公里,圩口闸118座,二级河道3条,三级河道14条,四级河道164条。

二、项目实施必要性

1.为进一步改善水环境、提升水质量,现对两条二级河瓦南河及东塘河的水生态环境进行“回头看”,在两条河生态河打造的基础上进行巩固提升,实行常态化管护。

2.为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改善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现状,拟将新建一座高效节水灌溉泵站,并升级改造农田灌溉泵站4座。

三、项目实施计划

(一)河道整治工程:

拟将见缝补绿,增加瓦南河及东塘河河道两岸部分树木种植,增加绿化面积3000㎡。

(二)农田灌溉工程:

拟将在周垛村6组新建一座高效节水灌溉泵站,升级改造邹庄5组、瓦甸3组、傅舍3组及施溪2组四座农田灌溉泵站。

工程总投入估算约300万元,目前已完成工程前期的勘测、设计工作,拟于明年一季度完成工程的招标,二季度施工,三季度完成全部施工任务,四季度完成所有工程的验收工作。工程实施后,将成为本镇兴起新一轮水利建设与美化环境一体化具体表现,为打造水利文化品牌建设“我为群众办实事”,再上新台阶。

该项目将于2023年12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并运行。

白甸镇中心幼儿园异地重建工程项目简介

牵头责任人:吴爱华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我镇幼儿园教育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学前教育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经上级部门批准,拟实施白甸镇中心幼儿园异地重建工程。


一、基本情况

白甸园现有教职工20人,其中编内教师7人,编外人员13人,现有幼儿165名,开设5个班(中大班各两个、小班一个),平均班额33人。白甸园的生源中有30%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这是白甸园特有的生源优势,主要原因是名声在外的海安教育、白甸教育以及白甸的工业优势,生源总趋势能基本保持现有状态。白甸镇中心幼儿园是在原白甸镇中心小学基础上改建而成的,由于教学楼房龄较长,且为老式建筑,存在屋顶漏水、墙面渗水等现象,教室设计要求达不到现代幼儿园标准设计。每年的省优质园验收都会因为硬件上的原因扣分较多,严重制约幼儿园向上发展空间。

白甸园异地重建总投资约2000万元,资金来源是市镇两级各400万元,其他拟申请1200万元上级专项债券。


二、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白甸镇中心园办学规模、教学成果在全市同级别中居上游,但教学硬件设施达不到现代幼儿园办园要求,异地重建有利于提升办学质量,吸引生源,促进白甸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现白甸镇中心幼儿园部分墙体出现裂缝,而且裂缝越来越大,消防通道、消防设施不完善,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异地重建,能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学生安全。


三、项目实施计划

考虑到实际情况,市政府将此项工程作为海安市2023年重点民生工程项目立项。目前异地重建这项工作已在镇政府的推动之下完成了土地报增,选址紧邻白甸集镇新开发的农民居住区,水电管网已经建成,配套设施到位。学生四面可以分流,交通便捷。计划新建2轨,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占地面积5305平方米。

该项目将于2023年2月启动实施立项,计划2024年9月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