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产学研合作。项目总数全年任务6个,上半年完成9个。30万元以上项目全年任务3个,上半年完成6个,均超序时。
2.高新技术企业。新增高企认定全年任务8家,已重点推进11家企业申报高企,第一、二批次预计申报数量9家。
3.专利。专利授权总量99件,全年任务198件,上半年预计完成100件;有效发明专利净增量,全年任务64件,上半年预计完成6件;知识产权质押额,全年任务600万,上半年完成1笔,100万;高企知识产权绩效。全年任务19家,上半年预计完成10家。
4.企业研发活动。规上企业有研发活动数占规上企业数比重全年任务90%,上半年预计完成90%;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2.8%,上半年预计完成2.9%。
5.技术合同备案登记。技术合同备案登记数全年任务6个,上半年预计完成7个。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全年任务3亿,上半年预计完成1.32亿。
6.引进和申报国家级人才。全年任务引进1人,申报1人。上半年完成引进1人,申报5人。
7.引进和入选省双创计划人才。全年任务引进2人,入选1人。上半年完成引进2人。
8.市“海陵英才计划”人才。全年任务申报2人,上半年完成申报1人。
9.特色工作。指导南通远顺申报了省国际合作项目;4家企业通过企业知识产权贯标绩效考核。
二、上半年主要举措
1.强化创新驱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一是常态化收集反馈科技服务需求。组织镇全体党政负责人、机关部门负责人到企业宣传“1+13+1”政策,了解企业科技创新情况,对收集的技术需求定期梳理分析并反馈给上级科技部门,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多措并举激发企业科技创新主动性,增强高科技企业竞争优势。
二是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依托上海交大、南理工、南航等高校,围绕企业自动化升级、机器换人,推进企业与上海交大、南理工、南航的合作,远顺耐纤与南航成功签订1000万元产学研合作项目;围绕企业信息化管理,推进企业与常熟理工、南通大学合作,深入对接企业10多家,达成合作意向6家。
三是推动企业提质增效。围绕研发投入等高质量发展指标,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科技人才引进、平台载体建设力度,改造生产工艺、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优化企业发展质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研发活动数达%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达2.8%以上。
2.抓好招引对接,人才效应持续增强。
一是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围绕全市人才工作的重点任务,对镇级层面的人才政策进行优化升级,加大人才工作资金投入,重点支持国家级人才项目和省“双创人才”项目申报,将镇级人才政策作为海陵英才政策的有力补充。
二是持续加大工作组织力度。组织科技人才办、招商局等部门及相关重点企业做好人才项目对接招引。
三是做好重点人才项目申报辅导。全力抓好人才项目对接,先后组织创业专家对今年申报的人才项目进行辅导培训,不断提高申报材料总体质量。累计组织申报国家级人才项目个,个双创团队项目、1个海陵英才项目
三、主要存在问题
1.产学研合作模式亟待创新。目前,产学研合作项目多以技术开发模式为主。对企业品牌创建、人才培养等方面有帮助的成果转化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共建实体模式、校企联盟模式还较少。
2.发明专利净增量存在较大缺口。主要原因:一是国家知识产权调整统计口径,对引进的发明专利不再列入统计数据;二是申报发明专利的企业数量不够多,范围不够广,专利质量不够高。
3.人才项目质量欠佳。省“双创计划”人才项目和市“海陵英才”计划人才项目引进数量不多,质量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