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hasajj/2021-00007 | 分类: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通知 | ||
发布机构: | 海安市应急管理局 | 文号: | 无 | ||
成文日期: | 2020-05-21 | 发布日期: | 2020-05-29 | 有效性: | 有效 |
名称: | 关于转发《关于切实做好全国两会期间 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
各县(市)、区安委会,市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全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严格落实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各项责任措施,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防范遏制较大事故,大力压降一般事故,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保持平稳,现就做好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严格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2020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这次两会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下召开的,具有重大政治意识;确保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各地、各部门和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强化政治自觉、红线意识和责任担当,清醒认识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绝不能有丝毫松懈和半点马虎,全面推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落地。要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个必须”的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针对当前安全生产规律特点,强化监管执法,加大督查检查,层层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确保为全国“两会”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持续排查治理风险隐患
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作出的重要指示,是国务院专门作出的部署安排,是全市上下必须坚决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各地、各部门和单位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厌战情绪,坚持以32个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为抓手,从严从细从实落实好专项整治各项任务,突出抓好三级复查复核,把三轮三级复查复核作为抓落实、保成效的重要抓手,全方位整治一批安全生产问题隐患。要全力配合国务院督导组开展督导工作,自觉接受督导组督导检查,情况要掌握清楚,台账要准备齐全。要坚持问题导向,把国务院督导组、省督导组指出的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对症下药、精准施策,扎实推进32个专项整治行动和危化综合治理工作,做到隐患应查尽查、排查见底,问题应改尽改、整改彻底。要建立出台一批管长远、管长效的机制政策,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安全生产的深层次、根本性问题。
三、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强化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夏季高温时节已经来临,安全生产进入事故易发多发期,安全生产季节性特点非常明显。各地、各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务必准确把握当前安全生产形势,聚焦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强化监管,狠抓落实,坚决防范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危化品方面:突出问题导向,坚持标本兼治,既要严格落实防火、防爆、防泄漏、防中毒等安全措施,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部位特别是危化品罐区、库区、堆场的安全检查,督促危化品从业单位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严密监控重大危险源;又要扎实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集中整治违法违规“小化工”,推进重大危险源督导检查,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危险化学品行为,从源头上降低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有效防范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事故发生。道路交通方面:加强“两客一危一货”安全监管,加强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加强车辆安全性能检查;加强过境车辆安全检查,落实违法违规信息抄告制度,组织开展联合执法;加强路面执法,严厉打击超速超员超载、疲劳驾驶、不按规定线路行驶、非法营运等违法行为。建筑施工方面:扎实推进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百日行动”,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告知、专题教育警示、安全公开承诺三项制度,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大力整治“三违”行为、严厉打击违法分包转包行为、着力解决高坠问题,大力推进智慧工地建设,抓好轨道交通、市政工程、起重机械、脚手架、深基坑等安全监管。切实加强未报建工程监管,确保全市域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无盲区。消防方面:扎实推进“打通生命通道”行动、重大火灾隐患整治攻坚行动,坚决把重大火灾风险管控住,把重大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持续推进电气火灾、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紧盯人员密集场所、地下工程、易燃易爆单位、“三合一”场所以及“群租房”等重点场所,加强消防安全检查力度,深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严肃查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城市运行方面:要根据当前安全生产特点,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秩序稳定。要保障市政公用设施安全运行,做好供水机电设备运维,加强对各类供气设施巡查,保障高温条件下群众用水用气正常。要制定高温用电应急预案,加强对用电、用气线路、管道的安全检查,确保运行良好。要做好夏季高温期间医疗卫生服务,强化高温中暑患者的医疗救治,畅通绿色通道,加强技术力量,优化服务流程。城镇燃气、特种设备、冶金工贸、烟花爆竹、海洋渔业、农机旅游等行业领域也要突出抓好安全治理,采取有力措施,有效防控安全风险,坚决消除安全隐患。
四、强化应急值守,增强应急处置力
各地、各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加强“两会”期间应急值守工作,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和事故信息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畅通。要加强灾害天气的预警预报和科学研判,强化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风险提示,确保险情、灾害信息第一时间得到通知,确保有关部门、企业和人员及早做好防范准备,落实防范措施。要做好应急装备和物资准备,应急救援队伍要时刻保持战备状态,一旦发生险情确保做到迅速隔离、科学处置、有效沟通、平稳善后,全力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力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保持平稳。
南通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20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