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急管理局四月份工作总结
(一) 对铝镁粉尘企业进行回头看,杜绝重大安全隐患。
督促5家铝镁粉尘企业拆除除尘系统互联互通管道,新排查发现2家铝镁粉尘企业。
(二) 对“厂中厂”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抽查。
全市共排查出“厂中厂”出租方581家、承租方1167家。专项治理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检查出租方356家,承租方883家,发现隐患问题4139个,已整改隐患,2003个,立案13起,处罚金额176250元,发现违章搭建数量20个,目前都已拆除。共安装“一键响铃”594套,推广安装烟感报警设备248个。
(三) 持续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按照国家省市要求,开展系统录入工作。
截至目前,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4次,培训人数167人;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检查指引等配套文件宣贯、解读5次,人数217人;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43次,培训人数7094人,组织开展企业应急逃生演练7次,参加人数2795人;部门执法检查累计排查重大隐患24个,已完成整改16个,市级部门挂牌督办重大事故隐患3个,对重大隐患行政处罚11次,处罚金额5.64余万元,责令停产整顿11家。
(四) 做好社会面小场所相关工作,对接指挥中心网格员工作。
市应急管理局、社会治理中心联合出台了《海安市社会面小场所网格化巡查采集专项行动奖励办法》,细化基层网格员工作奖补标准,每年安排专款财政资金对专职网格员和网格督查员进行考核奖补,按季度进行发放,调动基层网格员工作积极性。截至目前,海安市10个区镇板块共采集社会面小场所12061家(其中餐饮场所2348家,旅馆98家,商超5490家,社会服务场所1855家,维修场所524家,医疗机构177家,教育培训机构166家,娱乐场所211家,仓储场所126家,家庭作坊803家,再生物资回收与批发单位120家,其他143家),基本实现社会面小场所全覆盖,系统基础数据和底数清单全面搭建完成。
(五) 做好省安全生产专项巡查相关工作。
认真落实省巡查组工作要求,全力配合做好巡查联络保障相关工作。一是安排专人驻点开展日常联络保障服务;二是统筹协调问询谈话、现场调研、明查暗访等巡查工作事项;三是充分做好车辆、会务等巡查后勤保障。巡查期间联络保障工作未接到不良反馈。
(六) 落实精准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的要求,运用好可视化执法记录仪。
各区镇综合行政执法局(安监局)均已购入可视化执法记录仪,少数区镇正在采购物联卡。下一步,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将督查各委托执法区镇落实可视化执法规范要求,确保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执行百分百。
(七) 开展防汛业务培训和防汛应急演练。
4月19日,应急管理局、住建局、城建集团排水公司在应急体验馆共同举行了海安市城建集团水务排水有限公司防洪排涝塈有限空间作业演练。拟定4月25日下午将举行防汛业务网络培训,培训对象为区镇街道安监局、水利局等单位和部门的相关人员。
(八) 督促烟花爆竹零售店主要负责人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培训。
3月16号至17号和18号至19号,在锦龙大酒店分两期开展烟花爆竹主要负责人培训班,共计参培人数达416人。
二、应急管理局五月份工作计划
(一)对7家危化品企业开展深度检查指导服务;
(二)5.12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三)完成对重点企业的年度执法计划,检查率不低于35%;
(四)推进深井铸造、铝镁粉尘企业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五)持续开展“厂中厂”安全专项整治;
(六)督促相关企业及时闭环整改省政府安全巡查发现问题隐患;
(七)续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做好系统录入工作;
(八)动态更新风险底数和管控措施“两张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