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急管理局十一月份工作总结
(一)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调查评估系统数据常态化更新工作;
完成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公共文化场所、旅游景区、企业基础信息等13类共390处承灾体信息更新及社会组织、乡镇街道、社区减灾能力等4类共253处减灾能力信息调查更新。
(二)持续开展“厂中厂”安全专项整治。重点督促各区镇对市“厂中厂”专项整治明查暗访发现问题隐患进行整改。做到违章建筑应拆尽拆,一键响铃应装尽装;
重点督促各区镇对市“厂中厂”专项整治明查暗访发现问题隐患进行整改。做到违章建筑应拆尽拆,一键响铃应装尽装。于11月1日组织各区镇安监局长和“厂中厂”出租方代表在开发区洋蛮河办事处召开全市“厂中厂”企业现场推进会,通报三季度“厂中厂”督查情况。于11月18-20日配合省应急厅对全市家“厂中厂”企业进行了交叉检查,共检查30家出租方,162家承租方,发现63条问题隐患。
(三)持续开展金属熔融铸造企业安全专项整治。对80家重点企业问题隐患整改情况组织专家进行复查;
对80家重点企业问题隐患整改情况组织专家进行复查。目前共复查企业45家。
(四)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审计工作;
启动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审计工作。共评审、审计265家,未通过7家。
(五)联合市发改委对5家脱化企业开展安全检查;
已联合市发改委对5家脱化企业开展安全检查,共计发现18条隐患,已督促企业抓紧整改。
(六)持续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截至目前,海安全市共排查重大事故隐患346个,已整改343个;行政处罚250次,罚款400万元;责令停产整顿企业56家,曝光约谈116家;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宣贯活动243场次,宣贯17567人;创建标准化企业940家,69家企业安装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升级改造淘汰落后产能877项;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511次,培训83126人;开展基层安全监管执法人员能力培训683人次;企业建设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169个,1399家企业开展了应急逃生演练。
(七)持续推进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整治;
截至目前,全市共摸排社会面小场所16903家,季度巡查率达100%,发现隐患数量4295,整改率98.9%,社会面小场所系统内行业主管部门标注率、专项监管部门标注率、属地管理部门标注率、消防指导员标注率均已达100%,位居全南通市第一。通过每周对小场所数据与网格化数据进行比对,每月开展“百人入千户”格格到宣传活动,将小场所的录入及整改工作纳入网格化日常督查内容,并将结果及时反馈区镇街道和有关部门。
(八)应急管理系统人员培训。
分批次举办2期应急管理系统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人员涵盖区镇街道分管应急管理负责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牵头部门分管负责人及应急系统在职人员190人。
二、应急管理局十二月份工作计划
(一)对区镇、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开展年终测评;
(二)对17家化工企业低温雨雪天气安全生产防范应对准备情况进行检查;
(三)开展全市救灾物资管理系统培训及物资统一编码、扫码录入工作;
(四)持续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完成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
(五)推进社会面小场所安全管理;
(六)做好2024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任务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