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问政>在线访谈
在线访谈
访谈主题 海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臧忠在线访谈
访谈嘉宾 臧忠
访谈时间 2020年03月27日 12:00:00 - 12:40:00
内容简介 海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臧忠在线访谈
文字实录

各位好!欢迎收听收看由海安人民广播电台,海安电视台新闻频道,海安播报网并机为您直播的《海安政风行风热线》,今天走进直播室的嘉宾是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 臧忠同志。臧局长,您好!


主持人好,各位观众、听众朋友们好!今天有机会与全市农民朋友互动,共同聚焦大家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一定尽其所能解答大家所提出的建议意见,提供好相关的服务。同时,诚恳地期待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市农业农村局的工作。


如果您对农业生产、农村改革、脱贫帮扶、富民增收、农业机械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面有什么疑惑、建议或者投诉都可以跟臧局长交流,我们的热线电话已经开通:88896941、88896110、88869919、88869929期待您的参与。


刚刚过去的2019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 也是我们农业农村局组建运行的第一年,经过一年的整合,我们农业农村工作推进情况如何,请臧局长给我们介绍介绍?


农业农村局组建一年来,加快机构整合融合,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和“全力打造产业高地、聚力建设幸福之城”的目标定位,着力聚焦强村富民,农村改革、产业现代化、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重点工作,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是农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五大产业蓬勃发展,更加突出市场导向。粮食单产继续保持全省前列水平,稻麦年单产连续14年保持全省第一。优质食味水稻种植比重达89.2%。生猪生产克服非洲猪瘟的影响,养殖量止跌回升。家禽饲养量3300万羽,规模养殖比重保持在98%以上。蚕桑综合效益达6000元/亩,建成蚕业农场139家,全省春季蚕桑生产现场会在海安召开。设施蔬菜园艺栽培面积达7.5万亩,高效设施农业占比达20%,高附加值特种水产养殖占比达82%。大公镇群益村等5个村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2个基地入围上海市蔬菜主供基地。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55%,南通领先。二是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持续保持南通第一,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水平位居全省前列。高标准农田新增7.9万亩,高标准农田占比86.13%,南通第一。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稳步推进,“三个全覆盖”试点镇建设综合考评南通第一。农机化水平不断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县通过省级验收,全市农机总动力70.27万千瓦,拥有各类农业机械7万台(套),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0.48%,位列南通各县(市、区)前茅。三是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农产品加工能力明显提升。全年新建规模以上农业项目370个,其中亿元项目31个,获评全省首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10家企业在省股权交易中心农业板挂牌,5家企业入选2019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强。雅周园获批全国农村创新创业示范园。成功获批国家级绿色高效循环农业发展促进项目,成为全国双新双创博览会上全省唯一展示项目。新型经营主体持续壮大。新认定新型合作农场62个,新增各类家庭农场80个,新获批省市级示范农场20家,75家农民合作社进入省级扶持名录。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7家。全年农产品网上销售额15.66亿元。获评省级“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7个。四是农业农村改革稳步推进。海安是全省14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市)之一,全市209个村成功改革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全市209个村、24.8万农户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登记证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股权证全部发放到位。开展土地确权“回头看”。土地确权颁证率达到98.68%。拓宽金融保障机制。开办全省首家公益林政策性保险。五是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70%以上的行政村均在积极打造人居环境示范点,其中18个行政村申报江苏省、南通市人居环境示范创建村。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官微发文推广“海安实施‘四清四化’行动高质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经验做法。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被省政府列为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就明显地区,予以督查激励。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南通领先,6个区镇进入前10名。六是富民强村步伐不断加快。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98元,增长8.6%,南通排名第二,增速平稳。村级经济不断壮大,全市村级集体净资产15.69亿元,实现村营总收入2.06亿元,实现村营收入45万元全覆盖。聚力脱贫攻坚。全市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实现全面脱贫;全市建档立卡人员住院费用平均个人支付部分控制在10%以内。聚焦。强化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出台《海安市被征地农民名单界定办法》和《关于被征地农民名单产生办法的指导意见》,完成被征地农民19469名,实现年底“存量指标清零”目标。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农”工作的成效。臧局长,为了完成这项硬任务,我们海安今年在 “三农”工作推进上有哪些硬举措呢?


三是围绕镇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大提升行动目标,持续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全域开展“干干净净迎小康”村庄清洁行动,切实改变村民不良生活习惯,确保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有效落实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厕所粪污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水环境治理、农业废弃物治理、村容村貌提升、村庄规划设计水平提升、建设和管护水平提升等重点任务,积极打造人居环境示范区域。进一步稳基础、促提升,创特色,推进镇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


二是围绕探索挖掘新的增长点,着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产业富民主体地位,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机遇期,推进农业项目建设。计划新建规模农业项目56个,总投入额20亿元,点燃富民增收主引擎。推进农民职业化,落实登记失业劳动力免费培训和在职职工岗位技能培训补贴政策。对大学毕业的新型职业农民进行认定并纳入社保对接。健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探索村集体经济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全市力争村营收入达2.5亿元,20%以上的村对农户分红;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不低于8.6%。


一是围绕“米袋子”“菜篮子”抓好农业生产,切实保障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有效供给。稳定粮食生产,总产稳定在60万吨以上,单产水平继续保持全省领先,确保粮食丰收丰产。认真落实好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任务,用足用好最近省出台的生猪生产“新九条”等扶持政策,引进规模化、现代化生猪健康养殖项目,加快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确保今年底生猪存栏达24万头。继续推进优质稻米、现代禽蛋、高效蚕桑、生态水产、绿色蔬果五大产业,调优品种结构,加快产业提档,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力争达60%以上。巩固提升农业综合产能,新建高标准农田5.2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2个。巩固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建设成果,推进“两融两适”,农业机械化水平达86%以上。


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之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将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为抓手,以保供给、保增收、保小康为主线,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提升,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市全省前列。


高新区俞万家庭农场,准备建设一个农场,对蚕业农场不是太了解,现在我们农业农村局对我们技术上有没有支持,资金扶持上面有没有好的政策


海安农业有三大优势,其中蚕农产业是特色产业,在海安发展过程当中海安百姓征收做出巨大贡献,历史悠久,过去蚕桑产量位于第一,海安在全国做得也是最好的。现在面临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一个是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第二个是非常重要的,蚕桑在发展过程当中农动力短缺的问题。海安蚕桑业在不断的委缩,全市可能只有六万左右,这个趋势如果不采取措施还会下降,所以我们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从今年开始开展扩桑,通过三年的努力,控制在8万亩。我们要大量推行蚕桑业。发力我们肯定从几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政策鼓励,第二个技术支撑,特别是推广技术运用,解决蚕桑生产后继无人的问题,提高我们蚕桑种植收益。我们市委市政府比较重视。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镇至少有五家蚕桑业,给予土地留转相应的补助。第二是二十亩以上我们对新蚕桑给予四百元奖励,这个奖励跟刚才奖励是叠加的。第三我们对家里规模超过奖励一万元。第四个对新型规模在20、30、50每个分别给予两万、三万、五万奖励。第五是蚕桑机械化,通过过程转化蚕桑市场革命。这个目前政策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鼓励蚕桑机械。每台奖励一万元,其他奖励措施,鼓励发展小蚕收益,小蚕工艺在两百平方米以上推行一次奖励20万以上,规模达到200多家以上,分别给予奖励10-15元。第二个方面要加强蚕桑技术指导,现在既然要扩桑要保证这个产业,我们要通过机械发展,通过大规模系统化种植规模来革命我们蚕桑的方式。目前我们总体思路推行草本桑技术,在周边有一些试点情况来看逐步成熟,今年要求每个区镇至少有两家成为示范点。


我们也将对各个区镇明确专业帮扶服务,同时我们今年也要提高我们蚕农技术培训,培训覆盖率超过80%,让整个蚕桑产业焕发新的活力!


我们村干部没有市农业农村局规范村干部待遇,吸引更多年青的水平高的专业技术强的有志青年加入队伍,让他们爱农村


这个问题这几年好多基层的群众包括村干部都在提,目前在经济发展格局里面基层干部承受着巨大的任务,统筹经济发展,群众待遇等等方方面面,现在村干部已经出现内职业化的现象,你的待遇要有一个明确的保障,你不能保证年轻的干部充实到队伍里来。这个同志提的问题我们去年也是根据基层同志呼声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已经出台了一个指导意见,这个意见在整个村干部管理过程当中也是有历史意义的,这个文件也顺应了内职业化的倾向,以内公司的模式对村干部的相关待遇进行了保障。从今年1月1日开始执行。对每个村的村干部待遇进行核定。最近我们海安出台的这个文件上级也充分了解到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要切实南通市的要求对村党委书记待遇切合这两个文件不矛盾,结合起来,应该来说文件推应以后,村干部进行内公司化的管理,岗位报酬,经营报酬,考核报酬,规范化服务报酬,然后对村干部同志提到的养老保险待遇和住房公积金,他的工资增长辐度并不是很大,但给予一定保障,充分说明了市委市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关心和关爱,正在逐步完善。


开发区戚庄村2组,我们与爱凌村相比有很大距离,我们现在村还有10.20公里的农家门口没有做水泥路,还有10.2公里农户出行问题还是过去的沙石路,车子不好开。现在要求道路要求政府帮忙一下。


这两年大家应该看到,整个农村村的道路成效还是霏凡的。中央财政资金和上级部门拿出一部分钱根据村里面的情况老百姓门前的道路来把它实施完毕,从09年开始一直坚持到现在。全市超60%道路已经硬质化了,然而这个文件今年海安有一百多名的计划,统筹安排,解决肯定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夜把全县剩下的40%全部解决到位,老百姓家门屋后的道路,我们政府,你可以等我们的奖扶计划,你也可以群众自筹,村民收入等多元化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会跟开发区农民部门沟通来进一步完成这个计划。


我们农村现在要走向爱凌村农民大户承包,我们村里也有很多留守老人种不动田,田不能荒,要求政府由大户承包


这个农民提的这个问题是目前农村里面比较显化的问题,前两年政府已经预见了这个问题,前两年政府已经推行大户承包,但还有些群众还不予支持,这两年情况又发生了变化,刚才这位同志讲的老百姓迫切想把土地扭转出去,老百姓种不动了,抛荒现在我们海安没有,当然我们肯定要避免这个问题,总书记提出的谁来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方面大力提供农民职业化,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去年出台了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办法的文件,鼓励我们农民走出专业化、职业化,走出培训的队伍。第二个你的待遇在政府这一次重视,对新型职业农民按照初级、中级、高级每年给予个人缴纳养老保险30%、40%补助,经过培训变成一个专业化的农民,政府给予扶持最高补助三年,达50%。我相信绝大部分农民参加我们的培训,门槛很低,还有的干部我们鼓励投入农业生产过程当中。我们这个政策里面一次性给予一万元补助。


种田大户通过什么样的流程能够批到生猪养殖?准备在长恪村18组养猪,大棚养殖,100头左右.


我简单把目前规模养殖的政策跟你做一个宣传,你要养猪我们政府是鼓励的,有几个条件:一个是必须在非禁养区,在环保划定的禁养区是不可以养猪的。第二你养猪选择的地点必须是一般农田,不能是基本农田。第三由于猪瘟的影响,我们现在政府鼓励引导的方向是规模养殖,这一块政策很多,你可以跟墩头兽医站的同志进行对接。


今年猪肉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稳定生猪生产也成为老百姓们关心的热点,臧局长,我们在恢复生猪生产方面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2018年、2019年,受生猪生产周期及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全国生猪存栏急剧下滑,海安也不例外。2019年8月份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地方各级党政部门和农业主管部门,对恢复生猪生产,保障猪肉供应十分重视,相继出台了多项激励政策。海安从加强疫病防控、鼓励发展规模养殖、建立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大力推进生态健康养殖等方面着手,狠抓关键措施,确保政策落地并取得实效,去年四季度以来,我市养猪户补栏增养的积极性显著提升,生猪生产下滑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呈现明显恢复态势。

图片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