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全面落实疫情防控责任
1.组织管理体系不断健全。适时调整疫情防控指挥体系,建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市长为指挥长的联防联控新冠肺炎疫情指挥部,下设办公室、16个专项组和10个应急处置专班(卫生委牵头的有核酸检测、隔离管控、医疗救治3个工作专班,另有4个专班卫健委为成员部门),明确了各专项组、应急处置专班的工作职责。市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组建由分管市长为组长的应急工作专班,建立由市卫健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日常工作专班,指导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人员排查管控更加有力。
1月份,国内疫情多点爆发,特别是邻近的上海、浙江地区出现散发疫情,对我市的疫情防控工作形成较大的压力,南通市防指多次召开疫情防控调度会,根据会议要求,市卫健委迅速行动,与市公安部门密切配合,第一时间开展大数据人员排查、落实管控措施,开展核酸检测。本月国内重点地区来海人员共6962人,其中来自中高风险地区11人,采取集中隔离管控措施470人,排查密接、次密接人员共29人,均按要求落实管控措施。根据上级防指统一部署,市卫健委多次组织专业人员对全市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点人群开展节前疫情防控工作督查,19-21日接受省防指专家组对我市疫情防控工作的督查。根据疫情形势的变化,我市于12月15日正式启用双楼中专“健康驿站”作为国内重点地区人员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1月份使用集中隔离点共7家,其中入境人员专用隔离点2家,密接次密接人员专用隔离点1家,国内重点地区人员隔离点4家。1月18日接受了南通市全覆盖检查,存在问题立知立改,所有高风险岗位人员规范开展核酸检测和闭环管理。开展低风险地区返乡人员排摸,回乡满7天的有6626人,完成二次核酸检测的5522人。
2月份,我市有效应对苏州、无锡、南通、徐州、连云港以及上海、浙江等省外本土病例突发疫情,开展人员排查和管控工作。2月份全市共排查登记国内重点地区来海返海人员6893人(苏州6040人,呼和浩特、包头、太原、云南红河67人,深圳、珠海、东莞81人,武汉、成都141人),其中来自中高风险地区15人,实施集中隔离101人,排查登记密切接触者8人,次密切接触者90人,所有重点人员均按要求落实管控措施,按规定完成核酸检测。
3月份,我市根据省市防指统一部署,及时调整国内重点地区来海返海人员管控政策,并向社区发布公告。加大社会面人员排查力度,积极推进“敲门行动”,确保做到“不留一户、不漏一人”,对来自南通市以外地区的人员实施“3+11”管控措施。3月份,共排查登记国内重点地区来海返海人员13000余人,落实相应的管控措施,按期开展核酸检测。全面提升核酸采样检测能力,目前全市各区镇街道均已建立核酸便民采样点,共计13个,配合交运部门在公路查验点设立核酸采样点,共计9个,各医疗卫生机构适时增加上门采样工作人员和车辆,确保每日完成采样任务。常态化开展疫情信息协查,共收到协查事件101起,排查密切接触者58人,次密接296人,提级管控次密接,及时落实管控措施。
4月份,加大社会面人员排查力度,对来自南通市以外地区的人员继续实施“3+11”或“7+7”管控措施,共排查登记外市来海返海6877人,其中中高风险地区来海1555人。开展无症状感染者调查处置5例,其中本土病例4人(4.20疫情),另有上海入海高速卡口发现1人。落实封控区、管控区划分,采样消杀,流调溯源,密接次密接排查等防控措施,共排查2690人,其中密接469人、次密接890人、提级管控1331人。开展涉及如皋、昆山阳性病例在海轨迹,晓星集团进口货物环境检测结果异常,苏州、杭州等密接、次密接协查等,调查处置171起935人,其中密切接触者179人,次密接681人,一般接触者11人,大数据10人,排除6人,提级管控48人。
5月份,调整来海返海人员健康管理措施,逐步取消全域低风险设区市及不存在本土社会面疫情地区“3+11”措施。5月份,共排查登记重点地区来海返海人员863人,共收到协查事件25起,排查密切接触者11人,次密接21人,一般接触者11人,接大数据协查4人,均已及时落实管控措施。在区镇、街道配合下逐步开放接收上海返海人员,目前已接收上海返海人员5903名,学生109名。
3.新冠疫苗接种有序推进。根据国家及省市统一安排,在推进18岁以上加强针接种的同时,从3月初起我市正式开展序贯加强接种,截止5月底,全市常住人口第一针接种率96.54%(844019/874300),两针接种率92.98%(812942/874300);第三针加强针接种率82.06%(569295/693078)。同源加强96751剂次,腺病毒序贯8364剂次,CHO序贯7225剂次。常态化做好体育中心集中接种点的日常管理,该接种点已于3月25日顺利关仓。积极推广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疫苗,截至目前,我市60岁以上人群已至少接种一剂247467人,60-69岁人群已至少接种一剂130450人,70-79岁人群已至少接种一剂84733人,80岁以上人群已至少接种一剂32284人。
4.集中隔离能力不断加强。根据省市统一部署,储备集中隔离可隔离房间数按照常住人口数每万人50间,为在规定时限内达标完成建设任务,市卫健委组织专业人员对全市范围内符合设置条件的住宿场所进行梳理,目前我市共储备集中隔离点36家,隔离房间4221间,隔离人数最多时使用26家,当前正在使用8家。为规范集中隔离点运行,市卫健委组建集中隔离点督查专班,每2天现场督查一次,每天开展视频抽查,确保所有问题隐患第一时间得到解决。3、4月,支援南通风险人群来海集中隔离累计2000多人(涉及到崇川、通州、海门等区,包括农批市场、南通大学等重点单位)。5月,支援上海市风险人群隔离121人,支援江阴来海隔离人员500人。
5.根据省市防指的工作要求,扩大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对象达47类,增加部分人群的检测频次,我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类常态化和应急采样检测任务。与大数据中心合作抽查重点人群核酸检测情况,对长期不按要求采样人员采取赋黄码措施,倒逼主管部门督促相关人员及时参与核酸检测。常态化开展集中隔离人员解除时隔离环境采样、农村环境监测采样,新增进口货物及场所抽查检测。
6.组织参与“两会”、小高考、投洽会、“两院”专家走进海安、省委巡视等重大活动疫情防控和医疗卫生保障;全面落实2022年元旦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参与各项督查指导。
7.配合南通市疫情防控专项督查组,开展集中隔离点储备与运行、数据专班、60岁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等工作督查与问题整改等工作。
二、全力推进民生实事工程
(一)加快重点工程建设。海安市李堡中心卫生院病房大楼装修工程、海安市城东镇中心卫生院北扩工程、海安市中医院应急楼改造工程、海安市白甸镇卫生院发热诊室建设工程、海安市雅周中心卫生院发热诊室建设工程、海安市大公镇卫生院整体搬迁工程、海安市滨海新区卫生院发热诊室建设工程、黄海大道托幼一体化机构建设工程、永安路托育机构建设工程、海安市肿瘤医院消毒供应室改造工程、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工程(市应急医院)、市中医院急救中心、科研教学病房综合楼工程、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工程(李堡中心卫生院发热门诊)按序时推进。
(二)创新做好托育工作。对全市托育机构符合备案条件进行摸底排查;完成2家托育机构备案;指导3家机构建设卫生保健室,进行卫生评价报告;加强全市托育机构疫情防控督查,制定下发托育机构复课疫情防控工作通知,并做好复课验收督查;组织全市托育机构员工及入托婴幼儿常态化核酸检测;开展托育机构专家安全检查,5月份完成半数机构检查;根据应急管理局通知要求,对全市机构进行风险源排查并录入系统。联合发改委出台托育机构水电气价格优惠政策文件;根据省巡视组要求,撰写《海安市托育机构建设、运营、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继续对接“桃李名筑”社区托育用房招募及海安中专“托育产教融合基地”事项。
(三)开展家庭发展工作。根据省市通知要求,开展全员人口信息系统数据库信息清理;组织开展5.15国际家庭日宣传活动;完成计生特殊家庭扶助“三项制度”全覆盖督查;做好上半年奖特扶人员年审工作;统计上半年奖特扶退款情况,建立退款人员的档案信息;根据2021年追缴清退文件通知要求,对相关区镇发函告;调查处理两件计划生育奖励扶助、一件并发症鉴定信访事件。
(四)推动老龄工作。继续开展《海安市95周岁以上老年人调查问卷》调查工作。调整海安市老龄工作委员会组成人员方案和相关部门职责征求意见稿已收到14个部门的反馈意见。完成市人民医院、中医院老年医学适宜技术推广单位申报。开展“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和南通市“敬老文明号”创建工作。海安街道旺池社区申报“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并于5月7日接受南通市卫健委现场考评,南通反馈,旺池社区名列第二,已向江苏省推荐参评。督促城东镇中心卫生院和曲塘镇敬老院准备南通市“敬老文明号”相关台账资料。
(五)推动养老服务工作。对全市95岁以上老人进行了数据摸排,制定了《海安市2022年度“百岁老人健康有约”服务项目实施方案》;2022年家庭医生签约95岁以上老人1576人;5月份签约医生上门服务1483人次,累计7865人次,截止5月份,专家上门服务1093人次。
三、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一是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继续将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依托党建管理模式,创新方法深入学、红色阵地现场学、结合实践延伸学,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举办党史知识竞赛、青银结对共建、青年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加热升温。二是高举党建志愿服务旗帜。擦亮“医路向党,健康护航”党建服务品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新冠疫苗接种、疫情防控一线集结;关心关爱医护人员,结合512护士节开展表彰慰问,相关经验在学习强国、南通日报推介。三是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以“5·10思廉日”等活动为契机,组织观看不同题材的警示教育片,到海安博物馆参观等形式全力增强党员干部的党纪法规意识。强化机关作风建设,抓在日常、严在平常,被评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先进集体”。
四.统筹推进其他工作
(1)职业健康工作。协调处置湖口舜杰船舶海安有限公司23名疑似职业病复检等有关工作。督促粉尘危害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有关用人单位,落实问题整改措施。草拟海安市职业健康工作“十四五”规划。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系列宣传活动。按照江苏省深入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开展企业基本信息核查,初步确定治理企业名单。草拟《海安市深入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开展职业健康体检机构日常监督检查。
(2)及时做好信访维稳工作与安全生产工作。共处理16件信访件,3件省委巡视组交办件,799件投诉工单,19件市长信箱。常态化开展做好网络舆情监测处置、网站和公众号更新维护,处理网上舆情126起。
(3)做好行政服务窗口相关工作。1-5月份受理并办结各类审批服务事项390件。在江苏省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录入许可办件数据281条,在江苏省市场监管信息平台上认领数据2284条,反馈我委办件数据29条。
(4)部署第35个世界无烟日活动。协助文明办完成网上材料申报专项调研,督查人民医院、中医院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
(5)做好全员核酸检测防控物资的协调储备和分发工作。协助交通运输完成10个卡口防控抗原核酸采集器械、耗材领取、分配等相关工作。
(6)积极应对丰县八孩事件,会同市政法委制定易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排查工作方案,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和排查管控。对排查到的疑似精神病人开展逐区镇专业评估诊断,共新增13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