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
来源: 海安市卫健委 发布时间:2021-03-01 09:28 累计次数: 字体:[ ]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以健康海安建设为统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全面提升卫生健康现代化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高质量的卫生健康服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

(一)强化疫情监测

加强市疾控中心PCR实验室建设,强化病例、口岸、重点场所、社区、药品使用、农贸市场环境等疫情监测,推动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应检尽检”。(责任领导:刘爱明;牵头科室:疾控科)

加强发热门诊病例排查、报告、转诊,建成6家省级示范发热门诊。(责任领导:仲重阳;牵头科室:医政医管科)

(二)强化“人物同防”

继续加强入境人员“14+7+7”隔离观察措施,规范落实核酸检测要求。(责任领导:刘爱明;牵头科室:疾控科)

指导做好进口冷链食品、进口货物的检测和预防性消毒,完善核酸检测阳性后的应急处置措施。(责任领导:刘爱明;牵头科室:疾控科)

加强发热门诊、基层发热诊室、PCR实验室建设,做好市人民医院传染病区改造,推进市应急医院建设。(责任领导:仲重阳;牵头科室:医政医管科)

(三)稳妥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组织推进新冠病毒疫苗紧急接种和大规模接种工作,确保接种规范安全。(责任领导:刘爱明;牵头科室:疾控科)

加快推进开发区立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新区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预防接种门诊以及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建设。(责任领导:刘爱明;牵头科室:疾控科)

(四)加强院感防控,做好重大活动疫情防控指导

强化院感防控,全面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哨点作用”。(责任领导:仲重阳;牵头科室:医政医管科)

全力做好重大活动的防控保障,严防聚集性疫情发生。(责任领导:刘爱明;牵头科室:疾控科)

(五)强化多病共防

做好流感、水痘、手足口病、肺结核等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领导:刘爱明;牵头科室:疾控科)

(六)强化宣传引导和健康教育

强化信息报告和发布,坚持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健全涉疫舆情监测、研判和报告工作机制。(责任领导:蔡红卫、刘爱明;牵头科室:宣教科、疾控科)

加强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引导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责任领导:蔡红卫、刘爱明;牵头科室:宣教科、爱国卫生科)

(七)强化应急演练

不断完善处置突发散发疫情、聚集性疫情预案,进一步强化应急演练。(责任领导:刘爱明;牵头科室:疾控科)

二、全面推进健康南通建设

全面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和健康海安建设总体要求,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形成推进合力。(责任领导:刘爱明;牵头科室:疾控科、爱国卫生科)

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意见》,积极开展卫生乡镇创建活动,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责任领导:刘爱明;牵头科室:疾控科、爱国卫生科)

推进健康城镇和“健康细胞”建设,遴选优秀典型案例,打造一批建设样板。(责任领导:刘爱明;牵头科室:爱国卫生科)

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稳步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责任领导:刘爱明;牵头科室:疾控科、爱国卫生科)

三、加大公共卫生工作力度

(一)加强疾控体系建设

加快实施疾控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工程。(责任领导:刘爱明;牵头科室:疾控科)

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做优做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持续提高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和应急处置能力。(责任领导:刘爱明;牵头科室:疾控科)

(二)强化疾病预防控制

加大传染病防控防治工作力度,强化预防接种服务管理,将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责任领导:刘爱明;牵头科室:疾控科)

巩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成果,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管理水平。(责任领导:刘爱明;牵头科室:疾控科)

开展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重点防控近视、肥胖、龋齿、脊柱弯曲异常等学生常见病,加强学生心理行为干预。(责任领导:刘爱明;牵头科室:疾控科)

(三)加强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

修订《海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海安市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海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试行)》,常态开展卫生应急演练,稳定卫生应急保障队伍,不断提高应急保障能力。(责任领导:仲重阳、刘爱明;牵头科室:医政医管科、疾控科)

(四)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效

完善以服务数量和服务质量为主要结算依据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机制,组织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责任领导:仲重阳;牵头科室:基妇科)

积极推进医防融合试点。(责任领导:季永东、仲重阳、刘爱明;牵头科室:人事科、医政医管科、基妇科、疾控科)

(五)大力提升职业健康管理水平

开展重点行业领域粉尘危害专项整治集中攻坚,促进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责任领导:刘爱明;牵头科室:疾控科)

加强职业健康服务机构质量控制与日常管理,推进职业健康监管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防范化解职业健康领域重大风险。(责任领导:刘爱明;牵头科室:疾控科)

四、切实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一)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

大力推进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着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市人民医院达到国家服务能力推荐标准。(责任领导:仲重阳;牵头科室:医政医管科)

推进全市急救体系建设,做好全市急救系统联网升级工作,整合急救系统、救护车辆运行系统、院内诊疗系统,合理增设院前急救站(点)。(责任领导:仲重阳;牵头科室:医政医管科)

加快卫生健康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深化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设,新建成1个省级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争创2个基层特色科室建设。(责任领导:季永东、仲重阳;牵头科室:财务科、医政医管科)

(二)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积极创建省级社区医院示范县(市、区),李堡、曲塘中心卫生院通过省社区医院评审。(责任领导:仲重阳;牵头科室:医政医管科)

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力争达到基本以上标准和推荐标准的基层机构占比分别达90和50%。(责任领导:仲重阳;牵头科室:医政医管科)

(三)强化医疗质量安全管理

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设立市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办公室,设置12个以上专业质控中心,开展专项检查,促进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落实,提高服务同质化水平。(责任领导:仲重阳;牵头科室:医政医管科)

加强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规范服务行为。(责任领导:仲重阳;牵头科室:医政医管科)

(四)全面改善医疗服务

以智慧医院建设为抓手,推行市人民医院、中医院预约诊疗,推动“互联网+医院”建设,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妥善解决因疫情防控带来的群众尤其是老年人看病困难问题。(责任领导:仲重阳;牵头科室:医政医管科)

加强诊疗行为和药事管理,促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妥善解决因疫情防控带来的群众尤其是老年人看病困难问题。

(责任领导:仲重阳;牵头科室:医政医管科)

五、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一)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支持市中医院迁建工程,支持跨行业、跨领域、跨学科科技合作,加强市中医院与苏州大学药学院合作,推动中医制剂产业化加快发展。(责任领导:仲重阳;牵头科室:医政医管科)

加强中医医联体建设,推进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开展星级中医馆评选,筑牢中医药服务阵地。(责任领导:仲重阳;牵头科室:医政医管科)

(二)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

大力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以县市区为单位试点建设“区域智慧中医云平台”,引进名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推动名老中医诊疗经验的数字化传承,推动共享大药房建设。(责任领导:仲重阳;牵头科室:医政医管科)

协助做好西学中高级人才研修项目,建成市级名中医工作室1个,完成100名左右的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责任领导:仲重阳;牵头科室:医政医管科)

(三)弘扬中医药文化

39.组织开展“中医药就在你身边”“岐黄校园行”等中医药健康文化推广活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医药交流与合作。(责任领导:仲重阳;牵头科室:医政医管科)

六、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一)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40.持续深化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不断健全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强化价格监管。(责任领导:季永东、刘爱明;牵头科室:人事科、财务科)

41.组织开展二、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责任领导:季永东;牵头科室:人事科)

42.强化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加强全成本核算和全面预算管理,充分发挥数据分析在提升医院管理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责任领导:刘爱明;牵头科室:财务科)

(二)落实分级诊疗制度

43.探索推进市域医共体建设,落实专项考核资金,推动市域内医疗资源有效共享。(责任领导:季永东、仲重阳;牵头科室:人事科、医政医管科)

44.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探索建立家庭医生首诊、预约

诊疗、精准分诊、转诊审核服务机制,推进家庭医生工作室建设。(责任领导:仲重阳;牵头科室:基妇科)

(三)完善药品供应保障机制

45.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采购、使用双月通报机制,综合运用通报、评估等手段,促进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优先配备合理使用基本药物。(责任领导:仲重阳;牵头科室:基妇科、医政医管科)

继续执行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制度,充分运用专项资金,通过分级储备、区域调剂、临床替代等方式保障药品临床供应安全。(责任领导:仲重阳;牵头科室:医政医管科)

完善市镇村三级药品使用监测网络,推进以基本药物为重点的临床综合评价工作,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责任领导:仲重阳;牵头科室:医政医管科)

(四)强化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

贯彻《海安市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实施方案》,牵头落实综合监管各项任务,深化多元化综合监管国家试点工作。(责任领导:蔡红卫、仲重阳;牵头科室:综监科、医政医管科)

高质量完成国家、省、市“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任务,覆盖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所有领域,提升抽查质效。(责任领导:蔡红卫;牵头科室:综监科)

推进医疗卫生诚信体系建设,制定《海安市医疗卫生信用分类监管办法》,探索“互联网+综合监管”和“信用+综合监管”,进一步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效能和水平。(责任领导:蔡红卫、仲重阳;牵头科室:综监科、医政医管科)

强化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发挥卫生监督共同体作用,全面提升监督队伍理论水平和监督能力。(责任领导:蔡红卫;牵头科室:综监科)

(五)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

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依托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借助卫生健康信息化手段的有力支撑,建成两家互联网医院,拓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责任领导:仲重阳、刘爱明;牵头科室:医政医管科、规划信息科)

持续推进基层卫生健康信息化提档升级工作,实现市三级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与市区域卫生健康平台互联互通,实现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向居民开放。(责任领导:仲重阳、刘爱明;牵头科室:基妇科、规划信息科)

推进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管理信息化水平、降低医疗安全风险。所有三级医院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四级评价,二级医院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三级评价。(责任领导:刘爱明;牵头科室:规划信息科)

七、大力推进卫生科技和人才发展

推进重点学(专)科建设,推动临床技术创新性研究和成果转化,做好卫生技术人才评估评价工作。(责任领导:季永东、仲重阳;牵头科室:人事科、医政医管科)

加强紧缺专业和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新培养全科医生8人以上,新招收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30人以上。(责任领导:季永东、仲重阳;牵头科室:人事科、医政医管科)

继续推进接轨上海工程,两家三级医院分别与上海三级甲等医院之间至少有5以上的重点学(专)科实现全面对接。(责任领导:仲重阳;牵头科室:医政医管科)

争取相关部门实施更加便捷的医疗及公共卫生人才招聘政策,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责任领导:季永东;牵头科室:人事科)

续做好援疆、援青等各项对口支援工作。(责任领导:季永东、仲重阳;牵头科室:人事科、医政医管科)

八、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一)促进人口与家庭发展

落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新增2家普惠托育机构,建成1家省示范性托育机构,支持和鼓励多方力量发展托育服务。加强托育机构监督管理,促进托育服务安全、规范、健康发展。(责任领导:蔡红卫;牵头科室:宣教科)

加强计生特殊家庭扶助关怀,进一步强化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两项基本公共服务的落实,推进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家庭医生签约、就医绿色通道全覆盖。(责任领导:蔡红卫;牵头科室:宣教)

(二)加大妇女儿童健康保障力度

全面推进市妇幼保健院建设,加快市妇幼保健院建设进度,年内确保完成施工建设任务的50%。(责任领导:仲重阳;牵头科室:基妇科)

切实加大母婴安全保障力度,完善保障体系,发挥救治中心作用,持续推动高危孕产妇管理24项制度落实,确保不发生可避免的孕产妇死亡和婴儿死亡。(责任领导:仲重阳;牵头科室:基妇科)

做实做优“五免筛查”民生实事项目,继续做好妇女“两癌”筛查,完成产前、新生儿疾病、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和耳聋基因筛查项目,实现全市目标人群筛查的全覆盖。(责任领导:仲重阳;牵头科室:基妇科)

做好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对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开展绩效考核。(责任领导:仲重阳;牵头科室:基妇科)

做好婚前检查、叶酸补服、艾梅乙母婴阻断、生殖健康等妇幼项目。(责任领导:仲重阳;牵头科室:基妇科)

全面促进儿童健康发展。推进在园儿童视力健康档案管理,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指导,做好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责任领导:仲重阳;牵头科室:基妇科)

(三)加强老龄健康服务

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比例达到70%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床位占比达到20%以上。(责任领导:蔡红卫、仲重阳;牵头科室:宣教科、医政医管科)

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组织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示范机构建设活动。为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提供一次基本健康体检服务。(责任领导:蔡红卫、仲重阳;牵头科室:宣教科、医政医管科)

启动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组织开展第四届“敬老文明号”创建工作。实施“百岁老人健康有约”服务项目。开展“敬老月”慰问等系列活动。扎实推进“安康关爱行动”。(责任领导:蔡红卫;牵头科室:宣教科)

深入开展“智慧助老行动”,实施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专项普及培训工程。实施精神关爱项目,不断增进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责任领导:蔡红卫、仲重阳、刘爱明;牵头科室:宣教科、医政医管科、规划信息科)

九、强化事业发展的保障和支撑

(一)科学编制“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

科学编制全市卫生健康“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和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等专项规划,建立规划发展指标体系,健全执行监测评价机制。(责任领导:季永东、仲重阳、刘爱明;牵头科室:医政医管科、规划信息科)

(二)融入长三角健康一体化发展

以全民健康信息跨域互联互通业务协同为支撑,推动居民异地就医信息双向推送、医疗急救信息共享、血液管理系统信息互通、重大传染病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联动。(责任领导:季永东、仲重阳、刘爱明;牵头科室:规划信息科、医政医管科)

(三)强化卫生健康法治建设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清单管理制度,着力推进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提升“一网通办”水平。(责任领导:蔡红卫;牵头科室:综监科)

高质量推进医疗卫生机构法治建设,建立健全依法决策、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件审理、法律顾问等法治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平安法治医院创建活动。(责任领导:蔡红卫;牵头科室:综监科)

(四)加强宣传引领

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为重点,强化先进典型宣传。围绕建党100周年和“十四五”开局组织重大主题宣传。(责任领导:季永东、蔡红卫;牵头处室:机关党委、宣教科)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切实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管理和引导,健全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提升舆论引导力。(责任领导:季永东、蔡红卫;牵头处室:机关党委、宣教科)

(五)切实维护安全稳定

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对照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考核评价指标,层层压实责任,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责任领导:陈松梅;牵头科室:办公室)

深化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开展消防安全、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危险废物安全等重点领域大排查大整治。(责任领导:陈松梅;牵头科室:办公室)

全面排查化解生物安全、医疗质量安全、血液安全、职业健康、网络安全等领域风险隐患,维护全行业和谐稳定。(责任领导:仲重阳、陈松梅、刘爱明;牵头科室:办公室、医政医管科、疾控科、规划信息科)

持续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工作。开展信访积案化解专项行动,着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营造依法信访社会环境,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责任领导:陈松梅;牵头科室:办公室)。

十、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扎实推进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提高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责任领导:季永东;牵头科室:机关党委)

开展“接续百年奋斗共话健康护航”献礼建党百年系列活动。(责任领导:季永东;牵头科室:机关党委)

打造党建工作品牌。通过选树先进典型、发布优秀案例、组织经验交流、观摩组织生活等行动,打造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党建工作品牌。(责任领导:季永东;牵头科室:机关党委)

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层层压实责任。用好党建工作报备、述责述廉、责任约谈等工作机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向基层延伸。(责任领导:季永东;牵头科室:机关党委)

持续正风肃纪,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肃查处四风问题。继续开展廉政教育月活动,常态化开展纪律教育、政德教育、家风教育、法治教育、警示教育。(责任领导:季永东;牵头科室:机关党委)

推进行风建设,深化医药购销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严肃查处群众看病就医过程中的微腐败。(责任领导:季永东、仲重阳;牵头科室:机关党委、医政医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