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海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工作总结
来源: 海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3-01-06 16:46 累计次数: 字体:[ ]

2022年是奋力开启“十四五”新征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一年。市文广旅局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认真落实海安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以加快文化强市建设为目标,以文旅融合发展为主线,坚持守正创新,主动作为、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提质增效,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1.夯实基础,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巩固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博物馆建设成果,不断完善硬件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了管理服务水平。推进完成“乡村大舞台”、村史馆、村级艺术馆”基层文化平台建设106家。完成开发区星湖001城市书房建设,推进高新区24小时城市书房建设。墩头镇水乡印象馆入选江苏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对象名单。海安市文化艺术中心小剧场被评为南通市示范小剧场。

2.提升效能,充分激发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活力。文化艺术中心高效运营、错时开放,免费开展声乐、器乐、戏曲等公共文化培训班35个,每周培训人次超过2000;大剧院举办高质量文艺演出55场。图书馆积极打造书香海安品牌,扎实开展特色读书活动,年初以来,图书馆接待读者394954人次,新办证4101份,外借部门流通人次155568,流通册次482596。博物馆、青墩遗址博物馆、城市规划馆接待游客36.9万人次。

 3.群众共享,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幸福感”。加大文化惠民资源整合力度,以市、镇、村联动方式统筹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进乡村。积极推进送戏、送展览、送培训“三送”工程,截至目前完成送戏195场;送展览100场;送培训100场。进一步叫响文化活动品牌,组织开展“乐一天”农民艺术节231场、“万里千家”惠民文艺演出924场。高质量承办“凝心聚力·再出发”2022年海安春晚、[“艺”路同行]海安·嘉定云上歌会、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暨2022中国·海安523文化艺术节开幕仪式、海安新声代歌手大赛、少儿艺术节等高质量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凝心聚力·再出发”2022年海安春晚由海安市融媒体中心和国家文旅部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国家公共文化云”同时网络直播,是全省唯一入选的县市级春晚项目。

4.创新服务,加快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创新建立市、镇、村三级垂直网络化文化管理体系,推进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积极探索线下和线上结合模式举办各类文旅活动,先后成功举办“文明海安幸福年”、2022年海安第二届网络春晚、海安市第九届乡村旅游节暨大公镇第十二届梨花节、523文化艺术节、2022年度精品送戏下乡——黄梅戏剧专场演出等大型文旅活动,进一步提升我市文旅品牌的影响力。利用江苏公共文化云、抖音号、视频号及海安文旅微信公众号推出“云系列”线上文化服务。截至11月底,江苏公共文化云海安平台已有4.12万人关注,2.42万人注册,1.33万人实名认证。发布活动170余场,有3590多人次通过平台参加活动平台统计共服务381万人次,有效推动公共数字文化云平台在海安市的传播与运用。

(二)创新争优,聚力提升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水平

加大群众文艺精品创作力度。组织编创人员创作小品《站台》《钥匙》等语言类作品近10件; 创作《春到小凉山》《万物复苏》等书画类作品20余件;创作展现海安水乡风情的《运河水长》、呼吁关爱老人、展现家庭温暖的《家》等舞蹈类作品7件,创作《焰之梦/组照》摄影类作品1件。语言类作品《一碗面》、《尊严》、《站台》申报江苏省第四届小戏小品展演;杂技剧《筑梦空天——男女集体爬杆》入选文旅部第十一届全国杂技作品展演。音乐作品《有一首歌》入围南通市五个一工程奖扶持候选。摄影类作品《焰之梦/组照》获得南通市第四届艺术摄影大赛金奖;舞蹈《家》入围江苏省五星工程奖终评;美术作品油画《儿时戏台˙22》获第十五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 

(三)保护传承,聚力推动文物保护利用和非遗保护传承

扎实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建立健全海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功上报县级非遗传承人31名。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展示传播活动,组织非遗进校园80课时、进村居活动3052场。围绕我市现有的文保单位和一般不可移动文物,不断推进海安市文物综合管理实验区建设工作。完成我市“三普文物点”确认及撤销专家评审工作。组织我市广福禅寺大殿、海中水塔、陈雷故居、如来庵4处文保单位完成南通市文保单位申报。

(四)提质增效,聚力加快产业融合发展

1.稳步推进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和企业培育。入选2022年南通市重点文旅产业项目12个,年度计划总投资额12.88亿元,预计年终实际投资完成率可达100%。旅游业态项目通过南通市新开工项目3个,新竣工项目2个,完成全年任务指标。建立月度推进点评会工作机制,在培育新的增长点上下功夫,全年共新增11家规上文化体育娱乐业企业,全市在库企业达到38家,为GDP核算指标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9月份,全市文化体育娱乐业营业收入累计增幅24.5%,全年预计增长25%;已完成全年文化体育娱乐业劳动报酬申报,同比增幅26.87%,南通市第一。鑫缘文化艺术作品产业化示范项目获选江苏省优秀版权作品产业转化重点培育项目。精心开展文旅资源普查,共普查海安市文旅资源点2721个,定级资源1011个,其中五级10个,四级28个,全面完成海安市文旅资源普查报告并通过评审。

2.精心组织特色文旅节庆活动。成功举办里下河冬捕节、梨花节等大型文旅节庆活动7场,联合宣传部举办523文化艺术节,承办南通文旅嘉年华海安专场推介活动。组织鑫缘丝绸、华艺扎染、中洋河豚庄园等文旅企业参加江苏省乡村旅游节、大运河文旅博览会和南通文旅乐购嘉年华等展销活动。组织“爱家乡 游海安”一日游活动2次,积极参加长三角高铁旅游城市、长三角红色文化旅游线路评选,引导更多群体了解和宣传海安旅游。

(五)有序有为,聚力打造有序繁荣文旅市场

严格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安全生产、疫情防控检查专班下沉督查检查,截至目前,共检查复查企业478家次,发现隐患528条,均已通过现场复查闭环办结。不断加强文旅市场监管工作,联合新闻出版、公安等相关部门开展集中检查活动,到目前为止,出动检查人员2500余人次,检查文化经营单位800余家次,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1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