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围绕使命任务,紧扣职能,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奋力开拓文广旅事业高质量走在前列,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健全网络,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博物馆和青墩遗址博物馆正常对外开放。全市区镇、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内设功能齐备,阵地作用日渐凸显。作为图书馆服务阵地的有效补充,精心打造凤山书院、海安图书馆一楼、黎明润景3家“24小时城市书房”。
(二)立足阵地,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年高质量组织实施“三送”工程,完成送戏190场,送展览100场,送培训100场。开设公益培训班40班次;大剧院高质量演出60场;“乐一天”农民艺术节完成231场;“万里千家”惠民文艺演出完成924场。持续开展“市民文化季”系列活动100余场。
(三)延续品牌,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成功举办“‘文明海安幸福家’海安春晚”、“海安市群众文艺创作节(剧)目会演”、“‘剧’说海安·红色情怀”、“迎百年华诞·聚文化力量”、“庆党的百年华诞·展海安红色记忆”、“‘上善海安·幸福之城’海安好人馆开馆仪式暨文明海安荣耀盛典”、海安市首届乡贤大会暨青墩文化艺术节、市民文化季、海安市文化发展大会、第五届江苏省文华奖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江苏省第三届“戏剧小戏小品”展演等大型文化活动。积极响应“创新做文化”思路,借助视频号、微信等媒体平台,举办“文明海安幸福年”——海安首届网络春晚”、“文化过大年”系列活动。
(四)紧扣热点,统筹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在第五届江苏省专业艺术领域政府最高奖文华奖上,海安喜获3个大奖,话剧《索玛花盛开的地方》获最高奖——文华大奖,杂技《逐梦空天——五人男女爬杆》、歌曲《你是民族英豪》获优秀节目奖(杂技组、声乐组最高奖)。小品《过江》《猎杀》《那顿年夜饭》、小戏《一碗红烧肉》共四件作品入围江苏省第三届小戏小品展演终评,《猎杀》被列入优秀剧目、《猎杀》编剧被列为优秀编剧。
(五)深耕历史,推进非遗和文物保护工作。苏北第一届参政会址纪念馆、海安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魏建功纪念馆建成并对外开放。南京大学考古队上半年完成了青墩遗址、吉家墩遗址及周边区域的现场考古勘探、调查工作,并提交了考古调查勘探报告,进一步摸清了家底,为后期青墩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奠定了基础。积极开展馆际交流6期,筹备展出各类文博展览。
(六)扎实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成功举办523文化艺术节暨“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节。指导华艺集团成功举办“华艺杯”全国纺织非遗扎染职业技能邀请赛决赛。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通过3A级景区复核,完成韩国钧故居(海安博物馆)创建国家4A级景区总体方案和设计并实施。
(七)叫响品牌,文旅宣传推介成效明显。持续叫响“河豚之乡·休闲海安”,不断放大海安旅游品牌影响力。组织参加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上海进出口博览会等境内外重要展会,通过展会布展宣传海安文旅资源。举办2021年国际河豚文化高峰论坛暨第十一届中国海安河豚节,组织40家长三角旅行社考察对接。开展“振兴乡村经济、主播助农公益万里行”海安站活动,利用网络直播平台的优势传播海安文旅,助力乡村振兴。举行“枢纽海安·科创新城”全方位对接上海大会文旅分会场推介活动,进一步增强海安文旅在长三角地区的影响力。
(八)强化督查,文旅市场秩序规范运行。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利用官网、微信、应急广播进行安全提示、提醒,在各景区、星级饭店、网吧、游艺游戏娱乐场所投放疫情防控提醒,督促文旅企业职工接种新冠疫苗。市文化市场综合 执法大队共检查各类经营单位900余家次,出动检查人员2000余人次,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7起,查缴非法出版物图书520余本,非法音像制品150余张。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等问题,均督促改正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