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海安市文广旅局工作总结
来源: 海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3-08-03 11:04 累计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以文化强市建设为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力推动文广旅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现将我局上半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1.立足阵地,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区镇综合文化站功能设置,对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按照“7+5+N”的服务功能进行提档升级,区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海安市文化艺术中心获评“文润万家”江苏省文化馆文艺实践基地。以开展“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服务水平提升年”活动为抓手,盘活农村文化资源,用好全市141支业余群众文化团队,每月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加快提升阵地设施配置和服务水平。截至6月底,共计完成送戏98场,送展览51场,送培训50场,图书馆到馆读者197164人次,办证1020张,图书外借288267册,上架新书6200余册,博物馆接待游客10万人次,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持续推进文化高质量考核及公共数字文化考核工作并做好季度数据统计与通报督查工作。加大艺术培训机构资料审核和现场实地勘察力度,有条不紊推进,完成57家培训机构审批工作。

2.赓续品牌,大力开展各类惠民活动。有效整合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进一步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在此基础上,坚持问需于民,推行点单服务。精心打造了“行万里路进千家门”、“乐一天农民艺术节”、“群文大讲堂”、“欢乐暖万家”等文化品牌活动。上半年累计举办“乐一天”农民艺术节116场、“万里千家”惠民文艺演出462场;开设公益培训班35个班次。从真正意义上,拓宽了服务内容,优化了服务供给,贴心服务群众,让文化温暖人心。“携手奋进新征程”2023年海安春晚在大剧院成功上演,晚会由海安市融媒体中心和国家文旅部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国家公共文化云”同时网络直播,是全省唯一且连续两次入选的县市级春晚项目;成功举办2022年海安市群众文艺节(剧)目会演决赛。承办“廉声嘹亮”海安市5·10思廉日廉洁文化专场文艺演出等大型活动。

3.紧扣热点,统筹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组织编创亲情主题小品《家有喜旺》、非遗传承小品《救场》、男生小组唱《网》、亲情主题声乐作品《家》、群舞《妈妈的油菜田》等舞台艺术类作品6件,并皆斩获年度群文会演专业组奖项。创作中国画作品《霜鹭》、油画静物《2月14》系列、国画山水《云深不知处》系列、隶书作品《望海潮》、摄影作品《爱与美》系列等书美摄作品10余件,参与市、省各级展览。杂技《逐梦空天——男女集体爬杆》获第十一届全国杂技展演优秀节目奖,并入选闭幕式演出;年初,由海安市文化艺术中心创作表演,海安市总工会推荐,江苏省总工会选送的小品《火花》,荣获全国职工曲艺小品(情景剧)优秀作品,该类别全国仅15个作品获此殊荣,江苏省唯一。小品《一碗面》获评江苏省第四届小戏小品展演优秀编剧、优秀演员奖,剧本获2022长三角地区优秀小戏小品剧本评选中获得一等奖。

4.深耕海安历史,推进非遗和文物保护工作。持续放大海安花鼓、海安龙舞、焦氏扎染等地方文化品牌效应,积极挖掘非遗新项目。今年以来已申报县级非遗传承人23名,新认定烙画、仁桥戴家豆腐制作技艺、海安沈氏冶铜技艺、曲塘灯彩等非遗项目14个。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40场,组织非遗集市2次;深耕文物保护工作,坚持在公众号推出馆藏文物介绍,对馆藏文物进行细致研究。持续推进韩公馆修缮工程,6月初恢复对外开放。积极申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今年拟申报陈雷故居、如来庵、广福教寺三处文保单位。对三普点数据进行摸排复核,为四普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5.高效推进项目建设,构建文旅产业新格局。入选南通市重点文化产业项目10个,总投资额14.5亿元,上半年投资额7.54亿元;新增规上文化娱乐业企业6家。签约旅游业项目11个,通过南通市旅游2亿元项目考核新开工2个,新竣工1个。入选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培育单位1个。

6.助企纾困解难,促进文旅产业发展。组织文旅企业到先进地区学习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经验,召开旅游工作会议,提振行业信心。获得省级文旅扶持资金50万元,兑现市本级文化产业扶持资金131.24万元。

7.广泛开展宣传,全力塑造海安旅游品牌新形象。举办海安市第十届乡村旅游节暨大公镇第十三届梨花节、523国际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文旅活动,在上海南京路、苏州吴江区举办海安文旅宣传与招商活动,参加南通市乡村旅游节、上海旅游产业博览会、重庆都市文化旅游节开展海安文旅宣传,进一步提升我市文旅品牌的影响力。

8.强基固本,筑牢行业安全意识。推进行业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巩固提升年、“四化”重点工作任务,强化安全监管力度。组织开展了“生命至上,隐患必除”消防安全专项检查、企业安全生产突出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行动。上半年全局共检查复查企业198家次,发现安全隐患355条,其中297条已整改完成。充分发挥文化广电和旅游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作用,与公安、消防、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针对新兴行业剧本娱乐经营场所、景区玻璃栈道等进行联合检查。

9.规范有序,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组织旅行社对旅游市场开展考察,推动旅行社优化线路设计,吸引外地游客来海旅游,激发海安旅游市场主体活力。采取专项检查、日常巡查、“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定期对旅游团队开展检查,促进市场规范运营。鼓励文旅企业提档升级,加大对四星级酒店的评定指导,组织对三星级酒店开展复核指导,创成省三星级旅行社1家。加强对广播、电视的监管,切实做好两会、春节、元旦等期间安全播出保障。持续推进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3个区镇完成签约。联合新闻出版局、公安等相关部门开展各项专项整治和集中检查活动,目前为止,出动检查人员1365人次,检查文化经营单位455家次,办理行政处罚案件4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