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局以加快文化强市建设为目标,全面落实海安市《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意见》,以融合发展为主线,自觉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奋力开启现代化海安建设新征程,圆满完成上半年各项工作任务,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极力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巩固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博物馆建设成果,不断完善硬件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软件管理服务水平。积极推进“乡村大舞台”、村史馆、村级艺术馆”基层文化平台建设。推进数字文化馆建设,以线上平台为载体,推出一批线上文化服务项目,“云课堂、云剧场、云展览”常态化开展。推动完成开发区星湖001城市书房建设,并对外开放。以开展“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服务水平提升年”活动为抓手,盘活农村文化资源,加快提升市政村三级文化阵地的设施配置和服务水平。
(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效能。文化艺术中心高效运营、错时开放,免费开展声乐、器乐、戏曲等公共文化培训班35个,每周培训人次超过2000;大剧院举办高质量文艺演出21场。图书馆不断拓展服务空间,提升服务水平,极力打造书香海安品牌,扎实开展特色读书活动,共接待读者192035次,新办证1790份,外借部门流通人次75696,流通册次239002。博物馆、青墩遗址博物馆、城市规划馆接待游客近15万人次。
(三)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有效整合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进一步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积极推进送戏、送展览、送培训“三送”工程,完成送戏66场;送展览完成34场;送培训共计34场。进一步叫响文化活动品牌,组织开展“乐一天”农民艺术节78场、“万里千家”惠民文艺演出309场。高质量承办“凝心聚力·再出发”2022年海安春晚、“文明海安幸福年”2022年海安第二届网络春晚、【“艺”路同行】海安·嘉定云上歌会、“海安鱼米乡”2022海安农村工作会议文艺演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暨2022中国·海安523文化艺术节开幕仪式等高质量大型文艺演出活动。
(四)加大群众文艺精品创作力度。组织编创人员创作小品《站台》、《钥匙》、《家》等语言类作品近10件; 创作《春到小凉山》、《万物复苏》等书画类作品10余件;创作展现海安水乡风情的《运河水长》、呼吁关爱老人、展现家庭温暖的《家有儿女》《家》舞蹈类作品2件,创作《焰之梦/组照》摄影类作品1件。语言类作品《一碗面》、《尊严》、《站台》申报江苏省第四届小戏小品展演;舞蹈《家》入选第十五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终评;备战书画类五星工程奖,创作展现时代风采的书画作品《盛世繁华》、《大山的脚步》;摄影类作品《焰之梦/组照》获得南通市第四届艺术摄影大赛金奖。
(五)扎实推进非遗保护与传承。建立健全海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功上报县级非遗传承人31名。除在抖音、视频号推送非遗项目视频,在“海安文旅”微信公众号开展“线上展厅”活动外,线下依托文化和自然遗产日、“5.18”国际博物馆日、重要传统节日等,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展示传播活动。组织非遗进校园活动21场。举办“激发非遗活力,创造美好生活”---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以“时代共进·人民共享”为主题,组织推出一批本土非遗项目,以展览、讲座、演出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海安非遗项目丰富内涵。
(六)着力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围绕我市现有16家文保单位和7家一般不可移动文物,不断推进海安市文物综合管理实验区建设工作。完成《海安市文物安全综合管理示范区创建设计方案》的编制并通过江苏省文物局的审批,同时做好安全综合管理试验区省级文保专项资金的网上申报工作。完成我市“三普文物点”确认及撤销专家评审工作。按照南通市保单位申报标准和范围,组织我市广福禅寺大殿、海中水塔、陈雷故居、如来庵4处文保单位完成南通市文保单位申报。
(七)助企纾困解难,积极培育新增长点。积极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提出我市文旅行业纾困政策建议,摸排测算文化产业基金拟奖励项目,拨付2021年旅游工作奖励资金272万元。联合宣传部、统计局、发改委等部门,建立月度推进点评会工作机制,在培育新的增长点上下功夫,新增8家规上文化体育娱乐业企业,目前全市达到35家,为GDP核算指标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5月份,全市文化体育娱乐业营业收入累计增幅41.6%,南通排名第一。
(八)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文化产业入选2022年南通市重点项目12个,年度计划总投资额12.88亿元。预计上半年投资完成率60%。其中高新区印刷项目已竣工投产,金麟甲第非遗特色街桩基工程和中骏世界城土建工程建设完成,海洋文化广场已出正负零,魏建功纪念馆正在进行会议培训中心内部装修及国学馆陈列布展,其它各项目也正按序时进度推进建设中。旅游业态项目通过南通市一季度新开工2亿元1个(金麟甲第),预计上半年累计通过考核项目3个,完成项目数任务75%。
(九)以节庆活动带动文旅品牌创建。举办海安市第九届乡村旅游节暨大公镇第十二届梨花节。联合宣传部举办523文化艺术节开幕式,通过开幕式活动展示了海安非遗民俗与文创,并发布魏建功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版《新华字典》,进一步弘扬了海安文旅资源。申报高新区德兴村和开发区壮志村2家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培育单位,其中壮志村入选南通市乡村旅游特色村。中洋河豚庄园申报省级工业旅游区培育单位,墩头镇水乡印象馆入选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创建单位。
(十)强化安全监管,着力推进安全生产工作。全面推进危化品使用安全专项整治、燃气使用安全专项行动、文旅行业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星级饭店安全标准化台账、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消防安全评估等工作。通过企业自查自改、部门监督检查相结合,深入开展全市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全面细致排查各类安全风险隐患,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十一)加强督查检查,严格规范市场秩序。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利用官网、微信、应急广播进行安全提示、提醒,在各景区、星级饭店、网吧、游艺游戏娱乐场所投放疫情防控提醒。组织安全生产检查专班下沉督查检查,检查文旅场所170家次,出动检查人员415人次,对存在问题的场所责令立即整改。抓好依法行政专项巡察整改工作的同时不断加强文旅市场监管工作,联合新闻出版、公安等相关部门开展集中检查活动,检查文化经营单位460余家(次),出动检查人数1380余人次,立案查处行政处罚案件3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