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干实效奋力推动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 海安市商务局 发布时间:2024-09-12 14:54 累计次数: 字体:[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入分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谋划了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为做好商务领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市商务局将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商务工作的“三个重要”定位,全力以赴促开放、拼消费、强招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海安新实践中展现“商务担当”、贡献“商务力量”。

一、深化体制改革,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明确提出以开放促改革,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我们将坚持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开放中深化改革,在开放中共促发展,着力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一是抢抓政策机遇,推动外资提质扩量。准确把握放宽外资准入带来的契机,全面落实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和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狠抓新能源、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服务业等领域的招商引资,建强用好中意生态园,更大力度招引欧洲优质外资项目。优化外商服务四项举措,完善全市外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二是提高外贸水平,加力拓宽发展底盘。持续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改革,大力招引培育国内外市场兼顾的重点外贸企业,帮助海安优势产业挖掘适配的国际市场,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建内外联动的产品、标准体系,深入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创新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筹划建设跨境电商集聚区,探索推广“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模式,支持传统外贸企业加强与跨境电商平台合作,构建出口产业联盟。用好中欧班列、进境肉类制定监管场地等现有开放平台,引导商贸物流园全力创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三是深化对外合作,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深化对外投资贸易协同发展,深入实施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对外工程、对外劳务企业“借船出海”“抱团出海”战略,鼓励建筑、纺织等本土优势企业向“一带一路”沿线投资布局,依托出海建筑企业设立外贸公司开拓“双向市场”,探索开展产业链国际合作新模式。

二、聚焦品质提升,激发消费增长新潜能

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我们将致力于做旺消费场景、做热消费氛围、做强消费市场,更好满足人民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让消费成为更加强劲的“主引擎”。一是活动赋能,增强居民消费意愿。依托重点节日和“一主三副多点”商圈,围绕深化“海量优惠·安享消费”品牌,持续开展国庆车展等系列消费促进活动,用好政府助力券、数字人民币等政策措施,打造更多线上线下、融合商旅文体的消费新场景,为消费者提供多元丰富的消费新体验。二是创新供给,推动市场优化升级。积极推进首发经济、夜间经济等消费新业态,大力发展绿色消费、数字消费,鼓励企业创新品牌、发布新品、更新服务。优化商业网点布局和流通网络,加快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国家级试点建设,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农村电商,丰富多层次商业业态。三是服务惠民,促进消费提质扩容。认真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大力推动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提振新能源汽车消费,优化二手车流通。扩大餐饮住宿、体育休闲等重点领域服务消费,深化“服务业招商攻坚行动”,招引一批高品质消费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项目,打造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三、创新招商理念,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

我们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永恒主题,建强用好区镇、园区专业招商队伍,充分发挥新体制机制优势,聚焦“五群十链”产业发展需求,纵深推进招商引资“四大攻坚”行动。一是坚持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协同发展。牢固树立把现有企业服务好就是最好的招商发展新理念,充分挖掘存量,推进“产业焕新、空间再造”和“揭榜挂帅”招商。聚焦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加大项目招引和科技招商力度,招引更多的产业链龙头、旗舰企业。围绕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多方向、多路径开展项目招引产业研究,加快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开辟电子科技、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招商新赛道。二是坚持制造业、服务业、科创项目协同发力。鼓励龙头企业主辅分离,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专业化服务,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互促共进。更大力度推进科技招商,积极推动科技与产业供需对接、合理匹配,甄选、锁定海洋产业链龙头企业、关键企业,集中精力招引一批相配套的高精尖、外向型项目。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实现从产业链招商主导到创新链招商主导转变。三是坚持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协同创新。做强主导产业,推动生产端产业集群扩量提质。持续巩固流通综合交通枢纽优势,扩大工业品现货交易规模,推动大宗物资期现融合发展,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集聚。积极培育消费新热点、拓展消费新场景,促进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积极招引教育、养老、育幼、家政等服务消费类项目,大力推动本土企业与物流企业、工业设计、数字开展股份合作、项目合作,贯通城乡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体系,提升消费便利度。